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有很多素质过硬、技术精湛、勤勤恳恳的好师傅,他们工作在生产一线,无私地将毕生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传授给徒弟,做好传帮带,为企业培养了一批批合格的技能人才。他们在徒弟眼中,既是职业生涯的老师,又是温厚认真的兄长,还是互帮互助的同事。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好师傅吧!
老哥带着我成长
张显凤 作
师傅吴健仁系福建莆田电业局高压线路带电检修工、高级技师
刚来班组的时候我叫他吴师傅,慢慢关系熟了,我叫他老哥。我心中的老哥是兄长,亦是师傅,他像父亲一样严格要求、热心关爱着我们。
初次听到“带电”两个字,我很害怕,带电多危险啊。依稀记得17年前的那个夏天,我被分配到莆田电业局输电带电班。一脸书生气,平日不爱多说话的我,成了老哥重点关注对象。“小阳,慢点来,手抓稳了,不要向下看。”当我笨笨地在杆塔上移动时,总会听到老哥在身后温馨的嘱咐。记得第一次下导线时,站在30多米高的横担上,我吓得连平日里牢记的要点和注意事项都忘没了。虽然老哥一遍遍示范,讲了一通通要领,我还是犹豫不决。最后,老哥干脆直接站在导线上保护我,我这才战战兢兢地下去。但是问题接踵而至,要上去的时候我只觉腿软,怎么也上不去了。老哥又耐心地一次次给我示范上横担动作。为了完成这么简单的一个动作,我居然用了一个多小时,老哥足足陪了我一个多小时。
10多年了,在带电班这个充满浓浓亲情的大家庭里我不断成长,成熟。如今的我由最初的沉默胆怯变得胆大有担当,并成为带电班副班长。我的点滴进步,都融入了老哥无微不至的爱。如今,身为全国技术能手的老哥依旧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打开班组书柜,里面有他珍藏的一摞一摞专业书籍,虽然有些书早已泛黄发旧。“现在电网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高压带电作业,不是只要吃苦耐劳就能把工作做好的,而要不断学习,提高技术才能跟得上发展的步伐。”老哥总是不厌其烦地对我们絮叨着。
老哥是个粗中有细的人,从细微处关心着每一位队员。每每走进办公室,总能看到他在忙着搞创新。真是“老马达”全负荷运转啊,办公室已经成为他的家。他常说:“我们有幸在一个团队里工作,我们在一起的时间甚至比跟家人在一起还多,更要互相支持和帮助!”
一年又一年,一批批学历较高的年轻人正不断充实到一线员工队伍中。如今的我也转变角色,正通过师带徒,帮带新员工尽快掌握带电作业技能,获得现场施工作业经验。今年,我带了两个徒弟,心里还是有压力。如果带不好年轻人的话,问心有愧,也有负老哥的教诲。我知道老哥心里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将技能传授给班里的年轻人,让带电作业的本领薪火相传。 (林晴阳)
我的技术领路人
师傅王永强系内蒙古乌海电业局高压线路带电检修工、高级技师
我的师傅叫王永强,1975年生人,一米九的大个,国字脸,身材健美挺拔。他从平凡的一线工人成长为内蒙古乌海电业局输电队伍的带头人,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深受我们爱戴。
师傅刚参加工作就来到了输电工区,从事输配电线路、变电站设备带电作业,以及输电线路日常检修维护工作。由于勤奋好学,他从一名学徒工迅速成长为工区技术能手,带领着带电作业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师傅总说“我们是工人,找准位置多学多干才能不断成长!”记得刚开展带电作业工作时,我们都有些惧怕、排斥,他却开始翻书本、做笔记,一有机会就申请去技术先进单位学习。很快,他就能组织开展20多项带电作业,成为工区的技术骨干。有同事向他请教技术,他总是耐心细致地讲解。施工间隙,他还经常想出一些古怪的新点子,改造出新工具,提高施工效率。
别看师傅是个一线的“大老粗”,情商却很高。他总教育我们:像山一样做人,像水一样做事。37岁的他被提拔为输电处处长。走上领导岗位后,他感悟很多,深深体会到团队的事情更多更大了。就职以来,他中午从未在家休息过,总是穿梭于千里输电线路上。他能如数家珍地说出每条线路的位置走向和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他说,这样的工作是快乐的,虽然忙碌但很享受。
二十年的职业生涯,师傅坚信天道酬勤,他每天都会提前1个小时到单位,安排一天的工作。他用自己的行动,激励着徒弟、激励着整个团队。从2002年至今,在两年一届的内蒙古电力公司技能大赛上,师傅带领我们获得了一项又一项的荣誉。
师傅是我们的领路人,他不仅教会了我们技术,还教会了我们做人。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们都不想干这一行,苦、脏、累、险的工作都不想认真去学。但是师傅每次都会手把手认真教我们技术,还经常与我们谈心,教我们如何提高学习能力。
时代在变,输电技术在不断创新,但师傅的工作劲头却始终不变。尽心尽责、几十年如一日地在线路工的岗位上埋头苦干,他像老黄牛,默默耕耘;他像金子,在哪里都闪光。面对荣誉,他坦然依旧。他常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将汗水洒在千里输电线路上,才能真正体现我们工人的价值。” (郑 璐)||||
搞技术,容不得半点马虎
张显凤 作
师傅许杏桃系江苏泰州供电公司用电监察员、技师
我叫李然,是2006年参加工作的。6年多的工作和学习,我各方面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这都归功于许杏桃师傅对我悉心的指导和帮助。
面试时,许师傅说:“做技术这一行,凡事都要亲手经历一把,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用心去学,这样才能更好地领会其中的道理。”入职后,许师傅在我三个月的实习期安排了一个任务,看懂电气二次原理图并能自己设计。在师傅的指导和帮助下,三个月后我已经能够轻松看懂电气二次原理图了,但对设计还是没有信心。因为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欠缺的知识很多,很多知识和理论都是大学里没有学过的。这时,师傅突然给我安排了一个任务,设计泰州口岸船厂谐波治理装置的二次原理和接线图。我心里嘀咕,这不是赶鸭子上架么?师傅太草率了吧,让我一个新毕业的大学生去负责设计。但是没办法,工作已经安排了,只好硬着头皮上。两个星期,我废寝忘食、日夜奋斗,总算是“磨”出了一套二次图纸。师傅找来泰州电力设计院一个专门负责二次设计的高手,给我从头至尾把这份二次图不正确和表达不准确的地方一一指出改正。拿着面目全非的图纸,我心里豁然开朗,想起了师傅那句“凡事都要亲手经历一把”的话。
通过那次设计,许师傅算是基本认可了我这个徒弟。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他经常找我讨论问题。在讨论中,师傅传授给我大量的电力系统知识,并且教会了我如何去设计谐波治理方案。我们曾因为一个问题讨论到半夜,也曾为了赶一个方案奋斗到天明。
慢慢地,我觉得我已经基本达到了师傅的水平,自信心开始渐渐膨胀。在一次工程设备采购中,师傅一如既往地反复强调要写明所有技术要求,不能有任何遗漏。我却满不在乎地把我整理的技术参数发给了设备供应商,也没有给师傅审核。结果,供应商钻了个技术漏洞,提供了不符合技术要求的设备。我当时头脑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师傅叫我去他办公室的时候,我也做好了被他痛斥一顿并被开除的准备。然而,师傅只是很平和地跟我分析了挽回的办法,然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搞技术,容不得半点马虎啊!”
在我工作的这6年多里,许师傅的这两句话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我会跟着师傅将电能质量治理事业进行下去。 (李 然)
师傅是我的指路明灯
师傅马海峰系黑龙江鹤岗电业局电气试验工、高级技师
2005年7月15日,我工作第一天。第一次遇到马师傅,他递给我一个小背包,里面满满的都是工具。他如数家珍地介绍“安全带已经试验过了,每次使用前一定要好好检查,这可是保命的家伙,这些小工具都是我们试验员常用的……”师傅的严谨、耐心,令我肃然起敬。
后来,我发现,在我们鹤岗电业局,一提起马海峰,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人家可是全国技术能手,咱国家电网公司的生产技能专家!”我对师傅由尊敬变成了崇拜。
工作中,师傅会给我讲他近20年的工作经历。师傅将专业知识和经验倾囊相授,时不时指出我工作中的不足,让我迅速成长。师傅沉着、严谨的工作态度不仅仅影响着我,也影响着单位一批新老员工。
记得2009年6月,在东郊变220千伏1号主变试验时,油务班发现该变压器乙炔超出标准值,这立刻引起了师傅的警觉。他反复试验、综合分析,判定该主变有载分接开关存在严重潜伏性缺陷,建议局里停运设备。事后进行吊芯大修,发现他的判断是准确的。
2010年9月1日17时30分,我们正整理试验报告,师傅的手机突然响了。100千米外萝北县电业局给110千伏宝军线线路电压互感器送电,电压互感器里面有放电声。“让所有人员立即远离电压互感器,马上联系调度停电。”他一边稳定人心,一边在脑中快速分析对方描述的现象:“很可能是你们的电压互感器二次接线端子板有放电现象,一会儿停电,重点检查这个部位。”经过停电检查,确实是因接地不良造成一次设备悬空,导致对地放电。这样的缺陷处理,对马师傅来说,已经数不清是第几次了。
2010年初冬,验收鹤金乙线间隔设备时,寒风凛冽。为确保设备如期投运,师傅带领我们在室外连续工作了6小时。我们的手脚冻麻木了,师傅让我们轮换到室内休息,可他却始终坚守在现场,还笑着说:“这么多年我早就习惯了。”可我知道,师傅身体并不好,春天的时候还穿着厚厚的棉裤,不能挨冻。凭着这种踏实的作风,我们试验所从鹤岗电业局成立以来从未发生一起误判断、误接线事故。
我们师徒相处虽然只有短短五年,但是师傅扎实、朴实、务实的工作风格和人格魅力一直影响着我。我时时学习、时时思考,我该以何种态度、何种想法对待工作。师傅是我职业生涯中的导师,是一盏指路的明灯,指引着我一路向前,且行且珍惜。 (王 鹏)||||
我学习的好榜样
张显凤 作
师傅李红新系山东烟台供电公司送电线路工、技师
做李红新的徒弟,我很有压力。
2010年5月底,为准备当年9月份全省10千伏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竞赛,李师傅和我们几个选手6月中旬到养马岛集中封闭学习。我们在养马岛封闭了近三个月,没有周末,也没有假期。刚开始,身体条件还能接受预定的训练量,但日子长了我们每天累得都起不来。从封闭第一天到去泰安比赛前一天,每天早上李师傅都会挨个房间把我们喊起来跑步锻炼体能,跟着他跑步竟成了我的一种习惯。他说,不要怕累怕苦,坚持住才会有收获。每天我们几个选手背书背到半夜,他也不轻快,晚上考试完了马上就批卷,还需要考虑第二天的实际操作,怎样做得又快又好。李师傅的坚韧、能吃苦、肯钻研的好品质一直感染着我,我时刻以他为榜样激励自己。在李师傅带领下,大家团结一心钻研技术,齐心协力克服困难,终于在竞赛上获得了好成绩。
2010年11月,我从龙口供电部调到带电班,正式拜李班长为师,从事带电作业工作。李师傅在培训期间的认真劲让我印象深刻。实际工作中,我发现那只是他全部工作的一部分。他每天早上7点就到办公室,安排工作计划,考虑班组管理,钻研技术难点,下午下班后还加班一两个小时。
实际带电作业和培训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真正的带电作业工作对于新手来说都有压力。刚开始,我在斗臂车上干完活,一下车他就训斥我:“安规、操作导则怎么背的?你这样干活能行吗?看看照片,这些工序都干成什么了?”他会把照片里我犯的错一一挑出,然后一遍遍不厌其烦地给我规范技术动作。他总说:“安全意识是首位,技术规范是保障。带电作业危险性大,作业时必须遮蔽好,不能出现不遮蔽、漏缝现象。”在他严格、严谨、严厉的督导下,我们整个班组不断进步。
师傅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顾家的时间却很少。去年从五一开始,作为国家电网公司10千伏配网架空线路带电作业技能竞赛山东参赛队主教练,他到泰安电校,挑选、培训全省带电作业选手参加全国配网带电作业竞赛。直到11月比赛结束,才带着沉甸甸的团体三等奖荣誉回家。这期间女儿正参加中考,他都没抽空回家一趟。
这就是我的师傅李红新。他的一言一行时刻感染着我、影响着我,让我更加热爱本职工作,为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李相辉)
标签:国家电网,传帮带,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