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播撒光明孺子牛 烛照人生写华章

作者:康武祥  2012-05-09

杜永勤,现年39岁,中共党员,1989年参加工作,2006年任陕西省凤翔县供电分公司纸坊供电所所长。六年来,他象一块磁铁,紧紧地把员工吸引在周围,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着身边的每位员工诚实工作,有诺必践。他象一头黄牛,在自己的“责任田”中辛勤耕耘,播种希望,收获硕果,累了苦了,无怨无悔。一个普普通通的供电所,在他的带领下,一举摘得“全国电力行业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班组”和“中国最美供电所”桂冠,成为陕西地电站所建设的领跑者。在他的身上,时时处处闪现着一种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乐于奉献的“孺子牛”精神。这种精神,谱写了凤电公司的华章,升华了“光谱”文化的精髓,弹拨出了一曲曲动人的地电之歌。

危难之时显身手 塑造企业“孺子牛”

2006年6月份,县公司将杜永勤从计量所调到纸坊供电所任所长。当时的纸坊供电所基础管理落后、线路设备陈旧、停电频率较多,群众意见很大,行风政风评议工作总拖全公司“后腿”。由于供电所的办公环境差、住宿条件简陋、职工食堂常年“停火”,职工都是三四人共挤一间宿舍,许多职工不能安心工作,台区电工就像“走马灯”似地一茬茬换,根本不能拴心留人,所里各项工作总落在各供电所后面,常常是“挨训受批”的对象。面对这样一个棘手的“烂摊子”,许多人都是望而却步,不敢接这块烫手的“山芋”。

杜永勤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临危受命出任该所所长的。上任伊始,他深感自己肩头的责任重大,也深知自己今后要走的道路不会太平坦面,但是既然来了,就要干出点名堂,绝不能轻易言弃,否则就会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笑谈”。就在他踌躇满志谋划供电所新的未来时,一场50年不遇的自然灾害正在悄悄逼近,严峻地考验着他的能力和意志。

7月12日下午,凤翔县大部分地区遭受罕见暴雨袭击,纸坊供电所辖区的电力设施遭到严重破坏,30%的低压线路被暴雨冲刷摧毁,全镇供电陷入瘫痪状态。面对如此巨大的灾情,上任仅一月的杜永勤立即向县公司报告灾情,并在第一时间启动《防汛应急预案》,组织全所员工兵分两路全力展开线路巡视和抢修工作。为查看灾情,他和同事们披着雨衣,趟着泥水,一个村一个村去查看统计受灾情况。鞋子被泥水糊成了“油葫芦”,身上的衣服被雨水浸透了,也没有终止巡查,直到统计结果出来之后才长长舒了一口气,然后他又冒雨回所向公司领导请示汇报。

按照领导指令,他顾不上休息又组织人员对用电故障进行抢修。最后,在县公司多个部门的鼎力配合下,3个小时就顺利完成了抢修任务,总算没有让群众摸黑过夜。首战告捷,大家都夸杜所长功不可没,但是面对群众的啧啧赞叹,杜永勤却没有显得过分欣喜。在他看来,确保群众正常用电是自己的职责所在,也是每一名电力职工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自己付出的多了,群众的满意度才能得到提高。自然灾害不可抗拒,但是线路设备的“硬伤”也不容忽视,为此,他下定决心从最基础、最薄弱、最难啃的“骨头”抓起,既是脱下几层皮,瘦掉几斤肉也无所谓,只要能把纸坊供电所的事情干好也就无愧与自己的付出,无愧于领导的嘱托,无愧于企业的发展。

尽职尽责抓安全 用心呵护“责任田”

纸坊供电所地处凤翔县城城东2公里处,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近年来随着县城东移速度的加快和镇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提速,给供电所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用电管理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安全“真空”。为了及时掌握各类客户的用电信息,杜永勤坚持每周深入村组、台区进行现场查看,对辖区内的线路通道、转角、交叉跨越、变压器、开关等设施逐一进行核实和登记,并不定期到动力用户家中走访调查,查看用户设备运行情况,对不符合安全规程的专用变下达缺陷限期整改通知书,并签订安全协议书。他还主动与当地电信、有线电视、广播放大站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对弱电线路与电力线路交叉跨越的检查、巡视力度,采取分压、分段、分线的巡线护线责任制。对可能影响电力线路安全运行的用户产权设备的排查,对排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加以整治。

同时,他十分注重抓好职工安全培训,在组织全员准时参加县公司各项培训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周五安全活动日,加强对《安规》及各项作业规程的学习,并结合事故案例和岗位实际谈经验、讲体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小测试、小考核,组织人员到其它兄弟所进行学习交流,增强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对表现突出的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给予奖励,在全所致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精心安排部署和大刀阔斧管理下,供电所的各项工作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站所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观,员工的责任感明显提高,站所管理逐步实现了常态化,供电所当年就被县公司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基础管理达标单位”。

杜永勤常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群众的事就是我的事,不把群众的事办好,我就愧对所长这个称谓!”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要求所内人员手机全部24小时开机,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在第一时间接到通知,以免耽误工作,影响企业形象。2009年8月13日凌晨1点多钟,当地一家铸造厂打来报修电话,称变压器出现故障,无法正常运行。值班人员接到电话后,即刻向杜永勤汇报了情况。10分钟后,他带领抢修人员已经出现在事故现场,仅用20分钟时间就排除了故障,恢复了供电,客户感激不尽,忙递烟倒水,都被他婉言谢绝。

今年元月4日晚,参加完当天县公司召开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动员会的杜永勤回到所里时已经晚上10点钟多了,刚要上床休息,铁丰中心配变台区一位用户打来电话说家中突然断电,试探着问供电所能否过去看一下。他二话没说,就和值班人员一起去了现场,发现表箱电源线烧断,立即对导线进行了更换,工作结束时已到了凌晨1点,用户握着他冻麻的手激动地说不出话来。象这样的事情,对杜永勤来说就是家常便饭,不用压指头就能说出一大串。虽说是苦了点累了点,但他从来就没有抱怨过什么、数落过什么,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用心呵护好自己的“责任田”,是他始终不渝的最大追求。

舍弃小家顾大家 烛照人生“谱新篇”

在担任纸坊供电所所长的6年间,杜永勤不仅每年三十、初一和节假日都在所里带头值班,平常的工作日几乎每天全身心把心思用在了工作上,根本无瑕顾及家人的感受。每当家人问他“你心中还有没有这个家?”的时候,他总是愧疚地说:“我承认我欠家人的很多,但作为一名供电所长,肩负着全镇工农业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管理的重任,领导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我,我身上不但承载着责任,也承载着一份自信,只有全力做好份内工作才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良心,你们应该理解我、支持我才对”。他的话常常噎得家人无言以对,只得主动给他当好“配角”,让他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尽情施展。

2009年,随着全县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升温”,为了做好农网改造工程勘察、规划,绘图、筹备材料、施工,白天,要配合村委会走村串户制订工程规划,晚上还要绘图,制订第二天工作计划,根本没有时间看儿子。经常是一个月才回家一趟,即使回去那也是天黑以后九十点到家,可是儿子已经睡着了,天没亮儿子没醒,就得返回所里。几次半夜回家看到儿子熟睡的面庞他就觉得心里酸酸的。现在,他的儿子读初中一年级,在他的印象中,学校召开家长会,爸爸总也是以种种理由推托,最后只有爷爷参加。

他至今还很深刻的记得,在儿子读小学5年级那年,儿子过生日,生日前两天,儿子就一再提醒他要按时回家,可是当时正在创建示范化供电所示范所。白天,要和同事一起做好线路设备的改造,晚上回来整理资料,还要制订明天工作计划,工作一忙把这事忘了。后来尽管接到儿子打来的催促电话,但他仍因为所里工作忙没有参加儿子的生日。为这,儿子两周没理他。从此以后,儿子每遇到家长会、过生日等活动时就不再通知他了,这事至今让他耿耿于心,无法释怀。

2010年,在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过程中,六营等电气化村的建设成了县公司的一盘精心烹制的“大餐”,事关电气化县建设能否验收达标的大局。为了做好建设推进工作,杜永勤更是有家顾不上回,老人孩子顾不上照管,他长期吃住在供电所,每天早出晚归对辖区内的线路设备进行整改,别人睡下后他还要亲自准备第二天施工材料、完善资料,经常是通宵不得眨眼,直到验收过关后他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足足睡了个安稳觉。

杜永勤的妻子也在县公司呼叫中心工作,有人问她:“你丈夫真是个“工作狂”,为了工作很少顾家,你怎么受得了?”而他的妻子则平淡地回答:“这么多年,我和儿子都习惯了,他的岗位比我们重要,只要他做好他应该做的工作,我们很高兴,也很自豪。因为他是为了千家万户的光明,为的是做好凤电事业,意义比我们家大,我们支持他!”每次听到妻子这样宽慰自己,他都能感觉到十分歉意,总想找机会补偿家人一下,但每次都是因工作太忙而落实不到行动上。不过,他的家人都能体谅他的苦衷,并全身心地支持他的工作。

爱心服务照千家 站所盛开“最美花”

优质服务工作一直是供电所管理工作的“重头戏”,供电服务工作架起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桥梁。近年来,纸坊供电所以创建“规范化供电所示范所”和“市级人民群众满意基层站所”为契机,先后开展了“温馨关怀打工族”、“关爱残疾人”、“义务帮扶贫困户”等特色服务,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今年,按照居民用电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相关要求,杜永勤经过深思熟虑,在全所率先推出了“四心”服务(即:“重点服务——精心,超前服务——用心,延伸服务——真心,特殊服务——爱心”)新理念,依托“雍城之光”抢修服务队这一载体,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水平,开展特色服务,所里在“春耕”,“夏种”、“秋收”等打工者返乡之际,适时提供高效快捷的电力服务,使每位打工者都能在最短时间用上电,用好电,解除打工者的后顾之忧。

所里还在辖区内的72个村民小组设立了电费收缴点和接洽服务点,全方位满足客户用电咨询、业务办理和电费收缴,不但缩短了收费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少了客户的奔波之苦。随着“家电下乡”活动的深入,所里成立“家电下乡小分队”,每天深入村组指导客户安全用电,协助客户做好电器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全所12名员工在杜所长的带领下,走千家,访万户,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烈日,立杆架线,抢险检修,“雍城之光”闪耀着供电所员工乐于奉献的精神!

纸坊供电所管区内的周家门前村三组,有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退伍军人李老汉,他的老伴去世的早,儿女又都不在身边,李老汉孤身一人,生活十分贫寒。所长杜永勤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和他结对子,给家里换上了新电线,安上了新灯泡,又用自己的工资为李老汉做了电费补贴,李老汉感激不尽,逢人就夸电力员工胜过“活菩萨”。

从2008年以来,该所对辖区内的30多个孤寡老人、五保户、残疾人和军烈属进行了摸底造册,对确需援助的困难客户和弱势人群,由供电所确定服务人员,明确责任和义务,定期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活动和有针对性的开展线路整修、电气维修、走访看望等特色服务,两年来共为辖区内的困难客户整修线路2公里,更换家保200只、闸刀160块、灯头58个,灯泡40个,贴心周到的服务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赞誉。

“你的满意,我们的追求”,这是杜永勤的口头禅,也是纸坊供电所多年持之以恒的服务宗旨。为了使企业和客户之间经常性的互动和联络,所里聘请11名义务行风监督员,每季召开一次行风监督员会议,广纳谏言,改进工作。所里对供电区内的大客户采取“一对一”的服务方式,上门征询意见和建议,定期召开座谈会,举办联谊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多年来,客户一直用翘起的大拇指肯定供电所的成绩。

用心所以成功,爱心因此收获。在杜永勤的带领下,纸坊供电所自2006年以来,连续五年荣获全县行风测评第一名;2009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县级“人民群众满意基层站所”,被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授予“全国电力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班组”荣誉称号;2010年荣膺中国最美供电所;2011年荣获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辉煌十一五”地电先锋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辉煌十一五”地电之光优秀基层班组等荣誉称号,并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人民群众满意基层站所”优秀单位。

多年来,杜永勤同志以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责任感,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立足本职,模范践行“陕西电网、双优电网”的社会承诺和“自信自强、不断超越”的企业精神,是新时期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员工的优秀代表,是共产党员先锋模范的典范,是广大干部员工学习的楷模。杜永勤同志用自已的辛勤劳动写下了人生光辉的一页。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会用赤诚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在风雨中铸就的过人意愿,继续去编织自已的梦想,去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孺子牛,劳动模范,凤翔供电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