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南供电局变电运行处有一名老员工名叫赵建平,今年51岁,是渭南操作队运行值班长。截至2010年1月25日,他已经实现个人安全操作41979次,成为该局万次操作无差错状元。他的这个纪录还在延伸。
和许多长期从事变电站工作的同事一样,赵建平是一个平凡、朴实、内向的中年男子,不苟言笑,做事认真,在规则、原则问题上相当执著。听说要采访,他竟然有些紧张,原本就话不多的人越发不善言辞了。
今年是赵建平在变电运行岗位上工作的第29个年头。41979次操作无差错就是在这漫长的日日夜夜里,一点一点累积而成的。谈到成绩,赵建平说:“几万次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次都要从零开始。”在他看来,这是每一个普通值班员都在做的事情。“说是状元,碰巧只是我年龄大,从事这项工作的时间长而已。”
赵建平的状元是“碰巧”得来的吗?
宝剑锋从磨砺出
赵建平1980年通过招工进入电力系统。1999年6月,他经竞争上岗成为渭南操作队值班长,日常工作就是设备巡视、维护和倒闸操作。从一个对电力系统毫无概念的青工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熟练的变电运行员工,他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
1980年进入渭南供电局变电站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为了从理论上提高认识、保证安全,他白天读晚上背,一遍一遍地抄写,直到能把安规重要内容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在专业技术学习方面,他也不甘示弱,拿起《变电运行技术问答》,一道题一道题地做,不懂的地方就查资料、请教师傅,不把问题搞清楚绝不罢休。凭借这样的执著和韧劲,他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成为业务技术骨干,从副值班员成长为渭南操作队的值班长。
自2005年渭南操作队成立以来,赵建平在巡视中发现缺陷17处,其中,重点危及缺陷6处。两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的他,以朴实、认真的具体行动给身边的年轻员工树立了楷模。他所在的操作队获得局级以上先进班站称号8次,涌现出了迎峰度夏、奥运保电先进个人5名,还有局运行专业技术状元、技术能手2名。执行标准化操作以来,全值人员在他的带领下积极学习,努力纠正一些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全员一次性通过了标准化操作考核。
决定成败皆细节
在多年前的一次倒闸操作中,为处理线路故障,调度员下令将故障线路开关退出运行,并将线路接地。当执行到“验明刀闸线路侧确无电压”、进行逐相验电时,验电器却显示其中一相有电。这一问题被细心的赵建平发现。他没有因为开关及两侧刀闸均已拉开,就认为该线路没电了,在用几种不同规格的验电笔检查后,发现该线路确实有电。赵建平立即下令停止操作,并及时向调度员汇报。经查,该线路与同杆架设的线路同相搭接在了一起。正是赵建平的细致认真,才使这起带电挂地线的恶性误操作事故得以避免。
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是赵建平确保工作安全的好办法。每次去现场,他都坚持“多看一眼多问一句”;每次巡视,他都不放过任何问题,不遗漏一处设备;每次停电工作,他都在前一天临睡前做好准备。就是这些看似简单的细节,汇聚成了他不简单的成绩。
赵建平常对身边的同事说:“保持设备安全运行是变电运行工作中最重要的职责。认真工作,也是为了自身的安全呀!”他随时为自己、为同事敲响安全的警钟,提醒新来站上的员工不要盲目大胆,不要以身试“规”。“安全规程是很多人用血的代价写成的!”同事们笑称:他平时话特别少,一干活唠叨就特别多。“一定要细致细致再细致呀”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在采访的过程中,赵建平和许多值班员一样,始终惜语如金。但正因为如此,笔者看到了变电值班员独有的质朴情怀。变电运行工作是重复、单调的,可赵建平耐住了寂寞,守住了平淡,做出了不简单的成绩。他说:“就这样干到两鬓斑白,也不后悔。”
标签:赵建平,渭南供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