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事事岂如意 但求无愧于心

——记身边好人万载供电公司辛会敏

作者:鑫歌  2015-04-29

  [本网讯]他是万载供电公司一个平凡的供电员工,叫辛会敏,男,中共党员,现年35岁,十年如一日,他不离不弃、无怨无悔,用自己的双肩,挑起了一个压力重重的家,照料着重病的父亲,年幼的小孩,用爱心和奉献精神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用他的善良与朴实给“孝”赋予了更完美的诠释。


  辛会敏有兄妹2人,他排行老大,妹妹在外工作。他妻子是一名初中老师,在万载的乡镇初中教书,每天早出晚归。儿子5岁,每天由他早上起来为儿子穿衣做饭送去幼儿园。他生长在一个特殊的家庭里,他8岁时母亲病逝,是父亲一个人艰辛的工作养育了他和比他小四岁的妹妹。在98年也就是18岁那年,他投身警营,参军入伍,在部队5年,第一年就入党,当上了班长,5年部队生活,他出色的完成了的各项任务,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优秀士官,处突先进个人,荣立过个人三等功。04年他复员分配在万载供电公司上班,一直在公司担任着党委秘书兼综合专职,期间在宜春公司挂职锻炼了一年,在基层供电所担任过所长助理。工作上能够主动开拓,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多次被公司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文明员工。


  百善孝为先,在生活上他尊老爱幼,尽责顾家,从来都没有和妻子红过脸,无微不至的照顾着身患重病父亲、饮食起居。他说,居家过日子琐碎小事就是很多,但是只要你爱自己的家人,“我只是在尽儿子\丈夫\父亲的责任”。知道他的人都说:“她是孝子、是贤夫、是慈父,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辛会敏的父亲是公司的退休员工,内退后自己从事法律事务工作,2005年,他的父亲检查出糖尿病,2009年第一次左半身瘫痪,直至2015年,他父亲先后住院6次,每次都是他在照顾,但由于身患糖尿病多年,经常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只要一生病,吃喝拉撒全靠他一个人来照顾,他的妹妹嫁到南昌,因为工作生活不便,不能经常在家照顾父亲,作为儿子,作为哥哥的他无怨无悔,承担起了这个责任,有时父亲住院二十多天,他白天上班之余,一天三顿饭还是他负责端到老人面前,并且还要为老人喂饭、喂药、洗脸、擦澡、等等,晚上陪在病床旁睡,半夜还要起来照顾老人上厕所,每天只能睡到4个小时,有时他累得心脏疼痛,大脑缺血,腰酸背疼,但他从没叫过苦叫过累,也没有一句埋怨话。父亲恢复后又接连几次并发症病倒,中风卧床,有很长一段时间生活不能自理,不能下床。为了给父亲治病,他到处打听,寻访民间专治脑梗的医生,先后6次到远离县城的宜丰潭山去寻医问药,为使父亲宽心,还采用了一些偏方治疗。现今,通过他无微不至的关心照料,他父亲的病已有好转,生活基本可以自理。压力也有所减轻。虽然他的家庭困境让人揪心,但他还是尽量的做到不影响工作,细心照顾老人,兼顾5岁的孩子学习教育和健康成长,这是人间真情的永恒旋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用自己行动对传统美德做出最好诠释。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坚持做好事。人们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亲戚朋友们曾担心过他有一天会烦、会厌。但这么多年来,他本着“事事岂如意,但求无愧于心”的感言,一直陪在老人跟前,尽最大努力,支撑着这个家,从无一句怨言,用自己的铁骨柔情印证了人间真爱。他的家庭并不富裕,生活水平也不高,但却做出了常人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他惊人的毅力,谱写了一曲壮丽诗篇,对老人和家庭的爱,是一种“无私的爱”,但这种爱的付出,却是对尊老敬老传统美德的弘扬,也是中华民族女性善良本质的真实体现。


  和谐社会不能没有“孝”字,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作为一个社会公民,以孝当先,是我们应该承担的基本义务。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