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在安徽宁国供电公司刚刚结束变电站的保护技改中,该公司安全运检部南山生产基地的张建涛和队员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先后出色地完成了宁国市开发区、霞西、港口、仙霞等变电站的保护技改工作。
2010年7月,毕业于上海电力大学的张建涛开始来到宁国供电公司上班。从此,远离故土甘肃的他便以宁国为家,创业奉献。他执著,他坚忍,他阳光,在检修现场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脚印。
敬业:勤奋创佳绩
翻阅邮件,看看有没有缺陷通知单;进行日常的班组管理,整理资料;临时抢修,随叫随到,即便晚上睡觉手机也是开着的……每一天,张建涛的工作都安排得十分紧凑。
2010年9月底,刚刚参加工作的张建涛被分配至安徽宁国供电公司安全运检部设备检修班(原修试工区)从事设备检修维护工作。从学习变电站设备继电保护的理论知识,熟悉和掌握对一次、二次设备的现场实际保护测试,到对运行设备的异常、事故进行判断和处理以及掌握一名设备检修维护人员应知应会的基本常识、常规和各种规章规程,张建涛一头扎进工作中,为干好检修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继电保护工作,是变电检修工作的核心,本身也是一个非常繁忙的工作。前不久,快下班的时候,张建涛接到了变电运行班打来的电话:某开关处停电施工完毕后发现合不上,送不了电。张建涛二话不说,迅速赶赴现场,将设备维修好,确保了及时将电送往千家万户。张建涛说,干这一行的,像这种临下班了又上班,或者下了班从家里赶过来的情况多得数不过来。
这几个月来,他先后参加了宁国市盛隆、南极、自来水厂等变电站的安装工作以及开发区、霞西、港口等变电站的保护技改工作。“一个变电站完成技改需要两周的时间,工作量大、作业任务重,这两周里,和我们打交道的就只有各种新老设备。”为了顺利完成技改工作,张建涛牺牲了很多节假日休息时间,每天起早贪黑在变电站内忙碌,“但我并没有觉得很累,也没有觉得有什么好抱怨的。”张建涛将这一系列工作当成是一种变电站设备知识的培训,这样每天都能学习新的知识,再学以致用,同步提高自己。如今他已熟练掌握了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工作原理、调试方法、故障处理方法等。
学习:永不会满足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句话用在张建涛身上再合适不过。在供电公司,新进大学生刚入职时,都会被安排在各个部门先实习。张建涛也一样,先后去过电费管理中心、营销部等部门实习,虽然知道自己将来不会留在这些部门,但张建涛还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学习的机会。短短的一段时间里,张建涛就基本掌握了供电行业的工作流程,熟悉了这个行业。
2011年上半年,张建涛参加了国家电网公司的集中培训。“此次培训,对于刚入职不久的我来说尤其难能可贵。”张建涛说,在山东的五个月时间里,他认真听取培训师的讲解,同时积极和其他的培训人员交流,再加上实验室模拟实际操作,大大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自己处理实际故障的技能。
渴求上进的张建涛并没有因为这些进步而沾沾自喜,而是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他知道,只有把工作做得更好,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跟上公司快速发展的步伐。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达到公司在“三集五大”新形势下对员工的要求,张建涛还参加了继电保护高级工技能鉴定考试,QC知识培训,利用业余时间的努力来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另外,在平时的工作中,张建涛还积极主动参与公司团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不断学习党、团的基本知识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提高自己业务技能的同时,坚持利用一切机会学习政治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尽最大可能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热心公益:一直在路上
在宁国市,说起公益,大家都能想到这样一支的队伍——宁国供电公司宁阳电力志愿服务队,这支在2011年获得安徽省文明办表彰的全省“我最感动的江淮志愿服务”优秀典型荣誉称号,同时获得我市首届“我感动——身边的好人”助人为乐好人提名奖。张建涛自从加入电力公司,就成了这支志愿者队伍的一员。
到社区给老人送去大米、色拉油等生活用品,将老人家里的线路全部进行检查维修,宣传节电知识……张建涛每个月至少两次上门为困难老人提供服务,从不落下。在暑期留守儿童的身旁、在特教学校的校园、在社会公益活动现场……每一处都能看到张建涛的身影。
对待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做起公益来,张建涛也毫不含糊。2012年,响应供电公司团委的号召,张建涛作为“青年先锋队”的一员参加了赴敬老院的义务劳动,帮忙检查敬老院老旧电线、电器的故障并进行了处理,宣传了安全用电的知识。此外,他还参加了公司团委组织的植树节义务植树、清明节赴烈士陵园扫墓等活动,一直走在热心公益的路上。
标签:青春,基层,奉献,宁国,张建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