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是变电站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保护电网安全的前哨,反映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能自动迅速地、有选择地借助断路器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保证无故障设备继续运行,从而缩小事故范围,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保证连续供电。
年仅28岁的江苏省新沂市供电公司继电保护班班长杨川,立志要成为支撑企业的脊梁,成为电网建设的栋梁,他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先进生产力,在“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中冲锋陷阵,诠释了电力员工的生命意义,描绘青春绚丽多姿的色彩。
学习创造智慧
2005年7月,柔弱瘦小的杨川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南京工程学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业,成为新沂公司一名普通的继电保护工。面对新的岗位和环境,他快速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坚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刚开始,他跟在老师傅身后,一点一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回到家中还要认真揣摩,撰写学习心得体会。由于他谦虚好学,不摆大学生姿态,深受老师傅的喜爱,经过一段时间的言传身教,加上他较高的悟性,很快就能够独立工作。
参加工作进入第三个年头,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摆在杨川的面前——220千伏平墩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这座变电站投运于1986年底,是徐州东部重要的枢纽变电站,总容量36万KVA,担负新沂地区负荷的90%,经过5期的扩建或改造,导致站内控制回路混乱,电缆标识不清,设备之间的联系相当复杂,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寄生回路,且是首次对220千伏电压等级综合自动化改造,其工程难度相当大。
是知难而退,还是迎难而上?杨川依然选择了后者。在班长的精心指导下,他制订详细的施工流程图和改造方案,排出合理的形象进度表,编制所有改造或更换设备的作业指导书,确保在不影响供电的情况下,按照序时进度顺利完成了改造任务。领导对他大加赞赏,周围员工也刮目相看。首战告捷,增强他许多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也让他深刻感受到学习创造智慧的深刻内涵。
知识凝聚力量
继电保护是技术性很强的专业,需要员工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他被破格提拔为班长以后,充分发挥青年技术能手的传、帮、带作用,在团员青年中倡导开展“青工技能手牵手”结对互助活动,促进青工快速健康成长,达到“以师带徒,以优促新”的目标。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他摸索出“一依二看三做好”工作经验,即“依据保护装置的最新图纸和最新定值单、看保护装置的名称运行编号和是否确已停电、做好正确合理安全措施和详细的实验记录以及送电前的各项检查工作”,在110千伏墨河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和35千伏瓦窑变电站建设中得到了实际检验,保护装置未留下任何隐患,从调试到送电一次性成功。经他参与完成的110KV墨河变电站增容改造、110KV纪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35KV开闭所安装、110KV双塘变电站2号主变扩建、35千伏棋盘变电站升压改造等几十项重点工程,没有发生一起安全质量问题。
针对新进大学生安全知识淡薄的实际,他在班组开展“新老大学生安全手牵手”结对互助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你的安全我做主”等特色主题活动,充分发挥老大学生在工作中的传、帮、带作用,为工作现场的安全生产、施工进度、工程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竞赛鼓舞士气
去年5月初,在选拔继电保护专业参赛队员时,他正带领班组员工进行黑埠、神山两座11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的施工。为了让工作和培训两不误、两促进,他主动请缨参加,从5月12日开始,他和另外两名选手积极备战比赛,放弃所有节假日休息,白天他们赶赴变电站进行紧张的安装、接线、调试,晚上又回到教室继续学习,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训练中。
当时杨川的弟弟准备参加高考,春节放假的时候,他曾答应过弟弟帮助参考填报高考志愿。而在弟弟填报志愿的关键时刻,因为封闭培训的需要,虽然只有一河之隔的距离,但是他始终坚持没有离开过校门,只能利用学习的间隙时间,通过手机传递着对弟弟深深的爱。
2009年8月7日,徐州公司继电保护专业技能竞赛如期举行,在他和其他参赛队员共同努力下,一举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他还获得个人第五名的优异成绩,并被选拔代表市公司参加省公司的竞赛,极大鼓舞了班组员工敢于争先的锐气。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近年来,继电保护班先后荣获省公司一流班组、优秀QC小组、优秀学习型团队,徐州供电公司优秀青年安全监督岗、先进班组、学习型班组等荣誉称号,他个人也连续五年被评为新沂公司年度先进工作者,被授予“新沂市供电公司2009年度技术能手”称号。
标签:新沂供电公司,杨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