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县电业局在6月份召开的用电监督员会上,来自县消费者协会的负责人程国平在会上大声说:“高村乡王村的电工赵小升,服务热情、周到,用电客户评价很好,大家伙请求给他记一功!”话音刚落,一阵掌声响起。
赵小升是一个什么样的农电工?他又怎么会受到广大用电客户的如此赞誉?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走近了这个中年汉子。
因为太爱电工这一行
在中学时代,赵小升就喜欢上了电,物理课上做电的试验他总是如痴入迷,高中毕业回到家,他很幸运地从一位老电工手中接过班,干起了自己喜欢的电行业。起初他线不会接,杆不会上,村民们纷纷投向怀疑的眼神,为了证明自己能行,他谦虚向老师傅请教,凌晨便背着踩板来到野外练习登杆,晚上挑灯学习理论书籍,工夫不负有心人,简短的三个月后他就让村民们刮目相看,谁家的灯坏了很快能修好,线路出现了故障马上就排除。
他没有骄傲而是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着,他深知加强管理是保证设备安全供电的基础,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巡视查看一遍台区和线路,定期维护配电设备,将控制柜接线端子螺丝紧固一遍,杆上的瓷瓶如有炸裂就马上更换。他结合理论知识不断进行探索,把原来集中装在配电柜里的电容无功补偿,分散安装线杆上,从而不仅提高了供电质量还大大降低了线损。因为喜欢,因为执着,他从书店里购买了《电机学》、《电气知识》、《家电修理》等书籍,不仅管好电,还用自己的所学,义务为群众修理电机、家电等3000件。
为了让群众用上称心电
闲暇之余,他总是背着工具包走街串巷,询问群众家中的用电情况,这是他常年养成的习惯。供电所成立电工班后,他每天要到班里去,为了兼顾好村里群众的用电,他从工资里挤出500元钱购买了部旧手机,24小时畅通,并在配电房、街道显眼处刷写自己的手机号码。他还为村上的弱势群体制作了特殊卡片,上面写着定期帮扶的时间,双方的联系方式等内容。村上孤寡老人蔡凤琴老人每逢提到赵小升都赞不绝口。残疾人梁寸平的话里也透着感激:“俺的腿脚不方便,小升说了不叫俺动,他常过来帮俺修,他是怕俺磕着碰着呀!”问到他管理的村用电秩序为什么这样好,怎会没有一户欠电费时?赵小升语重心长地说:“人心都是肉长得,用真心实意对待群众,群众也会理解你,支持你。”
妻子成了收费员
赵小升干电工的二十余年间,所经历的大小工程不下300个,一期农网改造结束,紧接着就是二期、三期(农、城网改造),工期紧、任务重,常常是一天“两头黑”忙活。每月的电量核算、收费也不轻松,连着几天晚上都加班到深夜,看着他日渐消瘦的脸庞和熬红的双眼,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小升,审核过后,俺帮你收电费吧。”赵小升一愣说道:“你开什么玩笑,一个妇道人家哪行。”果然,第二天妻子背着小挎包走村入户,直到天擦黑才回家,却仅收了几户。赵小升笑着说:“你要先向群众解释好,然后把小票交到群众手中才行。”第二天赵小升早早上了工地,妻子又开始了收费,这回,一天的时间她就把电费全部收齐了。看到妻子默默支持着自己的工作,他会心的笑了。从此以后妻子成了编外“收费员”,每月不管刮风下雨电费都能如数收回,这样赵小升就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去为群众服务。
付出就有回报。近几年来赵小升在局领导的肯定中,群众的赞扬声中先后被评为农电系统技术标兵、十佳农电工,2011年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标签:党员,电工,赵小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