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营市河口区供电公司电力公安办公室,有一个四人组合的三级护线的巡视小队,他们四人各有各的绰号,提起他们绰号,还真是各有各的来历。
“电脑”队长与“驱动器”队员
“线路卫士”四人组合的队长燕鹏然,原先干过财务工作,所以呢,他就把仔细、认真的工作态度应用到了三级护线工作中,还推陈出新,想出了二个好点子,像计算机一样把三级护线工作数字化、形象化,所以他被队友亲切地称为“电脑”,而坚定不移执行队长决定的队员房振东则被戏称为“驱动器”,意思就是说把“电脑”的工作执行地最好,像“驱动器”一样尽职尽责。
点子一:为缺陷“留影”。在巡视工作中,细心地燕队长发现有时语言不能准确表达线路缺陷,反而不如一张照片来得直观。因此,在三级护线工作中,他们就充分发挥数码相机的作用,发现线路缺陷及时“留影”,真实直观的显现影响电网安全的重要情况和输电线路的重大缺陷,为确保电网安全运行提供准确依据。而房振东就把“驱动器”的工作进行到底,把这些线路缺陷的照片进行整理,建立了电子档案,已消缺的就注明时间,没有消缺的就保留。这样,再次巡视的时候就格外注意是否发生新情况。今年“五一”节日期间,他们四人在巡线时发现110kV学河Ⅰ线27#-28#导线挂有5米长的塑料布,随即拍照并上报到东营供电公司,有效地避免了一次跳闸事故,受到了上级的通报表扬。点子二:画线路“地图”。为了便于直观、细致地了解线路走径,燕队长提议并组织将河口区境内所有110KV以上的线路走径全部画了下来,并对每一基铁塔的维护、被盗等情况进行详细地标注。但是,房振东在画图时,还别出心裁地标注了通往每基铁塔的道路,这样一旦发生事故,在线路“地图”上就能找到出事地点的最近途径,节省了时间。
“电子眼”郭金林与“飞毛腿”燕涛
“电子眼”郭金林与“飞毛腿”燕涛在一个巡视组,是老少最佳巡视组合。现年53岁的郭金林是一个老安全员,在进行安全检查时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是大家公认的“电子眼”。今年初,本来应该在家享清福的他却主动向领导请缨:“我干了十几年的安全员,现在年龄大了,不干安全员还能干些清闲的工作,不图别的,就是还想为公司尽些微薄之力。”考虑到他丰富的安全经验,就安排他到了电力公安办公室,负责三级护线的巡视工作。燕涛是退伍军人,个子很高,体格健壮,徒步如飞,每到巡视地形最困难的地方,他总是冲在最前面,所以他穿运动鞋最多。每月天气不好、巡视任务重的时候,他就得提前再买一双运动鞋,因为一个月的巡视任务结束后,他的运动鞋就又该换了。
7月28日,河口区供电公司线路卫士们在芦苇丛中巡视110KV学海线
7月28日上午,按照线路巡视工作计划,他们俩人负责巡视110KV学海线第150#—168#铁塔。天刚蒙蒙亮,他们就乘车到了目的地。由于在黄河入海口附近,特殊的地形给巡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两基铁塔之间看似很近,可是中间隔着河沟,只能绕道走。一米多高的芦苇,俩人进去后就看不到人影,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蚊子也乘机肆虐,咬得全身都是红包。但是,不管铁塔是在泥地里,还是在水中,他们都要跑到跟前,看看铁塔的接地是否正常、角铁是否有被盗情况。看到铁塔有螺丝松了,他们就拿出钣手紧一紧;铁塔比较高,他们就拿出望远镜仔细看清楚;看到有缺陷,他们就拿出相机进行拍照。18基铁塔,他们不知道多走了多少路。有付出就有收获,他们在157#至158#铁塔中间的高压线上,发现挂着一只死去的海鸟,随即,他们马上打电话向上级进行了汇报。中午12点正,他们四人顺利在学海线168#铁塔处碰头,至此,上午的线路巡视工作全面完成。正是因为有了这样认真负责的线路卫士,今年以来,河口辖区内没有发生一起110KV以上线路、线杆附件丢失及外力破坏案件,有力地维护了辖区内110KV以上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标签:线路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