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选择援藏 就是选择奉献

作者:龙晓燕  2015-11-02

  农村电气化网讯:三年里,他走遍了道孚县7000多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每一个山头、每一个寨子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三年来,在严酷的高原自然环境中,他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全身心投入到援藏工作与“电力天路”建设之中,在雪域高原,格桑花盛开的地方,留下了他一串朴实而又清晰的足迹。


  他,就是资阳资源集团乐至分公司副经理、资阳公司援建工作组组长伍忠民。


  初涉高原 深入道孚电网实地调研


  甘孜道孚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甘孜州东北部,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鲜水河的断裂带,境内最高海拔5820米。此县地处偏远山区,无外部电源,只能依靠当地小水电站提供电能,此前全县电网形成了县城、扎坝、玉科、八美四个孤网运行。而发电站、变电站大都是在90年代或以前建设,设备陈旧、老化十分严重,无防误闭锁装置,继电保护基本失效。线路也主要是在2000年农网改造时架设,线路上基本无支线开关、无线路避雷器、拉线被盗割现象严重。


  2012年4月,伍忠民带着援藏激情来到这里,在身体还没有完全适应高原环境的情况下,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由于资阳公司是首次派员参加援藏工作,援藏经验相对缺乏,刚到道孚的伍忠民面对不稳定的电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电网底子薄弱,经验欠缺,专业人员缺编施工环境太差,管理人员又很多不懂,连很多电杆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既然选择了援藏,就要全身心投入,真的没考虑那么多。” 虽然条件艰苦,但这一切并没影响伍忠民开展帮扶工作。他努力克服身体不适、环境不熟等各种困难,忍受着内地人到西藏初期都会遇到的强烈高原反应,喘着粗气,服着抗高原反应的药,一顶二,一顶三,整天忙忙碌碌,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时间排的满满的。


  为了尽快了解情况,他决定针对道孚县电力公司的实际深入实地开展调查。他频繁奔波于道孚县各电站,了解掌握道孚县电力公司各项工作基本情况,为制定二年援藏工作规划和圆满完成二年援藏工作的任务积累着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通过现场测量,查阅整理历史档案等方式,基本完成了发变电设备和输配电线路、配变台账电子文档录入,对历史档案进行了归档,摸清了家底,组织建立了设备基础台账。


  勇于开拓 为道孚电力公司注入新鲜“血液”


  2013年10月26日,甘孜州道孚县电力公司第一次劳动竞赛如期举行,竞赛分公司本部主赛场、变电分赛场和发电分赛场,竞赛项目包括线路检修、营销服务、变电运行、小水电运行、计算机应用等。为提高一线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技能和业务技能,使道孚县电力公司尽快适应国家电网系统的安全生产管理和营销管理模式,他组织援建组将培训工作纳入常态管理机制,通过制定月度培训计划、学后考试的方式,分别从安全规程、技术培训、营销管理等方面分专业进行讲解。为解决发电站、变电站值班人员无法听课的情况,他组织工作组成员专门到值班现场进行培训。在竞赛活动中,他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对各专业竞赛情况进行现场讲解、示范和点评,为加快道孚供电公司员工适应新的管理体制和模式,激发其创新意识,提高职工队伍的技术素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自实施援建工作以来,他带领援建人员帮助解决了道孚公司发变电站二次设备二十多年未检修调试的大难题,同时通过各项培训活动,道孚公司从上到下,不论是思想观念还是技术水平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干出实绩 填补道孚县电力公司管理多项空白道孚公司之前没有一套完整的业扩工程管理流程,存在职责不分、各自为政、安装市场混乱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他带领援建组制定了道孚公司业扩工程管理办法,堵塞了管理漏洞,同时也大大增加了道孚公司的安装收入;为摸清道孚公司的网络现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他组织工作联络小组配合道孚电力公司开展了对全县高低压线路以及重要客户的安全隐患清理,结合道孚公司的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安全工器具管理办法》、《两票一书管理办法》等三十五个有关安全生产的基本规章制度,并不定期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使道孚公司安全纪律的执行情况有了大大改观;配合道孚公司先后编制了2013-2015年电网改造规划、 2013年城网改造项目明细,重点完善了县城环网建设和困扰道孚公司多年的户表改造方案;建立了客户资料微机档案,结合道孚公司营销实际情况,制定了《营销责任事故考核实施细则》、《道孚公司抄核收工作管理办法》,从抄表工作管理、电费计算、收费管理等方面严格过程控制和考核,道孚公司的电费回收率由2011年的72%提高至89.25%;组织援建组利用建立计算机抄表数据档案的时机,配合道孚公司开展了全公司范围内的用电营业普查,追补电费17万余元。


  历经艰辛 磨练了意志赢得了赞誉


  三年的光阴是短暂的,但对于身居雪域高原的援藏人员来说却是漫长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伍忠民经历了无数次艰辛磨练。 2014年4月,他的两年援藏期满,因为他熟悉道孚县的电网情况,组织上再一次把道孚无电地区建设的部分任务交给了他,在经过慎重思考之后,伍忠民选择了留下来,继续参与无电藏区电力建设项目。


  在新的建设项目中,他主要负责质量工艺及现场安全问题,道孚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鲜水河断裂带,境内最高海拔5820米左右,无电区电力建设的区域既有地势平坦的牧区,也有险恶的高山峡谷,还有茂密的原始森林,这对于长期在四川盆地丘陵地带从事电力建设者们来说,挑战无处不在。施工路途中,一路尘土,一路颠簸,土公路下面就是两三百米的悬崖,路的另一边永远是有飞石滚落的峭壁。而更让人胆颤心惊的是,这样的路很少有护栏,悬崖下,一些遭遇事故的车辆残骸仍历历在目。若非亲眼所见,这样的路况似乎只存在于电影里。但这些,却是伍忠民他们经常都会面对的生死坎。


  12月的山里冰雪覆盖,异常寒冷,且昼夜温差大,最低气温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每天穿着4条裤子、5件衣服,还是觉得冷。不仅如此,施工现场山高路险,没有路,运送材料只能沿着骡马帮的便道行走,仅仅爬一座山就需要四五个小时。在道孚援建的时间里,伍忠民大部分时候都在野外工作,矿泉水就着压缩饼干,拼过了艰苦的三年。新建与改造10千伏线路387.66公里,配电变压器158台,容量8.05兆伏安,低压线路244.77公里,改造户表2433户。这一系列数据,都是伍忠民所在的10千伏及以下无电地区农网建设项目组在过去一年零两个月内完成的建设内容,总投资1.13亿元,覆盖 14乡, 59个自然村,解决道孚县2433户无电户的用电困难。施工的难度大,但大家没有怨言,有的只是一种坚持,一份执着的信念。


  在施工阶段,伍忠民和参建的同志们一起翻雪山、穿峡谷、啃干粮、顶暴晒、迎风雪……在大山深处立起了一根又一根电杆,架起了一条又一条的银线,让2433户无电户用上了安全稳定的电。割舍小家 铁血男儿心有大爱作为援藏人员,远离家乡,远离妻儿老小,工作之余常常是孤独相伴。他家上有老下有小,家里亲人几次住院动手术,他都不能在身边陪伴,儿子中考,他也不能在身边为他鼓劲加油,而他对工作却依然是那样的认真和忙碌。伍忠民所在的项目组参与的电力建设区域既有地势平坦的牧区,也有险恶的高山峡谷,还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对长期在野外作业的伍忠民来说,在这种工作环境下,跟家人打个电话都是一种奢侈。


  “一般早上七八点就要出门进山,道孚县地广人稀,很多地区离县城都几十里路,山里面是没得信号的,一大早出去很晚才回驻地,想打电话儿子又睡了,他想给我打电话我又接不到。” 在伍忠民心里,一直觉得自己对儿子缺乏关心。透过电话听到家人的问候和关心,这本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但放在伍忠民身上却成了一种奢侈。心有小家,更有大爱。回想起培训课上,受援单位的藏族老大哥们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和一点点的进步;回想起周末和节日,在道孚公司领导和同事家中轮流做客的温馨画面;回想起自己和资阳公司其它援藏同志及天路建设者们不眠不休,日夜奋战的场景,以及获得上级公司的高度肯定,伍忠民觉得,什么都值了!


  援藏的三年,正是藏区电力事业从无到有,并走上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在他及资阳公司援建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受援单位道孚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显着提高,经营形势进大为好转,较2011年同期线损降低10%,售电均价提高30%,电费回收率提高18%,销售收入提高90%,基本实现了扭亏为盈,职工收入提高了近一倍。他把管理帮扶、技术帮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了藏区的光明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优良的工作作风和勤奋向上的工作态度得到了道孚公司干部员工的赞誉,树立了资阳公司援藏人员良好形象。


  三年援藏情,一生西藏情。这三年让伍忠民与道孚电力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与纯朴善良的藏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把雪域高原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他说:“从援藏的期限来讲,我确实已经离开了西藏。但我会一辈子关注西藏,也会尽最大的努力,为道孚乃至西藏电力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资阳供电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