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大家要对站内设备、主控楼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巡视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进行处理。同时,还要结合天气、现场情况,做好站内设备的防寒、防冻工作;对抢修的工具进行认真检查、清点,确保完好,并准备好充足的备品备件……”2月8日,福建宁德电业局兰田变电站内,一个一脸清秀的大男生正有条不紊地安排着该局220kV兰田集控所春节保供电工作。他就是宁德电业局220kV兰田集控所所长陈乃松,一个27岁,爱扛着“责任”奔跑的青年。
从2005年担任宁德局220kV甘棠变电站值班员到如今的220kV兰田集控所所长,成长的每一步,陈乃松都坚持带着“责任感”上路。5年来,因为一直以“抓时间”、“抢速度”、“赛效率”来严格要求自己,并始终坚信好的业绩来自不断提升自我素养的他,曾创下一天内进行500多项倒闸操作纪录,并打破在当月操作项数超过1000次的好成绩。
2009年12月7日,由于受“莫拉克”台风影响,宁德220千伏白田Ⅱ路、宁白线同塔架设的双回线路#141~#144档间发生相邻线路数次相间短路跳闸。为配合进行这两条线路导线风偏改造,以及站内220kV白田Ⅱ路3只电流互感器的更换任务,上午6点,陈乃松便亲自到现场监督保障。可好事多磨,在停役220kVⅡ段母线,断开母联23M1刀闸时出现问题。进行一次排查后,他发现220kV保护小室内的220kV刀闸操作电源空开发生跳闸。“只有让停役设备尽早隔离出来,才能继续操作。”此时的他,凭着这个念头,大胆作出一个决定——用摇把手动断开刀闸,为开展CT更换工作争取时间。很快,检修人员进站检查,初步判断为控制电缆内部问题。原来,前不久新改造的围网桩在埋设的时候,把电缆管打穿了,这根电缆的绝缘皮也同时被打破,造成失地短路,而且还卡住了电缆。找到原因后,他又马不停蹄地与相关人员对破损电缆及电缆镀锌钢管进行更换,同时也将围网桩位置进行了变更。“我们最后再排查下全站的空开!”就在大家以为工作告一段落时,陈乃松又再次命令全体人员进行最后一次排查,直至中午12点多,各项工作才全部完成。而正因为此次及时安全的处理,最终,该局提前两天顺利完成220kV宁白线、白田Ⅱ路风偏技改,确保了宁德电网主干线路的运行安全。
“应该说,他是个主动作为的人吧”,这是同事对陈乃松的评价,“乃松爱‘扛’责任在我们当中是出了名的,不仅工作认真负责,还总是尽最大的能力帮助身边的人。”
今年在汕头大学念大三的朱巧莺,原先一直由宁德局变电运行党支部进行捐资助学,但后来由于支部经费问题不得不停止对她的帮助。巧莺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2004年,陈乃松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接过党支部资助贫困生的棒子,主动承担起助学义务,将自己的工资节省出来,只为圆一个孩子的大学梦。“家人很支持我的想法,这让我做事很有动力。巧莺高中时,我大概每个学期给她500元,到了大学就是每个月200元。”为了不让巧莺对他人产生惯性依赖,乃松总是想得很细,他说自己在保障巧莺生活开销的情况下,不会给予过多的资金,就是希望巧莺可以珍惜学习机会的同时,尽可能通过社会体验,勤工俭学等方式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事实上,受惠的不仅仅是朱巧莺一个,跟乃松一起共事的人或多或少都得到过他的帮助。在他的带动下,周围的同事都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前进的道路永无止境,肩上的担子也不轻易卸下。如今,陈乃松在变电运行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4年半了,在这期间,他本人也先后荣获省公司优秀共青团员、宁德局优秀共产党员、宁德局工会工作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现正攻读华北电力大学工程硕士学位的他,仍然恪守着对“责任”二字的坚持,用实践在自己工作、生活的轨迹上刻下坚实的图章。这就是他,一个扛着“责任”奔跑的青年。
标签:宁德电业局,陈乃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