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福建电网唯一“巾帼电缆班”默守山区26载(图)

作者:记者 石伟 通讯员 陈书忠  2013-05-16

26年施工保持无事故纪录;500多次艰巨任务圆满完成;3000多个电缆头在指尖上完美制作;200多项新建住宅配电电缆工程胜利完成;……

在国家电网南平电业局有这样一个团队——女子电缆班,她们把最美丽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闽北大地那一根根又粗又重的电缆,并在上面绽放出了无私和静默的花。

由于电缆粗重,电缆通道又都设在地下又窄又脏的电缆沟里,施工时又累又脏又臭,一般只有男人才能胜任,可在这里却与洪燕、郑云英、赵秀玲、吴美剑、洪玉美这群娇弱美丽的女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二十多年来,她们担负着南平市区内所有电力电缆头制作、试验和电缆抢修的任务。

女子电缆班“全家福”。陈书忠摄

女子电缆班成员正在连接电缆。汪小蓉摄

因为爱美,所以才选择了这份需要‘完美’的工作

女子电缆班班长洪燕介绍说,电缆虽然粗重,大的直径达20多厘米,每米重达60多斤,小的直径也有10多厘米,每米重达20多斤,但电缆头的制作却需要“精细”和“完美”的工艺,尺寸把握必须十分精准,这和女子电缆班的女工们吃苦耐劳和心细如发的品格不谋而合。仅去年一年,她们就完成了十几项急难险重的抢修和施工任务,制作了300多个电缆头。

小妹洪玉美说,最冏的是,常常刚化好一个美美的妆,想和朋友们聚聚,一个电话,就得换上工作服,赶到现场,钻进又脏又臭的电缆沟里抢修,尤其是大夏天,在烈日下一蹲就是几个小时,汗水浸透工作服,妆花了,人也变丑了,变黑了。被称为“黑妹”的赵秀玲,每次下现场,总会主动站到最晒的地方,她说:“反正我都是黑,防晒也是浪费,就让她们美些吧。”

由于工作时不能戴手套,常年累月,她们的手都布满了茧、皱纹和裂口。虽然她们的“手”不美了,但她们个个都成了“能手”,电焊、电缆样样精通。据了解,一般情况下制作一个电缆头,热缩需要3个小时,冷缩需要2个小时,而她们热缩只需2个小时,冷缩只需1个小时就能完成,这是所有男同胞都望尘莫及的。因此,这份需要“零差错”和“完美”的工作,在这里就非这群“美女”莫属了。

被称为“美女电缆工”的洪燕说:“就算是在臭水沟里干活,也要把自己打扮漂亮,这样干起活来,不仅精神好而且心里也是美美的。”因为她们的美丽,常有群众提出质疑:“这么漂亮,怎么做这工作呀,可惜了。”可她们总是笑答:“正因为爱美,所以才选择了这份需要‘完美’的工作”。

因为热爱,花季少女成了“女铁军”

在日常工作中,电缆女工们除了电缆抢修工作外,还要负责配网施工。平日里,她们都活跃在各个抢修、施工现场,26年来,她们一直保持着施工无事故的良好安全业绩,她们因为电缆,成了姐妹,成了一支战斗力强、敢打硬战的“女铁军”。特别是多次面临突击任务时,她们凭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执着,圆满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生产和抢修任务。

2010年“6.18”特大洪灾,造成南平地区电力设施大面积损坏,作为电缆抢修队,女子电缆班冲锋在前,出现在一个个电力抢修现场。6月19日晚8时许,刚刚完成抢修任务的洪燕和赵秀玲还没缓口气,甚至都顾不上换下湿透了的衣服,就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起。“受山体滑坡影响,220千伏马站变后坡电缆沟内的10千伏马市线电缆出现故障,市区部分地区供电受影响,电缆班迅速组织抢修!”接到任务后,她们二话不说,立刻准备工具,冒着大雨出发。不到1个小时,所有女队员就准时从四面八方赶到抢修现场。

当晚11点,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淤泥清查和排查,电缆故障终于被找到。原来,由于山体滑坡,电缆被山上滚下的巨石砸了个洞引发故障。经过电缆女工们连续6个多小时的冒雨奋战,最终,顺利完成了电缆抢修任务,及时恢复了玉屏山、水东片区居民的供电。而此时,已是第二天早上6点了,姐妹们的身上早已湿了个透,但她们浑然不觉。望着城里那亮起的灯光,姐妹们相视而笑,都长长地舒了口气,随即又投入下一个抢修任务去了。

鲜为人知的是,在她们成长为“女铁军”的背后,一直有股坚强的力量在引领着她们永往直前,从不言弃,从不言苦。那就是,她们的父亲都是老电力,可谓是“电门”女将。至今已在电缆班工作了26年的郑云英、赵秀玲和洪燕说,1984年参加工作时她们正是花季少女,父母就“告诫”她们:“你们靠的是技术活生存,所以一定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才会有立足之地。”每次她们回家说起累时,父亲总会对她们说:“和我们原来的工作条件比,你们现在已经非常好了,多干活就是多学本领,有什么可累的,力气就是干出来的。”

正因为父辈们从小就在她们的根部施上了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肥,在她们心里,这份能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的工作就是她们“祖传”的荣耀,生存的法宝。她们以父辈为榜样、为光荣,并且义无反顾地为此战成“女铁军”。

电缆才是她们最爱的“孩子”

由于电缆抢修和电缆头的制作都需要停电作业,为了不影响企业和单位的正常工作,因此,她们的工作常常被安排在周末进行,一年365天,她们几乎都奔赴在生产一线,但在生活中“母亲”和“妻子”的角色是无法改变的,这也是她们一直以来深藏于内心的不安和愧疚。

2013年2月3日,正是农历小年,当人们在家里准备着丰盛的饭菜与家人团聚时,吴美剑和洪燕却正在上江城新建小区配电房里忙着铺设电缆。而此时,吴美剑的儿子由于肠化脓刚动完手术,正躺在医院的病房里,可她却顾不上。对于儿子,小吴说她欠的太多了。1997年,她正式成为电缆班一员时,儿子才一周多,而先生又在离城里很远的乡下林业检查站工作,根本顾不上家,每次有工作任务,她总是“狠心”地把儿子丢给亲朋好友,她说,她儿子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正因为如此,儿子的独立能力是同龄孩子无法相比的,儿子很小就学会烧菜、煮饭和照顾自己了。中午1点,一完成任务,吴美剑就急匆匆地赶往医院,可到了医院见到儿子时,儿子却懂事地说:“妈妈,我没事,你工作这么累,不要老惦记着我,自己也要多休息,你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吴美剑忍不住泪流满面地抱着儿子说:“对不起,儿子,妈妈对不起你。”

这样的亏欠和内疚在她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过。这群既不“顾家”也不“称职”的妈妈们,却注入满腔的爱和热情精心呵护着那一根根没有生命的电缆。她们说,这么多年,只要一想到,没有生命的电缆通过她们的双手重新亮起,犹如接生一样让生命得到延续,从电缆沟里钻出来的脏和累就会立刻烟消云散。每次和家人走在大街上,看到灯火辉煌,心中总会升腾起一股满足感和成就感,总会忍不住对家人说:“这里的线是我们接的,那里的线是我们布的。”脸上挂满幸福,俨然是另一个“孩子”的母亲。而让她们感到欣慰的是,家人也一直为她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她们说,再过几年她们都要退休了,她们希望这支女子电缆班能有新鲜的血液注入,能够继续传承下去,继续为闽北的乡亲父老发光发热。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标签:福建电网,巾帼电缆班,守山区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