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获嘉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有一个远近闻名的“老贺”。老贺其实不老,今年47岁,获嘉县公司电力安装工程处经理贺光正是也。正因为其工作经验丰富,还有过获嘉县公司生产技术部主任任职经历,工程处的人见面叫他,都省去了“光正”俩字,那便是“咱头儿老贺”。
老贺是个做啥事儿都不含糊的人。
关心职工不含糊
时值炎夏,省电力公司农网升级改造的里程碑计划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气温一天天地攀升,跟农网改造施工的师傅们较上了劲儿。
6月22日,在工程处每天雷打不动的安全班前会上,老贺一如往常地“絮叨”着:“天气在一天天地变热,工程这么紧,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防暑降温工作绝不可小视。”
“人丹、风油精、清凉油,清热败火茶要抓紧置备,下旬发放到位。野外施工大家要注意及时补充身体水分,大号的军用旅行壶也要人手一只。”
“预防中暑也是人身安全的一个方面。经常下乡,就餐不服水土拉肚子的,工作负责人到后勤上领取常用药物。”
“在家的同志要印发一些预防中暑方面的小常识发给大家。”
工程工地上,弟兄们喝着从铝壶中倒出的茶水,个个笑意写在脸上:“咱想到的头儿想到了。咱没想到的,头儿也替咱想到了。”
咱头儿老贺,真是关心职工不含糊。
抓施工质量不含糊
老贺的眼里不揉沙子,工程质量不过关绝不含糊。这非虚言,“有据为证”。这里只粘贴一个片段。
6月7日。老贺叫上办公室的同志,拿上照相机,来到距获嘉县城最远的亢村镇府庄村刚刚施工结束的配电台区,来了个突袭。
“拍这里。”老贺指着没有使用不锈钢扎带固定的接地引线,恼了。
“这里再拍一张。”老贺手指的方向是台架上固定配电箱用的包箍。包箍大小尺寸不对,一端还挤着黑色的绝缘皮垫儿,配电箱上下晃动。“生产厂家加工的这批金具质量有问题,库存的作退货处理。”老贺一边巡视一边自言自语道。
“这里再来一张。图纸上没有标明有转角,这第二根出线杆为何出现转角?”顺着老贺手指的方向,照相机又“咔嚓”照了两张。老贺转身:“给负责施工的工作负责人打电话,让他到府庄台区工地来。”
6月8日。班前会气氛阴沉。听着老贺严肃地重申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在该村工地施工的几个工友个个面带愧色,羞红了脸。
看来,这老贺抓起施工质量真是一点也不含糊。
施工安全更不能含糊
在获嘉县电力安装工程处,每天的班前会后,你都会看到,从一开始的准备施工材料到去往施工工地的路上,职工的安全帽始终佩戴整齐。一些同志还自觉地查找安全带上存在的问题,向工作负责人提出:过了校验期要及时发放新的,不过校验期的如果发现有问题也要及时更换。“谁也不敢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一名工友如是说。
曾经因“习惯性违章”被老贺逮住过一次的几个新入职的职工说:现在到了施工工地,一听说“咱头儿来了”这句话,都会不由自主地整理一下安全帽和施工工具,谁也不会再心甘情愿地到一旁“站岗”了。
现在,习惯性违章行为在获嘉电力安装工程处已经是“过街老鼠”。“今后,我们工程处还将建立对习惯性违章的举报奖励制度。上级下发的事故通报上,哪一期事故不是因为习惯性违章引发的?”老贺的话掷地有声。“反习惯性违章活动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施工安全一刻也不能含糊。”
老贺这“头儿”真没白当。好一个“三不含糊”贺光正。
标签:含糊,获嘉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