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电力应急中心救援队甘孜野营拉练侧记(图)

  2012-09-18

9月15日下午,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应急中心应急救援基干队员在位于甘孜220KV变电站附进,进行了实战救援野营演练,以检验队员在紧急状态下的快速反应、力量集结和现场作业能力,检验应急救援基干队员应急响应、营地搭建、配网建设、后勤保障等能力,为开展高原地域环境下的应急救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效提高国网公司应急救援基干队员对灾害事故的处置能力。

此次拉练假设甘孜发生冰雪灾害,造成部分房屋坍塌,导致电网大范围受损,各供电区域配电网受损严重。按照应急指挥部要求,应急救援队伍搭建地震指挥部、医疗所和避难所,为政府机关、机场、电视台、化工厂等重要用户提供应急电源,利用餐车、淋浴车等特种装备为员工和当地群众作好后勤保障工作,让他们晚上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就是命令。正在甘孜进行拉练的电力应急救援立即启动处置地震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成立抗冰救灾指挥部,由应急中心应急处处长李云峰担任指挥长,并迅速向受灾较为严重的甘孜220KV变电站集结。

队员全副武裝,迅速作出反应。在李云峰的指挥下,26名队员于五分钟集合完毕,并组织队员对装备进行检查和清点, 按照任务分成配网建设、营地搭建、后勤保障、通信等4个小组,做好战前准备。

“现在海拔是3000多米,经过两天的路程,队员都有咳嗽、头晕等高原反应,纵然是一路风雨,纵然是荆棘满地,我们也一定要圆满完成这次救援拉练任务。有没有信心?”李云峰进行了简短又充满激情的战前动员。

“有!有!!有!!!”“首战用我、用我必胜!”。队伍中迸发出震天的吼声,响彻云霄,气吞山河。

2点40分,救灾帐篷、备用配电设施、淋浴车、餐车等救援装备和食品缓缓不断向“灾区”运送。

餐车、净水车、物资车等应急装备一字排开……

“后勤组卸载物资、勘测水源,引入净水车!”

“配网建设组勘测现场,保证灾区临时供电!”

“营地搭建组要完成指挥帐篷和住宿帐篷搭建……”李云峰在了解现场险情后、确定了救援方案,清晰快速地发出指令。随即,应急救援基干队员立即按照分工,有序地展开工作。综合救援、后勤保障、通讯和应急照明等全面铺开,抢险救援有条不紊,各个环节紧紧相扣,处处显示出专业救援队伍的素质。

为了尽快完成任务,队员们顾不上高原严寒气候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奔跑着将帐篷、食物等物资以肩扛手提等方式运送至救援营地。

3点02分,队员开始配合着搭建营地;

3点30分,应急救援队现场勘察水源,利用净水车净化,可以放心使用;

4点25分,队员用餐车准备晚餐;

4点40分,突然下起了大雨,寒风凌厉,气温陡降至5度。正常人在高海拔、气温低等情况下,行走都很困难,记者准备抓几张队员的特写镜头,端起相机,手控制不住的哆嗦着。再加上利剑一般的风往脸上使劲的蹭,难耐万分,无处躲藏。

气温越来越低,风速越来越大。而此刻,一个个色彩靓丽的安全帽装点着灰蒙蒙的天地,冒着凛冽刺骨寒风完成配网搭建、临时照明等工作。

5点20分,配网搭建完成,灾区临时供电和营地照明圆满完成。

6点10分,队员用餐车做好了回锅肉、蕃茄炒蛋、韭黄肉丝和冬瓜汤……

在为时4个多小时的演练里,灾情汇报、营地搭建、物资配送、现场收集资料、现场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实施抢险、信息发布及收集、后勤保障等各个环节紧密相扣,快速反应,准备充分,顺利完成了预设的高原抗冰救援任务。

应急救援队员李维宁曾参与过“512”汶川大震、“414”青海玉树地震等应急抢险工作。他说:“应急救援是一项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工程,要成为一名应急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技能,拉练是提升救援队实战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对救援队作战能力的一次实战检验。”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标签:电力应急中心,救援队,甘孜,野营拉练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