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从市区向南驱车30多公里,绵延起伏的山脉渐渐映入人们的视线,山上一望无际的竹林绿意葱茏,目之所及,纵横交错的高低压输变电线路延伸出迷人的图案,讲述着一个关于农电人的故事。
樊贤发,杨滩供电所一名普通的农电员工,51岁,一米七几的个头儿略有些消瘦,黝黑的面颊中透着执着与干练,28年的农电生涯,让他和这里的村民亲如一家,年轻人见了他会尊敬的称呼他为“樊老”,年长者则亲切的叫他“老樊”。
随叫随到,倾心服务众乡亲大伙儿都知道,有两样东西“樊老”从不离身,一是工具包,二是手机,村里人都知道他的号码,他是随叫随到。
“老樊为人热情、责任心强、办事认真、技术还过硬。最重要的是每次有事找他他都会随叫随到……”在杨滩乡‘樊老’管理的责任区,谈起电工樊贤发,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王山边台区是“老樊”管辖区内最远的一个村,距离所里有十多公里,更别说是从家里出发了。不管什么时间,只要一个电话,他准赶来送电。唐辛是紧挨王村台区的一个村。“老樊”不仅管好自己责任区内的村民用电,其他紧邻的村民也会找他,他也去。“‘老樊’很和气,好说话,本事也过硬。”该村80多岁的独居老人乌国宝连连夸樊贤发服务态度好,人也好,“本来俺家不归他管,有次俺家没电,正好碰上到王村抄表的‘老樊’,就麻烦他给修修。没想自从那次之后,只要他来这边总是会先到我家给我查查线路。不仅是我,我们这个村只要用电有问题,只要打电话给他,他也会来修。”
“我时常换位思考,谁家每有点事,村民需要你了,你理当去帮忙帮忙,再说为他们排故障,服好务,本身就是我们的份内事”对于自己的岗位,老樊有着自己的理解。
“不管何时在干什么,电话一来人就没影了。这不,前两天正在芝麻地里浇水,电话一来人就跑了,扔下水管也不管了。遇到个刮风下雨的就更见不到人,经常是自家灯不亮不管,跑到人家那去接线了。”对于‘樊老’忘我的工作,樊大妈抱怨着他不顾家“还好,在乡里乡村的落下个好人缘”说到这,樊大妈又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换位思考,及时送电获民赞“樊老”共管理11个台区,1200多户居民,所辖户点多、面广、线长,只综合变压器就有13台,晚上跑十多里路去修理更是家常便饭。
今年的汛期,7月5日这天,正好赶上每月一度的抄表例日。当晚16时左右,早已饥肠辘辘,正准备回家吃饭的‘樊老’,突然接到电话说张家湾村八十多岁的老人张明亮家里没有电。想到雨天晚上,老人一个人在家没有电不安全,‘老樊’不顾一天的疲劳和饥饿,穿上刚脱下来的雨衣,又匆匆忙忙地赶到用户家中送电。
“老樊”说:现在农村里每年过完春节,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儿童,用电安全知识缺乏。几年来,他总是经常与村民进行沟通和交流,为他们普及用电常识和安全用电注意事项,每月抄表时发现哪家灯不亮的、开关坏的,他也经常上门检查维修或帮助更换,帮助他们解决用电和生活方面的问题。
“老樊是个热心肠,以前家里的电线都是老式的细线,总是跳闸,自从老樊给换后,现在用电安全又方便。”王村孤寡老人王家峰夸赞‘樊老’人好、服务更好。
“能得到群众的认可,我就心满意足了。”回顾几十年的工作,‘樊老’颇有感触,“你要得到客户的认可,就必须付出努力,想让客户理解你的工作,你就必须先理解客户没电时的焦急心情。”
每年一到夏天,也农村地区抗旱排灌用电的高峰时期,他就忙得不住脚。但是他从不叫苦,从不喊累,任何情况下都是笑眯眯的,给人以亲切、朴实的感觉。
将心比心,樊老的工作也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
樊老说:他管辖区内的1200多户居民,没有一户偷电的,每月电费回收也总是超前完成,老省心了。
标签:广德公司,村民,好电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