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保护电力设施,保障电力供应,更让自己的一颗心,始终与发展的脉搏一起跳动。
“一直以来,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工作。因为我是一名农电职工,更是一名党员。让我始终坚信:只要每天比别人多付出了10%的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最后的成功!”谈起成功的秘诀时,江苏省昆山市供电公司花桥供电所所长陈丽斌毫不保留的说出多年的经验。
不懈的努力,终换回了累累硕果。2008年在江苏省电力行业农电人员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优胜个人;2009年被评为苏州供电公司农电系统先进标兵、苏州供电公司农电系统先进工作者;2010年在他的带领下,花桥供电所被江苏省电力公司授予“标准化示范供电所”;2011年被评为江苏省电力公司先进农电工,同年3月,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优秀人才评选管理办法》,通过严格的条件筛选和评选程序,经过层层选拔和专家现场答辩后,他被授予首批“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优秀供电所管理人才”,成为国网公司农电系统184个优秀供电所管理人才中的一份子。
“我来做给你看”背后是一份责任
1994年从职业高中电工专业毕业后的陈丽斌,就与电力结下了不解之缘,做了一名农电工人。从登杆架线到设备安装、从装表接电再到抄表收费,整整6年,一心扑在工作上,悉心专研、真情服务,赢得客户和领导一致好评。
2001年,农电体制全面改革,他成为花桥供电所的定编农电工,在以后参加的苏州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农村电工岗位技能竞赛中,成绩名列前茅,他被破格提拔为花桥供电所业务组长。此后,由于工作业绩出色,业务技能过硬,2003年9月,年仅27岁的陈丽斌,昆山公司打破人员性质的界定,他又被破格提拔为所长,挑起了玉山供电所的担子,成为当时苏州地区最年轻的供电所长。
赴任伊始,他就遇到一次考验:在昆山城区主干道前进西路上,一台违章作业的翻斗车,拉倒了6根电线杆,造成许多企业和居民用户断电。陈丽斌率领8名员工,以最快的迅速赶赴现场抢修……6根新电杆重新竖好后,抢修人员进行导线紧线时,一根导线卡在中间一根电线杆的瓷瓶中间。由于受力不均匀电线杆开始慢慢发生倾斜,一旦倒下,后果不堪设想。在现场指挥抢修的陈丽斌,拿起爬杆工具,“嗖、嗖、嗖”爬上电杆顶端,及时排除了障碍……
戴着眼镜的年轻所长,危急之际爬杆作业,排除故障,这件事让陈丽斌赢得了一线员工的尊敬。“我来做给你看,这是一种工作作风,是一份责任,也是对供电所职工的承诺”,陈丽斌说。
2005年7月,陈丽斌被昆山公司调任到旅游古镇锦溪供电所所长,其实,在他调任之前,这个供电所的综合业绩考核一度徘徊在全市倒数第一的位置上,陈丽斌以满腔热情投入新的工作环境中,他走村串户,踏勘渔塘,开展调研,帮助该镇编制农电规划,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不到两年时间,锦溪供电所的营销综合业绩考核跻身全市第三名,2006年,该所在江苏省综合稽查、国家电监会优质服务检查中,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好评。
2007年11月,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昆山加大对花桥国际商务城的开发建设,致力将花桥国际商务城建设成为“面向世界、接轨上海、服务江苏”的江苏现代服务业示范区,从花桥走出来的陈丽斌,又奉调担任花桥供电所所长,其中的蕴意自然很清楚。
创新背后是比别人多付出10%的努力
在陈丽斌的办公室,悬挂着一张由他自己绘制的花桥国际商务城供电线路分布图。面对一个现代化的施工大现场,陈丽斌深知创新管理的重要性。很多的时候,他总是一个人沉静下来,面对这张图思考,寻求对策。
2010年,陈丽斌抓住花桥供电所被列为苏州供电公司供电所标准化建设示范标杆单位的契机,带领职工强化内部管理和软环境建设,开展营销稽查和现场缺陷整改,收集整理近4万个用电客户的现场资料,将地理线路图上的客户,从企业发展到每一户居民,并且自主研发应用了《花桥供电所配电运行维护系统》软件,为现场业务查勘、电网规划设计、客户抢修查询等专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并被作为苏州地区供电所标准化建设重点管理项目试点推广。2010年4月,花桥供电所被命名为首批“江苏省电力公司标准化建设示范供电所”。2010年10月,花桥供电所又被推荐申报“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建设示范供电所”。
为配合做好商务城电网规划建设,花桥供电所用上了GPS卫星定位系统。作为一名农电工,曾多次参加省、市供电公司岗位技能竞赛的他,爬杆作业、装表接电、抄表收费,他名列前茅;对于卫星定位、电脑绘图、工程预算等精细技能,他也依然毫不退却。作为一名基层供电所所长,他每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就深入现场调研,推动电网规划与地方发展规划对接。在为客户制订供电方案时,创造性地开展了用电监察、工程施工、抄表收费和用电客户共同参与的“四方联合勘察制”,确保供电方案最优化,深受地方政府和客户的好评。
2010年11月,在昆山市供电公司代表江苏省电力公司创建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县)供电企业”的活动中,他自主开发和应用的《花桥供电所配电运行维护系统》软件,获得了国网公司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
服务先锋是我肩负的使命
作为“江苏东大门”的花桥国际商务城,开发建设遍地开花,很多项目直接对接上海,对接世博,对接世界。为商务城服务,不仅要考虑当前,还要关乎长远。花桥商务城电网密度高,从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到20千伏、10千伏和0.4千伏的配网,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输变电线路,在他心中都一目了然。他发扬不怕吃苦的精神,奔走于每一个施工现场,了解每一条线路的负荷,调研每一家企业的用电需求。
2010年“上海世博会”保电工作是当年的重点工作。为全面做好江苏境内至上海500千伏输电线路,最后跨省界花桥段的电力安全保障,他多次现场实地勘查,针对保电任务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制定了《花桥供电所2010“世博会”电力故障实施方案》,加强电力保障措施的落实,组织员工特巡,增设配电设施和低压架空线路防盗、防破坏措施,全力确保了花桥地区重点部位和客户的安全可靠供用电。
2010年6月,他突然接到花桥开发区管委会通知,“9.21江苏台湾周”将在海峡两岸(昆山)商贸合作区隆重举行,届时参会人员的规格之高、人数之多将前所未有。于是,他安排专人负责跟踪,自己则全面协调,从6月底项目确定到7月初临时变压器供电,仅用了短短10天,整整比预定供电期限提前了3天。3天,在一般施工项目的时间表里,可能微不足道,但对于争分夺秒的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场馆建设,则是异常宝贵。对此,花桥商务城领导高度评价说:“供电系统给了商务城海峡两岸建设工地强大的电力支持,‘花桥速度’有了供电系统的助力,将会跑的更快更好!”
作为一名从普通农村电工成长起来的共产党员,他坚信:只要每一个人多付出10%的努力,就一定会产生更多的创意和实效,就一定能让企业和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今后,他还将用坚强的意志品质、严谨的工作作风、强烈的社会责任、过硬的政治思想、奋进的人生追求,带领花桥供电所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为花桥国际商务城的发展、为昆山农电管理工作的日益提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标签:农电服务,昆山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