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7时50分,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边的南昌供电公司东湖营业班雷打不动召开早会,一个挺拔的身影站在最前面,带领大家温习口语、手语,布置当天的工作。
她叫周海萍,在这个供电窗口岗位已经工作了10年,前不久获得2009年“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斯人如镜 可供他人“正衣冠”
2007年8月,汤家园一位住户来到营业厅,反映他1999年申请装表并已交纳费用,但因自身原因至今未装表,现要求退款。而客户除出具了一张交纳费用的发票复印件外,不能提供任何线索。“如何找到八九年前的登记本?”周海萍当时也没有把握,但她还是告诉客户一定尽力帮助查找。
多年前的登记本早已更换了位置,要在上万本登记本中一页页查找,犹如大海捞针,周海萍连续利用三天中午、晚上休息的时间,硬是从堆积成山的原始传单中,翻到了客户的资料。客户拿到退款时,激动地说:“我都想放弃退回余款了,你们居然这么认真,你们的服务真的很到位。”
周海萍多年获得的荣誉证书,已有厚厚一摞。有全国总工会、江西省总工会授予的“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江西省电力公司授予的“劳动模范”,南昌供电公司授予的“抗冰救灾标兵”“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这些荣誉更像是一种鞭策,让我将工作做得更好。”周海萍说。
“海萍姐的方方面面,都值得我们学习。”一位新员工认真地说。其实,她更像面镜子,可以让别人看到自己。
班组如家 凝聚员工向心力
东湖营业班是南昌供电公司的一个重要服务窗口,承担着南昌城区20多万用电客户的各类用电业务,日均接待客户1000多人次。这个班组是一支“娘子军”,如何抓好班组建设,成为摆在周海萍面前的第一道坎。
为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在业务上独当一面,周海萍推行了“五个一工程”:“一日一省”,每天下午下班后,由组长组织当班人员,对一天的工作进行交流,并进行工作总结;“一周一课”,每天7时50分进行晨训,温习电力法规、专业知识等,布置新工作;“一月两星”,每月例会进行一次评“星”活动,由大家评议推举服务明星,给予鼓励;“一季一换”,每季度营业岗位进行轮换,实现一岗多能,既锻炼了员工的应对能力,又提高了综合业务水平;“一年无休”,全年365天营业,中午工作不间断,节假日不休息,大大方便了电力客户。
为提升班集体的凝聚力,使每一位员工都有班组如家的感觉,周海萍为所有员工建立了家庭小档案。营业班成员生日,都会收到一份来自班集体的祝福;工作之余,班组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集体活动……一系列活动凝聚着员工的向心力,形成了浓郁和谐的“家”的氛围。
生活如水 平淡背后味无穷
周海萍的儿子3岁多了,但由于工作太忙,她常常几天见不到儿子,“妈妈今天陪你玩”这句承诺,也经常成为空谈。今年5月份,儿子高烧一周不退,东湖营业班却要迎接一连串的检查,她无法照顾儿子,电话一头,儿子哭着喊着要妈妈,电话另一头,她已潸然泪下。为此,她常常自责,觉得亏欠儿子的太多太多。
周海萍觉得亏欠多的另一个人是自己的丈夫。丈夫也是劳模,大家都笑称她家是劳模家庭。丈夫经常出差在外,但是只要在南昌,他每天坚持接妻子下班。由于周海萍经常加班,他常常在门口一等就是几个小时,而且毫无怨言,这让大家很是羡慕。正是因为有丈夫的支持,周海萍才能安心把工作做好。
“有时回想一下以前的日子,才觉得各种滋味在心头。”周海萍感慨地说。周海萍的生活就像一杯白开水,看似平淡的背后却是回味无穷。
标签:南昌供电公司,周海萍,东湖营业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