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人生

作者:张莉 田雪  2012-08-15

在我身边,有这样一群人,走近时,不会引起你注意,远离时,你不会产生记忆。然而他们始终默默无闻地奉献着,无论是数九寒天还是酷暑盛夏,他们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优质的服务为己任,实现了一年又一年安全行车无事故的责任目标。他们用辛勤的汗水诠释着“劳动者”---这个最美的称号,他们就是莱特集团车管中心的驾驶员们。

共产党员陈新民是车队的一名“资深”驾驶员,同时也是有着十七年党龄的老党员了,已过不惑之年的他,自79年公司成立之初到如今,在驾驶员岗位已工作了三十三年,从开小车到工程车到现在的大卡车,三十三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记得那是2005年岁末,市公司下达的220千伏鲍集线换塔工程是年终的重点工作之一。那年的冬天来的特别早,漫天大雪封锁了市郊的道路,气温下降到零下十几度,接到任务已是中午12点,他深知工期紧、任务重,即刻备料出发。由于路面结冰,即使事先做好了行车准备,但车辆每前行一米也如履薄冰,平时1个小时可以到达的路程,那天直到天黑才安全到达施工工地。而他顾不上休息,在工地和备料区来来回回不知多少趟,直至第二天中午才将施工材料全部运送到工地。为保障工程的顺利开工按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而他却整整一天一宿没合眼。在同事眼中他是个敬业的员工,在母亲心中他是个孝顺的儿子。2008年5月年迈的母亲生病住院需要开刀治疗,可正赶上公司嘉石线工程开工的紧张时期,领导和同事知道后,纷纷劝他回去照顾母亲,而他谢绝同事的劝慰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工作中。施工结束回蚌后,又立即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到医院看望母亲,母亲望着他憔悴的脸庞和疲倦的神态,没有一句责怪他的话。在母亲的理解和爱人支持下,他没有请一天假,直至工程圆满完工。同事们都佩服的说:“他真是一个舍小家顾大家的人。”多少年来“先进工作者”、市公司“双文明员工”、“优秀共产党员”......,这样的荣誉数不胜数。

他话语不多,黝黑的脸庞始终挂着质朴的笑容;他的大吊车穿梭于各个繁忙的施工工地;他把巨大而笨重的吊背变得灵活小巧,运用自如;他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是在雕铸一件件艺术品,他就是吊车驾驶员-董奎武。2006年,由于工作需要,董奎武接任吊车驾驶员。吊车操作是个技术精度要求很高的工作,要脑、眼、手和腿配合默契。他虚心向师傅请教,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很快胜任这个岗位。今年夏天入伏以来,持续的高温肆虐着大地,此时正值迎峰度夏的紧张时期,6月底在配合配电部门进行双墩变线路工程时,需新架100多基的杆塔。在他那不足2米的驾驶室里温度高达50℃,眨眼的功夫汗水就挡住了视线,他就用湿毛巾擦一擦;感到头昏眼花时,吃几颗人丹又聚精会神地干起来。每天工作结束后他的工作服竟能拧出汩汩汗水,就这样,日复一日,无怨无悔,仅用半个月就提前完成工程任务。按照公司部署7月份需要对青年变进行组建杆塔增容扩建任务,青年变正处闹市区延安路,来往车辆多,行人川流不息,给施工带来诸多不便。为减少对用户和居民用电的影响,公司决定在用电低峰开展工作。7月20日凌晨2点在发电机灯光的照射下,只见他平稳地操纵着吊背,缓缓地吊起钢管塔,将一基基管塔准确无误地就地组立。经过一夜的连续奋战,在黎明时分安全完成任务,在他的记忆中这样的任务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了。吊车在工程施工中是很重要的运输设备,有时各个工地同时需要吊车设备,为了节省租赁费用,他常常穿插于几个施工工地。六年来,每天凌晨当启明星还悬挂在天空的时候,他已经做好出车前的巡回检查,迎接新的一天的工作,直到满天繁星才带着一身汗水和疲惫回到家中。他就是这样日复一日重复着平凡的故事,默默地履行着一个普通而平凡的岗位职责。

在我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像他们这样对工作永不懈怠,任劳任怨的人们。正是因为他们那份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才使得我们企业凝心聚力,才使得我们企业这个大家庭一直焕发着勃勃生机,正是他们这些看似平凡但却不简单的事,感染着我和他们身边的同事们……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蚌埠,平凡,人生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