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的陈师傅本名叫陈文树,身材中等,为人憨厚,常年的工作使他皮肤黝黑。在广德供电公司杨滩供电所里,大家都亲切的叫他“陈师傅”。用户一看到他就会问:“陈师傅,又去忙呀?”
有人说,农电工这活儿,好人不想干,懒人干不了。陈师傅却在这个行业里,忘情、忘利、忘我地工作了10年之久。让我们走近他,了解他……
因为爱 他扑身这片乡土
2004年,41岁的陈师傅赶上全国农村电力改革当上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农电工,分管6个村子的台变,负责收缴800多户村民的电费,而村与村的最远距离有五六公里。由于当时环境各方面原因,前几个月他负责的几个村子拖欠电费严重,简直就是个“烂摊子”。但陈师傅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起早贪黑,逐村了解情况,挨家挨户做调查。每天天还未亮,他的身影就出现在村间的小路上,上午9、10点钟回到办公室,反复的琢磨、核算、记录。就这样,仅仅一个月,陈师傅便让这个烂摊子的形势扭转过来了。
听老一辈人说,在电网改造施工中,陈师傅是最卖力的。挖坑、立杆、放线……一点也不含糊,还一边干一边哼着小调,别人问他:你瞎乐呵个啥?
“把木杆换成水泥杆,遇到刮大风下大雨再也不用担心电杆倒了而断电,咋不高兴!”“把小容量变压器换成大容量的,到了夏天,不用担心电压不够,咋不高兴!”陈师傅乐呵呵的答道。这样的变迁让他对“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越干越起劲儿。
因为爱 他总是忙忙碌碌
说到节假日,对于别人来说,或许正是休息或者全家欢聚一堂的幸福时光。而对于陈师傅来说,往往却总要打些折扣。因为在这样的日子里,他基本不是在去送电的路上、就是正在农户家中义务维修。有人问:“陈师傅,放假也不回家呀?”他笑着回答:“在家里待不住呀,还是所里待着踏实!”陈师傅的电话总是24小时开机,所里一有事情,他总是第一时间来到现场。他平时话不多,但一旦干起活来,就双目放光,特别有神,仿佛换了个人似的。
就说这个夏天,给人最深印象就是“热”,但陈师傅最深印象就是“忙”。
因为天气炎热,居民家里的用电负荷普遍增长,表箱里的开关被烧毁的现象也随之多了起来;加之抗旱临时用电的也多;为了使村民用上安全电、放心电。当大家都躲在自家空调房里纳凉时,陈师傅正骑着他最好的伙伴“铁驴”在田间地头忙着巡视、保电,奔波与村与村,户与户之间。
7月30日那天,杨滩乡月湾梅村村增容,把容量为30千伏安的变压器更换为容量100千伏安的变压器。当天,从早上5点开始一直忙到中午午饭时间,用陈师傅的话来说“从杆上下来衣服拧出的汗水可用桶来渗”。本想着趁吃午饭时间回家喘息一会,刚到家,5公里外的海口上冲村有人打来电话,有一户70多岁的孤寡老人叫人给他哨话,让他有时间去老人家看看,家里从昨晚就开始没电了。得知情况后,想着这大热天老人家里没有电该多难熬,陈师傅便马上放下手中的碗筷,连忙赶到老人家。等到给老人送完电,陈师傅赶回家随便扒拉两口饭又赶到施工现场,为的只是缩短停电时间,让村民早点用上可靠电。此时,时值中午,太阳火辣辣的,室外温度高达40摄氏度。
因为爱 他心中有了张活地图
陈师傅心中有张活地图,他管辖区内的800余用户的用电信息、电网设备都了然于心。
当然,心中的这张“图”,可不是随便“捡来”的,这和陈师傅的“勤”是分不开的。平时陈师傅“吃饭家伙”不离身,当同事在休息娱乐时,他就走村串户,不分昼夜地访用户、查设备。人家摩托车一箱油能用上一个月,他不到三星期就用光了。
每次上门抄表时,陈师傅动作特慢,人家半天就够了,他可要一天。平时他抄表时除了为用户义务处理内线问题外,总喜欢和用户多唠叨几句,要个电话号码,聊上几句家常,用他的话说是联络感情。陈师傅在村民们心中的地位亲近了,在他管辖的台区内,无论谁家里电出了问题,已经不再打电话到所里,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陈师傅。只要是供电方面的事,一个电话,陈师傅随叫随到。
如果说抄表是与电表碰面,那么,催费则是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按照陈师傅的说法:“抄表不是问题,催费才是难题。”多年来,陈师傅总结出了催费的经验:对待不同的用户,要用不同的方法。需要以情感人、用心帮人、以理服人、真诚助人。就说上个月吧,陈师傅管辖区内一户欠电费,催过几次,客户也没有把电费交上。还说电表抄错了,根本不可能用这么多电,拒交电费。第二天陈师傅带着检查工具和上月抄表记录卡去了客户家,帮客户里里外外检查了一遍确定电表是完好的后,又苦口婆心的跟客户解释夏天由于电扇、空调等原因造成电量陡增属于正常现象,可用户仍顽固不化,拒交电费。于是,陈师傅开始往客户家里送催款单,但第二天,催款单就被客户撕了,门还紧锁着。陈师傅凭着一股韧劲,坚持跟客户联系。结果,这户客户主动打电话给陈师傅:“我服了你了,电费我交齐。”就这样客户把欠交的电费补齐了。现在公司规定月底前电费结零,陈师傅管辖的台区总是提前就收齐。和用户熟识之后,陈师傅得到了“回报”,收电费特别省心,只要一个短信或电话,电费总能提前完成。
十年如一日,坚守自己的岗位上,忠诚自己的职责,对工作态度不变,对岗位热情不减,这就是杨滩供电所的陈师傅,一名普普通通的农电工。
标签:陈文树,广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