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老黑”不是传说

作者:罗迦玮  2013-01-17

人称“老黑”的夏顺华,是我刚到公司新闻中心工作后,第一次下供电所采访时认识的,当时的他是主持白碗窖供电所工作的副所长。 我们前去采访时正值初冬时节,一路大雾迷漫,驱车慢行,多用了平时要用的两倍时间才抵达了目的地。见面寒喧时,同行的陈朗就介绍道:这就是“老黑”!让我有点诧异,又有点亲切。

我诧异的是,称他为“老黑”似乎是以貌取人,夏顺华的面孔是黧黑的,身材也很墩实, 一看就是干活路的人。但皮肤再黑,也不至于像非洲人,称之为“老黑”难免含有戏谑的味道。但见其与陈朗亲密熟悉的样子,一声“老黑”又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供电所的工作是我第一次接触,既陌生又好奇。从“老黑”的介绍中,我知道了抄核收、架线、抢修等专业名词和相关工作,这些工作是供电所的“家常便饭”,真要做起来,除了业务和技术的熟稔外,还得翻山越岭,具备充沛的体力。就拿女同志做的“直抄到户”工作来说,就得走村串寨,一家家上门,严寒、酷暑、风雨不断,还得提防野狗的“偷袭”。 白碗窖是兴义海拔较高的寒冷地区,农户居住较为分散,每年的防冰保电工作是重中之重,供电所的10来个人忙了白天,还得忙晚上,一旦遇到险情,就得立马赶赴抢修现场。平凡而紧张忙碌的工作,就是为了确保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用电需求。

令我还诧异的是,“老黑”学的是省财校财务会计专业,到公司工作后,干过财务、电站和供电所的工作,做过收费员、抄表员、核算员、线路运维员、架线员,一步步走来,财会专业之外的工作己成为其工作的专业,曾在全省营业工技能竟赛中夺得“优秀选手”的称号,并多次被公司和兴义供电局评为“安全生产先进个人”。荣誉的取得离不开平时工作的努力和付出。言语不多的“老黑”是一个踏实干活、认真钻研业务的人,爬杆架线都不在话下,已成为公司线路运维管理的骨干。

“老黑”调任公司输电管理所主任后,部门虽在所谓的机关,可巡线的管理工作又让他经常奔波于野外。公司400多公里的输电线路需要他们管理和维护,每月的巡查,秋冬季和重大节假日、活动期间的安全特巡,都要求他们必须沿着线路一一走到,及时清理通道、消除隐患。输电管理所的11个人,每人每月巡线平均要步行30多公里,每年平均登杆1000多基杆。况且电网的线路大都是架在陡峭的山坡上,巡线登杆的艰难可想而知。逢雨季和寒冬腊月,巡线的工作就难上加难了,泥泞的山道上,稍不留意就会摔下山坡;凛冽的寒风中,冻僵的脸上还得忍受刀割般的疼痛……

每当夜暮归来,“老黑”和弟兄们拖着疲惫的脚步绕行在野外的山头,远眺市区初放的灯火,一种欣慰就会油然而生。市区的灯火里,饱含着电力人“辛苦我一人,照亮千万家”的深情厚爱和矢志不移的社会责任!其中也饱含着妻儿老小对自已平安回来的热切期盼。

长期基层一线的工作和野外的巡线,风霜雪雨的洗礼和烈日阳光的青睐,一路走来的夏顺华已没有了刚出校门时的“书生百面”,黧黑的面孔彰显着健康、豁达的心态。“老黑”的由来已不是什么传说,而是冒着严寒、顶着酷暑,在一线艰苦奋斗的电力人的缩影,其光彩甚过了风花雪月!相信“老黑”他们在巡线中一路走去,必将为百姓送去更多的光明和温暖……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老黑,传说,夏顺华,义市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