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时候就要全力以赴,尽心尽力,既然做,就要做得更好。”谈到工作,马红霞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参加工作20年来,先后荣获“河南省优秀学员”、“新郑市青年岗位能手”、“郑州市电业局青年岗位能手”、“‘党在我心中’知识竞赛一等奖”、“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多年来更是连年获得公司“三八红旗手”称号,她用自己在平凡岗位上的成长历程实现了“把青春和理想献给了电力事业”的庄严承诺。
七一前夕,6月26日,我和公司其他员工一起参加中共新郑市供电公司委员会2013年庆“七·一”总结表彰大会,在大会召开之前,恰巧在会议室门口见到笑容可掬的马红霞,我向她说明来意,对事业执着的她娓娓到来:
1993年,郑州航院毕业的她,带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理想的追求,来到了新郑市电业局,被分配到了基层单位110kV城后变电站。从学校到单位的转变,曾使她感到有些不适应。1995年10月,怀着对知识的强烈渴求,她报名参加了郑州工学院电力工程专业自学考试学习。同一时间,由于她勤奋好学,被单位领导推荐参加了1995年郑州市电业局在登封市举办的变电运行培训班进行学习。也就是这次培训班的学习,为她打开了深入熟悉变电运行工作的大门,让她一下子从迷茫中解脱了出来,从而深入到变电运行工作中去。而郑州工学院三年的苦读,她圆满地通过了各科全国统一考试,这在当时100多名变电运行值班工当中,她是第一个参加专科自学考试并顺利毕业的,这使她在电力系统专业有了更加扎实的理论基础。
在这最初的几年工作中,她用心工作,虚心求教,熟练掌握了110kV城后变电站的一次设备的技术参数、工作原理和性能,各种运行记录的填写方法,各种运行方式下的倒闸操作票的填写和操作技能、设备预试和处缺时各种工作票的办理,深入学习掌握了二次方面各种继电器的构造、动作原理和二次回路图;当班期间曾处理过多起系统解列、越级跳闸和障碍异常情况;负责过2批近20多名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给他们讲解变电运行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尽快达到了上岗资格;整理城后变电站自建站以来的档案,使档案管理规范化,并且在郑州市局标准化变电站验收中,获得了好评。
1997年,由于她工作突出,踏实肯干,被变电工区提拔为110kV城后变电站正值。在担任正值值班员期间,执行的工作票、操作票合格率100%,处理事故、障碍、异常、情况时迅速准确。1998年3月,根据工作需要,她被安排到变电工区工作。
新的工作给她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给了带来了机遇。来到变电工区工作,使她进一步熟悉了新郑全网的运行方式。1999年,她针对各站的实际情况,编写出《变电站事故处理细则》和城后、双湖变电站“零启动”方案。2000年针对枣林箱式变电站投运编写出《箱式变运行维护规定》。2002年6月,针对公司机构改革后成立了操作队,变电站改造成无人值守变电站的现状,编写出《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管理标准》,并且在2003年3月份省公司的一流检查验收中,受到省公司验收组好评并作为标准在全省电力系统推广。2004年,在审理两票多年的基础之上,她针对各站容易出现的问题,编写出《新郑市供电公司变电工作票填写评价规定》,对以往规定中不妥的地方进行了补充和修改,并且一些意见在2005年省公司两票填写规定研讨会得到省公司领导的认可。2005年8月,针对变电站主变压器由无载调压全部更换为有载变压器现状,她编写出新郑市供电公司《变电站有载调压分接开关操作及维护规定》,规范了变电站值班人员的调压操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努力也一点一点得到了印证。2005年8月,她顺利通过了变电值班员高级工技能鉴定考试,同年12月,她又通过了中级工程师资格评审,获得了中级工程师技术资格。
2006年2月,她在公司公开竞聘上岗中,被公司聘任为变电运行部副主任。新的职务,为她带来的是更多的责任和踏踏实实专心做好变电运行工作的信心和鼓励。
2006年,新郑市供电公司作为试点县,率先应用了省电力公司和广州佳和立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河南省县级供电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为了做好这项软件的试运行工作,她积极配合软件厂家参与了省公司组织的研究开发内容、流程格式的讨论会议,耐心细致地试用每个专业模块的功能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实现了一期每个模块的良好运作。后来,在软件的升级工作中,她又将软件和实际工作相结合,提出改进意见并和厂家一起付诸实施,进一步完善了设备台帐内容和查询统计功能,优化了设备缺陷流程,确保缺陷传递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实现工作票有可能出现附页的栏目都增加附页功能,进一步完善了变电、运行记录的相互之间的生成功能。经过她不懈地努力,生产管理系统日趋完善,最终推广到全省供电系统应用。
无论作为变电值班员、变电专责,还是变电运行部副主任,“认真负责”始终是马红霞追求的人生信条。近年来新郑电网设备科技含量的不断提升,电网运行管理方式相应发生重大变化,无人值守变电站管理模式逐步推广。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对变电管理的新要求,为了进一步明确变电站运行人员在操作、巡视、维护工作中的职责,她制定了《变电运行人员操作、巡视、维护权限划分及管理规定》,修编《变电站运行记录填写规定》,指导规范变电站各种运行记录,每年修订《典型操作票》和《现场规程》,用于指导现场操作和事故处理。
2010年,她针对新郑局变电站设备不断更新、原有的《变电运行规程》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现场运行人员的现状,为了指导运行人员尽快掌握各类新型电气设备的原理、性能,她利用几个月时间查阅大量资料、深入现场比对、与设备制造厂家沟通等多种方法,对《变电运行规程》进行修编,增加了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等设备的运行规定,完善了新设备的运行维护内容,并对运规中其他条目进行一一校对,经过修编的《变电运行规程》以其方便、实用、可操作性强受到基层变电运行人员的称赞。同年,她针对直流系统中免维护铅酸蓄电池逐步取代过去的镉镍电池的现状,查阅各种有关直流系统方面的技术规程和书籍,编写出《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现场运行与维护规程》,为运行、检修人员学习直流系统原理、做好直流系统维护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她负责培训工作,除了做好职工的日常业务培训外,每年还举办技术比武、知识竞赛、变电站提值等活动,不断提高运行人员的业务素质。针对设备改造和扩建工程,及时组织变电站技术骨干编写现场百题培训题库,给运行人员学习新技术,掌握新设备提供方便。结合各站运行方式,编写出各站零启动方案,列入重大事故预案汇编中,指导运行人员在电网发生重大事故时的处理方法。
马红霞,来自新郑市供电公司变电一线。亲切温和的笑容,是她最靓丽的名片。70后的她,没有哗众取宠的虚浮,没有催人泪下的故事,有的只是工作中一点一滴的努力和对生活时时刻刻的真诚。多年来,她将责任灌注在变电运行的岗位中,用她那女子特有的细心和耐心,加之努力与勤奋,在变电运行事业的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
在变电站设备预试、改造扩建工作中,为了确保设备预试、改造过程中的倒闸操作和施工现场的安全,作为变电运行部副主任的她不分白天和黑夜,不论节假日,只要有任务,她都会及时赶到现场,进行监督检查操作票的执行、监护、检查是否到位,工作票的签发、许可、交底是否到位,安全措施的布置是否合理,危险点预控分析是否到位。她始终保持“见违章就制止,不怕得罪人”的工作态度,发现问题就现场解决,决不允许出现违章现象。在设备改造和新建变电站投运验收时,她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内容,认真细致的进行验收,先后参加过梅河、端湾、胡庄、莲河等10座变电站的投运验收工作,参加过城后、车站、双湖等8座变电站的设备改造和验收工作,并在验收工作中提出多项合理化建议,严把工程验收关,为各项电网建设及改造工程顺利投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还记得2012年的一个夜晚,110kV城后变电站主变预试,为确保设备操作安全,她需到现场进行监护。当时她的爱人不在家,晚上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行吗,她的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可面对工作,她依然选择坚强地承担起那份责任。晚上11点多钟,她看着孩子睡熟了,悄然把门锁上坚毅地赶到工作现场。在现场,她认真细致地监护着每一项操作任务,工作中的她,全然忘却了家中的孩子。这一干就是整个晚上,到工作结束全部送点完毕,已是第二天上午了。像这样的故事,对于她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多少次,为了工作,她放弃了节假日;多少次,为了工作,她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又有多少次,为了工作,她不得不放下需要照顾的孩子于深夜奔赴工作现场。每一座变电站都留下了她的身影,在她负责监护的变电站,每一次大型操作,她都会与同志们奋斗在一起。
望着她,不由得想起一首诗:“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或许,这就是一名从事变电运行工作的女性的真实写照吧。她,作为女人,她亏欠家庭很多;作为母亲,她没有给予孩子过多的的呵护;作为女儿,她放弃的是和父母团聚的机会……这一切的一切,只为真诚诠释的那句话:“你用电,我用心”,以无限忠诚的态度完美实现事业的华丽转身;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努力创造生命高度的精彩跨越。
标签:无悔青春,新郑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