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在白雪皑皑的雪域高原,还是溪水潺潺的河湟两岸;不论在茫茫无际的果洛草原,还是在风光旖旎的黄河沿边;有一批农电员工驻守家园,为它输送光明,为它送去温暖,默默无私地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青海三新农电公司给予的发展平台,他们抓住机遇,创先争优,加强技术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立足企业做贡献,因而,在这支队伍里不少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脱颖而出。她,青海三新农电公司营销部主任助理彭海玲就是其中的一员。
勤奋好学 成为“营销技术状元”
2000年,彭海玲成为共和县供电公司的一名农电员工。俗话说,“隔行如隔山”,面对新的岗位,面对陌生的专业,如何迅速实现“机电运行”到“电力营销”的转变,成为摆在她面前的首要问题。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工作,她制订了严密的学习计划,决心用学习和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一方面她认真学习营销理论知识,通过参加成人考试学习营销管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在短短的两年的时间里自学完成经济管理专业大专,三年时间完成本科的学习,成为共和县供电公司第一个完成本科学习的农电员工;一方面通过参加公司举办的业务培训班,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主动向身边的师傅、同事们请教,尽快掌握专业技能。并及时总结在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认真思考,从问题中获取新的知识点,并向报刊杂志投稿交流经验。
同时她参加公司举办的各类知识竞赛,观察、学习和借鉴别人的长处,充分利用比赛快速提升专业技能。她常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农电员工照样能当状元,不信,就走着瞧。”在海南供电公司她从事过报装员、营销管理、计量管理、农电管理专责等岗位,无论在什么岗位,她都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通过多年的滚爬摸打,她全面掌握了营销技术业务,且越学越精湛,越干越熟练。
2001年她在海南担任农电管理专责时,主动承担起农电员工培训的业务,在培训过程中,她彻底取缔那种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力主培训方式创新,她积极利用企业门户网站,创办《农电员工培训栏目》,定期发布学习内容,解答员工在日常工作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同时,主动与员工沟通,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交流,利用这个良好的平台,提高自己,带动他人主动学习,起到较好的效果。由于培训得当及时,在省公司农电员工上岗考试中,该地区农电员工持证率为100%。
2010年青海省电力公司举办第六届职工技能大赛,由于彭海玲业务强,技艺精,海南供电公司领导要求她带队参加营销服务类的技术比武活动,承担如此重任,她没有半点后怕和退缩的感觉,她积极组织参赛队员刻苦学习营销知识,演练服务技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强化训练,提高业务水平,为参赛获奖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次比赛中,由于有了彭海玲的带动的引领和教导,她的团队囊括前三名的好成绩,为海南供电公司争得了荣誉,她本人也获得省公司“营销服务技术状元”的光荣称号。 同时,获得青海省电力公司十佳服务明星、国家电网公司第二届“真诚服务、岗位创新”服务之星劳动竞赛“优质服务明星”等称号。
业绩优秀 评为“技术带头人”
伴着青海三新农电公司的应运而生,农电员工有了归属感和荣誉感,企业给了他们更多的发挥技艺、施展才华的机遇,他们也积极努力工作,一心回报企业,回报社会。彭海玲和大家一样,脚踏实地,无私奉献,将自己的知识转化为工作业绩,将自己的热情转化为领导的赞誉。2011年,青海电力公司编写《青海省电力公司农牧区10KV及以下电网服务业务》,她凭借自己的才华和记忆,和那扎实的写作功底,积极参与编写工作,出色完成公司交给的工作任务。
同年,青海三新农电公司编写《安全生产五步法》,她主动承担相关章节的编写工作,她将自己的智慧和工作经验转化为企业的财富,使《安全生产五步法》在全省农电系统得到推广和应用。彭海玲在生产技术部担任营销服务管理专责期间,结合公司现有的管理范围和管理界面,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编制《营销质量周通报》,促使业务部各项关键指标和数据进行通报——整改——再通报——再整改的良性循环,促进营销工作质量不断提升。
彭海玲在数据中心担任负责人期间,为使公司受托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营销服务进行有效的监控提升,她负责在数据中心建成了一卡通、短信平台等信息系统,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拓展了信息渠道,通过三级展示平台,通过手机报、日汇报及门户通报的方式展示各项工作开展情况,给职能部室提供信息依据,使公司的各项管理工作跃上了新台阶。
梅花香自苦寒来。由于工作积极,技术精湛,业务能力强,彭海玲的工作业绩得到公司领导的一致肯定,2011年,她被国家电网公司评为“农电优秀技术人才”,被青海三新农电公司评为“技术能手”“技术带头人”;2012年被破格录用为“主任助理”,成为青海三新农电公司农电员工中第一个走上公司部室管理岗位的员工。
看似无情却有情
常言道:“忠孝难两全”,面对忠诚和孝道,彭海玲坚定地选择了对企业的忠诚。那年,她唯一的哥哥身患癌症到了晚期,与她们没有相处的时间了,她知道作为妹妹应该干什么,她也知道此刻哥哥更加需要亲情的温暖和安慰,但面对繁忙的工作,她没有放下手中的活,她也没向领导请一天的假,直到哥哥去世。她因此而内疚,因此而自责,因此而遗憾。
2011年6月,母亲患有重病,住在医院,作为女儿,应该守护在病床前,但面对公司繁杂的事务,她无法脱身,当时,她组织人员编写数据中心三大标准工作,为了尽快完成工作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的17项工作制度,她承受着亲情和工作责任的压力,白天兢兢业业地工作,夜间去医院看护母亲,直到母亲病逝。“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没有尽到女儿的一份责任,但我想,如果母亲在天国看到女儿快乐的工作,快乐的生活,她会原谅女儿不孝的。”彭海玲常常自己安慰自己。
创先争优 营销管理促向精细化
担任营销部主任助理的彭海玲,似乎比以前更加忙碌了,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她凭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事业的执着,用心去诠释“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用实际行动引领公司农电员工融入这个大集体,做好本职工作,搞好供电服务。
彭海玲管辖全省30个业务部的营销业务,业务部经营业绩都掌控在她的手里,那个台区线损高,那条线路电量损失严重,她都十分清楚,那条线路有问题,她就和同事们坐在一起共同分析破解,最后拿出降损方案,直到降到合理为止。针对营销管理业务中,彭海玲积极开展精细化管理,将各项工作做到精做细,力争少损多供,多出经济效益。
在电价电费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公司管辖面积大、服务客户分散,受地域和人文因素的影响,电费回收存在很大的风险,为此她针对当前农电管理模式,对电费回收工作的各个关节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寻找其中有利因素、不利因素及潜在的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电费回收实行全过程的管理,负责编制完成了《三新农电公司电费回收风险应对管理体系》并进行了推广应用,为公司规范管理、有效规避电费回收风险、保证经营成果颗粒归仓奠定了基础。
公司稽查大队在开展营销稽查工作过程中,存在随意性强、检查不彻底、问题不清楚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无法真正发挥营销稽查的作用。为此结合公司受托业务的特点,她负责编制完成了《三新公司电力营销与服务工作质量评价标准》,规范了稽查内容、统一了稽查标准、明确了稽查方向。
由于数据班工作人员均从各业务部抽调的人员,从学历构成上讲平均学历较高,但基本都是从95598集中后退下来的坐席员,从业经历少、业务技能差成为阻碍工作开展的主要原因。为了尽快提升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适应工作需求,彭海玲按照专业分工进行一对一的传、帮、带;主要从安全生产、营销服务及各类系统的基本操作上入手,逐步实现了从统计什么——为什么统计——统计发挥作用的转变,也使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质的提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三新农电公司技术带头人,彭海玲同志在东奔西跑,抓管理,抓服务,搞培训,全身心地投入农电工作之中,她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奋进,用心抒写自己的人生篇章。
标签:农电,人生,民和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