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大的口罩
捂住俏丽的脸宠
黄色的焊帽
把飞溅的火花迎挡
……
火星飞溅,一身灰尘,这对于电焊工而言,是每天的家常便饭。像这种既脏又危险的活,在常人看来,似乎是男员工的专利。然而,在重庆市武隆供电公司,就有一位“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女子,执着地热爱着自己的电网焊接工作。二十年来,她锲而不舍地打磨着自己,用一个护面罩一把焊枪一颗赤诚的心,铸牢了电网的钢筋铁骨,她就是检修调试所的高级电焊工冯娅琼。
不爱红妆爱武装
1990年,冯亚琼继承父业,加入电力行业。刚开始做焊接工作时,吸入的废气让她头昏脑胀,焊出的火花常烫在身上,她也不曾放弃,她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为了尽快学会焊接技术,她每天都勤学苦练,每天比别人早到1、2个小时,复习昨天的焊接技术,上班后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新的技术,下班后她又拿出笔记本,把师傅讲的要点记上去,把自己悟出的体会记上去。晚上一有时间就在房间认真钻研理论知识。然而,正是在这块技术含量高、文化层次普遍偏低的“贫瘠土地”上,冯亚琼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顽强的意志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焊工。
1993年盛夏,适逢110千伏城关变电站技改,孩子刚3个月,在家哺乳的冯亚琼主动回到所里请命参战。由于工期紧,任务重,她每天早出晚归,这使她无暇顾及孩子,只有将孩子托付给父母。她含着泪放弃为孩子母乳,用米羹代替营养的乳汁,看着儿子嚎嚎大哭抓着她的手,她吻吻儿子额头,心酸的松开儿子的小手,转过身,泪无声的落下,匆匆奔赴器械喧嚣的工作现场。
“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孩子需要我,可工作更需要我”,因为这句话,她在那高温酷暑中,一干就是几个月。每天背顶着太阳,胸抱着火炉,衣服是干了湿,湿了干,留下一层层的汗渍;脸被晒得一团黑,一团红,后颈更是被严重的晒伤,汗水沁着那是钻心的疼,可她手中的焊枪也没有停下过,就是她这样一个柔弱女子,用汗水浇开了焊花,用手中的焊枪,划出了美丽的生命弧线。“工程做完,再见孩子时,孩子已经不认识我了”,说到这里,她的脸上写着对孩子深深的歉意。
用焊花谱写青春
2008年,35千伏白马变电站技改,工程中所有焊接工作再次落到冯亚琼身上。在切割和焊接变压器链接时,因为位子的特殊,蹲不得,站不得,只能屈着腿、弓着腰切割焊接,经常累得手臂酸软无力,腰都挺不直;在焊接放置变电器接地线时,她总是蜷缩着身子在那狭小的地沟里工作,起来时直不起身,腿脚麻木得挪不开步,这样艰苦的工作,她也没有埋怨过,认真的完成了每一项焊接任务,精湛的技术和过硬的作风,令男同胞们钦佩不已。
2009年寒冬,仙女镇大雪纷飞,寒风凛冽,飘雪落在脸颊上冰冷刺骨。在35千伏火炉变电站主变增容现场,冯亚琼戴着安全帽,手拿焊枪,歪着身子正切割着。裤腿早已被侵湿,水渍不断上升,快要吸干地上的水。焊花飞溅,青烟刺鼻,工作后摘下护面镜、安全帽,同事们都笑她成了蓬头垢面的小黑人。
用铁霄妆扮靓丽
女人天生爱美,谁不想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但冯亚琼自从与电焊结缘后,就用铁霄粉尘妆扮面容,安全帽工作服武装身姿,注定与爱美无缘。
电焊工是个特殊工种,出于严格的安全劳动保护,决定了她每天必须穿、只能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在外人眼里,“不修边幅”、一身工作服的冯亚琼,没有了美感。蓝色工作服常常被电焊火花烧出一个又一个破洞,浑身上下也常被溅满油污和泥水,烧焦头发、被烟熏到也是常有的事。但每当看到自己亲手焊接的工程,为电网安全运行,为千家万户带去光明送去温暖的时候,她却更多感到的是一种快乐和欣慰。
她就是这样一个平平凡凡的女焊工,就如她手中的焊条,为电力建设无私奉献;如那飞射的火星,为企业发展绽放青春,她是电网上绚丽怒放的一朵焊花,在那平凡岗位上做着不平凡。
标签:武隆供电公司,冯娅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