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人物]为了无怨无悔的电力事业――记浙江省电力公司优秀共产党员袁猛勇

作者:王升  2008-07-25

<P align=left>袁猛勇,男,53岁,1974年6月参加工作,1984年10月入党,原常山县供电局生技科长,现为衢州光明电力设计公司常山分公司经理。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几年党龄的老党员,袁猛勇工作三十几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倾心排忧解难,潜心钻研技术,用心抓好管理,默默奉献,以实际行动体现党员先进性,为常山县电力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先后荣获多项荣誉称号。今年7月份,经过浙江省电力公司党组层层评审、筛选,他当选为“浙江省电力公司优秀共产党员”。</P> <P align=center><STRONG>刻苦钻研 精益求精</STRONG></P> <P>“没有金刚钻,不揽磁器活。”作为一名生技科长,就要有拿得起的技术,为此,茶余饭后,袁猛勇总是与书籍为伴,积极自我“充电”,刻苦钻研业务技术,掌握本岗位及相关的电气专业知识,并不断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同时,他还经常利用空余的时间查找资料,理论结合实践,一方面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技能,另一方面又利用自身专长为员工授课讲解,努力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而员工在工作中遇到难题,也总是第一时间想到他,请他帮忙解决。</P> <P>每个到过袁猛勇办公室的人几乎都会被那些到处都堆满的书籍资料所惊讶,这些看似杂乱的资料可都是他心爱的“宝贝”,每一份资料和施工图纸都倾注了他的心血。随手拿起一张图纸,都能看到上面的边边角角尽是密密麻麻的注释。</P> <P>35千伏宋畈输变电工程是袁猛勇担任生技科长后碰到的第一个大项目,其中35千伏芳宋线是为连接芳村变和宋畈变而建的联络线,联络线第11号杆塔在测量设计时就定在了一处地形良好的地方,可偏偏就是这个地形良好的地方,在开挖杆洞的时候才发现,表层泥土下面都是流沙,一铲下去流沙就把铲都给盖了。“这样的地方怎么立杆呢?”现场的施工人员担心起来。但要是临时换点既要重新测量不说,还会增加预算,而且时间上也来不及了。面对难题,袁猛勇对杆洞周围的地质进行仔细的研究、分析,凭借多年的经验积累,制定了通过水泥浇注来固定杆基以及加强拉线强度的施工方案,终于11号杆立起来了,确保了整个工程的工期。</P> <P align=center><STRONG>任劳任怨 爱岗敬业</STRONG></P> <P>搞技术是很单调也很辛苦的工作,但袁猛勇却是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了解他的人总说“这人踏实,任劳任怨”,同事们都觉得他是一个待人温和、真诚、原则性极强的人。少说话多做事,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是他做人的原则,三十年始终如一日,无论做什么工作,他总是一丝不苟。</P> <P>袁猛勇以前是搞线路测量的,经常外出进行线路的测量设计。熟悉这项工作的人都知道,没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态度是做不了的。每天的早出晚归、山间田头,每天的风吹雨淋、日晒和一些无法预见的困难,都需要真正热爱这项事业的人才能胜任。袁猛勇在从事线路测量期间,一共完成5条35千伏线路的测量设计,没有一条因为测量的误差而影响施工。</P> <P>1999年10月,农网改造前期,为了拿出全县的农网改造可研报告,袁猛勇和他的同事们已经连续加班加点工作一个多月,报告终于出炉,紧接着又是一星期的讨论调整,等到讨论结束,距离上报省公司审批只有一个晚上的时间了,怎么办?时间紧迫,可还有许多的内容需要修改。这时的袁猛勇心里比谁都着急。“我们只能通宵加班修改了。”他和另一位参与报告起草的同事在办公室里连续工作了近十个小时,第二天早上终于把报告全部修改完成。当得知这一切后,在场的其他同事也无不为之感动。</P> <P align=center><STRONG>身先士卒 排忧解难</STRONG></P> <P>在繁忙的工作中,袁猛勇时时以身作则,爱岗敬业,样样工作都干在前头,为其他员工做出了榜样。</P> <P>在2008年初那场声势浩大的抗冰救灾战斗中,袁猛勇和许许多多为光明而奋战的电力工人一样,战斗在抗冰救灾的最前线。其实,作为生技科长,他大可不必这么做,可面对几近瘫痪的常山配电网,看着那一条条熟悉的银线被肆虐的冰雪绞成麻花,或断线、或折杆,他焦急万分。灾情就是命令,袁猛勇和其他技术人员第一时间奔赴各抢修前线,从现场踏勘到抢修施工竣工,他总是在抢险第一线认真指导施工方案,督促抢险队员做好各项安全措施。由于时间紧,抢修任务重,他和其他技术人员通过冷静思考与分析,分别提出了三项抢修建议:一是由局抗灾抢险领导小组统筹,各供电所和供电营业所分别成立抢修队伍,负责本辖区的中、低压抢修;二是按照先易后难、先抢修大面积后重点攻克艰难区域进行抢修,减少了社会舆论压力;三是不等不靠,在没有外援协助的情况下先争取时间主动出击。正是这三个方案,为全县抗冰抢修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了基础。</P> <P>在整个抢险过程中,袁猛勇几乎走遍了全县每个抢修现场。每到一处他都询问抢修情况,协调抢修事宜,慰问抢修的施工队员,安排保暖防寒用品的供应,始终将队员们的安全和健康放在心头,却唯独忘记了他自已。当常山电网终于在春节前实现村村恢复供电的时候,他却病倒了,同事们都心疼的说:“他这是累的!”是啊,从发现灾情到恢复村村供电,袁猛勇已经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这期间,他付出了太多的心血……</P> <P>“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三十几年来,袁猛勇一心扑在工作上,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凡的业绩,为常山县电力事业的发展壮大付出了心血和汗水,虽然现在他已经离开了生技科长的岗位,但是,他仍然用自已对工作的忠诚和钻研业务的敬业精神续写着无悔的人生。</P>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农电工,人物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