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家有儿女”初长成

——玉屏供电局新员工成长记录

作者:杨军  2015-12-01

  农村电气化网讯:作为父母,总是怕儿女输在起跑线上;作为企业领导,总是担心队伍青黄不接,出现人才断层。


  为了大力加强队伍建设,缓解人才紧张的局面,2012年以来,玉屏供电局工会陆续创新开展了“星光大道”“熠熠星光”等教育培训活动,积极为员工搭建平台,提供舞台,设立擂台,通过多渠道帮助新员工提升技术、技能,加速他们的健康成长。三年多来,在师傅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一个个新员工渐渐褪去了青涩和稚气,在不断总结和实践中实现了从新员工到岗位能手的蜕变。


  谢鹏飞:拿奖拿到手软


  1991年6月出生的谢鹏飞体格较为瘦小,就像一个邻家的大男孩。他毕业于湖南科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8月进入玉屏供电局,被分配到田坪供电所,担任配网综合初级作业员。


  为了尽快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谢鹏飞在工作中非常主动,认真观察师傅工作中的一言一行,并积极向老师傅们提问。


  “师傅,电能表度数怎么认?”“工作票哪些地方最容易填错?”“登杆作业最容易忽视的安全措施是什么?”


  对他一个又一个的提问,师傅们总是不厌其烦的进行解答和指导。


  工作之余,他放弃了很多休息时间,从专业书籍了获得新的知识。遇到不懂的就问领导和同事,虚心求学。然后通过工作的实践检验所学到的知识,不断总结经验,提升专业技能。


  2013年7月,田坪镇遇特大雷雨天气,导致10千伏田彰线导线烧断。在故障处理和抢修中,谢鹏飞主动请缨,登杆进行作业,并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抢修,及时恢复了供电。


  2014年2月,为进一步加强对谢鹏飞的培养,局领导将他调至输电管理所线路运行与检修岗位。


  刚到输电所,大家看他瘦小的个子和青涩的脸庞,认为局领导给他们派来了个累赘。但经过短期的适应后,谢鹏飞逐渐融入了新的角色。无论是在基础管理、资料报送还是现场抢修作业等工作中,他均展现出了自己的实力。不但没有拖大家的后腿,还成为了输电所中坚力量中的一员。


  5月初,输电管理所开始推广移动作业平台应用。在所长的安排下,他承担起了率先学习平台使用的任务。因为年轻,对电子产品有认知基础。没过几天他就掌握了使用方法,并耐心地教会了每一位老师傅使用该平台自,逐步把新的移动设备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规范了工作管理。


  6月27日,谢鹏飞与两名同事代表玉屏县总工会参加了铜仁市电工行业劳动技能竞赛。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谢鹏飞最终获得个人全能第一名和拉、合跌路式熔断,拉线上把制作,单相电能表安装三个单相奖,帮助玉屏代表队斩获团体第一名。同时,玉屏代表队荣获本次比赛18个奖项中的9个奖项。


  10月15日至16日,谢鹏飞又与3名同事参加了铜仁供电局营销岗位技能竞赛,他个人获优胜选手,帮助玉屏供电局获得团体一等奖。在随后代表铜仁供电局参加贵州电网公司配网综合岗位技能竞赛中,谢鹏飞又荣获“优胜选手”称号。


  2015年1月,谢鹏飞被铜仁市工会授予2014年“金牌工人”称号。


  3月中旬,谢鹏飞入围贵州省“最美青工”第二季候选人,在“贵州青工”微信平台上进行火热展播。


  4月初,谢鹏飞荣获玉屏供电局2014年新闻宣传“先进工作者”称号。


  回顾自己两年多的工作经历,谢鹏飞说:“荣誉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技能的训练和比武中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我会不断完善,不断提高,迎接一个个新的挑战。”


  郑俊:阳光总在风雨后


  今年27岁的郑俊戴着眼镜,是个斯斯文文的小伙子,毕业于贵州财经大学,和谢鹏飞同年入企,在田坪供电所先后从事过抄表收费、业扩报装、线路运行维护、班组文化建设、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建设等工作。


  工作中,郑俊勤奋好学,且善于思考。每项工作中,他在听师傅和同事们介绍工作流程后,就自己一步步的进行实践,事后再结合自己的认知进行静静的思索,让自己能更快的熟悉工作环节,胜任工作岗位。


  正是因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郑俊在短时间内融入到了各项工作中,并总能圆满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两任所长杨杰和李泽辉对他的评价都很高,说他脑子灵活,执行力强;有年轻人的冲劲,考虑事情也周到。


  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实践和思考,郑俊参与的工作陆续取得了一些成绩,特别是对规范化管理有了一定的认识。2013年10月,颇有文字功底的他撰写了《扬起示范供电所创建的风帆》一文,讲述了田坪供电所开展供电所规范化建设工作的过程和亮点工作,陈述了自己的工作心得,并被中国电力企业管理杂志2013年第六期刊发。这在该局多年来的新员工中是从来没有过的事,甚至在局机关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人员中,也非常少有。


  2014年初,他参与的“幸福家港湾”班组文化建设工作也初见成效,顺利通过贵州电网公司验收,并获得公司第一批省级班组文化建设示范点命名;供电所规范化管理达标工作也通过铜仁供电局的考评验收。


  2014年3月,因工作需要,郑俊被调至客户服务中心从事配网综合中级作业员岗位。在完成线损分析、营销分析、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及规范化供电所建设等工作的同时,他还要完成供电党支部和团支部宣传工作,践行工会小组长职责。身兼数职的他感到了压力,也明白局领导锻炼、培养他的苦心。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他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工作上,加班变成了常态。同为基层电网员工的女朋友对他的多次“爽约”虽然理解,但也很无奈。


  2014年6月,玉屏供电局开展了团支部书记公推直选工作,旨在发现和培养有能力、敢担当的新人。经过资格审查、能力测试等环节后,郑俊与该局的女员工陈馨进入了最后的巅峰对决。在竞职演讲、现场问答、差额直选三个环节后,郑俊遗憾落选。


  9月至11月中旬,玉屏供电局开展4名供电所所长助理竞聘工作,郑俊依然踊跃报名。经过理论考试、竞聘演说及个人答辩等环节后,他再次以微弱的差距惜败。


  两次竞聘失败给郑俊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影响,但短暂的反思后,他告诉自己:成功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会更努力的学习,不断完善自我,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2015年9月,为充实新店供电所队伍力量,郑俊又被调到该所从事创先工作。在新的岗位上,他又将接受一次次风雨的考验,用新的成绩迎接绚丽的彩虹。


  张映:第一个女所长助理


  张映是贵州湄潭县人,1987年2月出生,毕业于贵州大学。2011年7月进入玉屏供电局变电管理所工作,一年后调到客户服务中心担任配网综合初级作业员。


  到客户中心后不久,张映就在供电支部开展的“春蕾行动”中与师傅刘盛忠签订了师徒协议。她跟师傅说:“你到哪都要带着我啊,我想快点摆脱‘小白’的状况。”


  在线路巡视中,她诚恳的向师傅请教。


  “什么是转角杆,什么是耐张杆?”“导线与地面的安全距离是多少米?”“线路弧垂的误差是多少?”


  在变压器温度、负荷测试中,看着师傅操作几次后,就要求师傅为她保驾护航,亲自上阵练练手。


  对这个好学上进的徒弟,师傅刘盛忠甚是喜欢,传授技艺更是毫无保留。没过多久,张映就掌握了基本的技能,成为了一名合格的配网综合初级作业员。


  2013年5月,按照贵州电网公司要求,玉屏供电局开展了营配信息集成工作。


  在师傅的带领下,张映和同事到10千伏城卓线收集基础资料。她们带着普查表单、测距仪、相机及图纸绘制工具来到现场,师傅为她们讲解了资料收集的工作方法和流程,进行了画图演示,然后要求她们自己完成后面的工作。张映一边回忆师傅讲诉的要点,一边按线路杆塔顺序逐一进行资料收集,对照表单,分别对杆塔及撑铁横担、导线、开关设备及用户表计进行数据收集、拍照和手绘地形图,用测距仪测量线路档距……


  该项工作结束后,她完整的参与了营配中压收资和低压建模全过程,独立完成了2条10千伏线路的收资及159台公变的建模录入GIS系统工作。在提升自己工作能力的同时,也为公司实现“输配一张网”“全省一张图”的目标做出了贡献。


  2014年9月,玉屏供电局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开展4个供电所所长助理岗位竞聘工作。抱着锻炼和提升自己的目的,张映报名参加了竞聘。


  作为这次参加竞聘的两位女生中的一员,在规定题目中,她沉着冷静的陈述了自己的工作思路、自身优势和短板。在随机提问中,评委问她“为什么要来参加这次竞聘?”


  她自信的回答道:“因为我想通过竞聘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更想到所长助理这个岗位上学习新的知识。而且,男生能做的工作,80%我也能完成。”


  通过多个环节的选拔,最终,张映“过五关斩六将”,成功当选所长助理,也成为了玉屏供电局史上第一个女所长助理。


  在新岗位上,张映迅速熟悉工作内容,转换角色,用自己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细腻的作风很好的帮助所长从日常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以前我要自己处理很多文件、流程,很耽误时间。张映来后,帮我分担了很多杂事,我就可以抽身出来完成很多其他的工作了。”张映的到来让杨爱国倍感轻松。


  2015年9月,张映生下了一个女儿,初为人母的她更懂得了责任的含义。她说,作为一名党员,她也将更多的参与到新店供电所“党员变台”工作中,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协助所长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


  经过一年的挂职锻炼,张映在新店供电所所长助理的工作将在11月结束。在众多关注的目光中,她也将向供电所副所长的岗位发起新的冲击。


  韩林轩:不服输的“大轩”


  1988年出生的韩林轩毕业于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1年8月进入玉屏供电局,被分配到变电管理所担任110千伏变电站副值班员。她开朗、热情的性格很受大家的欢迎,同时期入企的同事亲切的叫她“大轩”。


  有一次,韩林轩跟随师傅去操作110千伏紫气山变电站的设备。正当她好奇的看着师傅操作的时候,突然,刀闸处发出了“嘶、嘶”的放电声和耀眼的电弧,吓得她“呀”的一声,远远的跑到了中控室附近。后来,她在心里不住的鄙视自己:“怎么那么胆小啊?我‘大轩’有那么差劲吗?”


  在心里嘀咕过后,韩林轩强忍着视觉与心理的诸多不适,强迫自己站在师傅的身边,仔细观察她们的操作过程,询问操作要领、安全事项。有时回到宿舍后,她仍然会在脑海里回忆师傅们一气呵成的操作刀闸过程,并一遍遍的模仿。


  在一次次的学习和揣摩后,韩林轩渐渐习惯了断路器、刀闸的动作声音,胆子也变大了。在不满足只做旁观者后,她要求独立完成刀闸的操作。第一次,失败。第二次,差一点。第三次,终于成功了。在幸福和喜悦的欢呼中,她向师傅们比起了“剪刀手”。


  在师傅们的悉心教导和认真培养下,韩林轩在一次次的操作、巡视、计算中巩固了理论知识,提升了业务操作能力。在2012年的岗位胜任力评价中,她取得了变电一级作业员的好成绩。


  2013年4月,韩林轩从变电管理所调到客户服务中心。业扩报装岗位对她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为了尽快熟悉新的工作,白天,她认真向师傅请教,观察她们是如何为客户办理业务,学习系统操作;晚上,她把一些业扩资料带回宿舍,一项项的情景重现。在同事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她在短短的两星期里就掌握了业扩报装流程,并能熟练的使用电力营销系统为客户办理业务。


  2014年9月,作为新员工中表现突出的一员,韩林轩被推荐到铜仁供电局设备管理部,挂职配网管理专责学习一年,负责计算配网线路故障率、编写配网管理月报等工作。


  刚到挂职部门,韩林轩对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都感到很陌生。拿到第一个工作任务时不知从何下手,只是机械的接受别人交给的东西,用以往工作岗位的方法却发现完全不是一回事。甚至因为紧张而不敢向其他同事请教,以至于耽误了工作上报时间。后来部门领导告诉她,作为一个配网管理专责,不应该只站在设备管理员的立场思考,更应该站在一个工作管理者的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学会用自己的工作方式去引导他人,而不是被他人左右。


  这件事对韩林轩的触动很大,领导的教导也让她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在随后的工作中,她开始转变角色,在工作中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并加入自己的思考。


  在部门同事的帮助下,韩林轩较好的完成了一次次的工作任务,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认可,圆满完成了一年的挂职学习。在挂职学习期满总结中她说道:“一年的挂职学习让我明白,工作中业务水平很重要,但学习正确的工作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样重要。”


  10月初,综合考虑韩林轩一年挂职学习的优异表现,玉屏局局领导决定让她继续在铜仁供电局新闻中心挂职学习3个月。刚到新岗位,以往不怎么写新闻的她就有三条消息稿件登在了局新闻网站上,并被贵州电网公司新闻网站采用。


  看着韩林轩在一个个全新岗位上的良好表现,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在玉屏供电局挑选视频新闻女主播时她铿锵有力的回答:“没问题,我行的。”虽然最后没有入选,但她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和强烈的自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不服输的精神也将给她带去更多前行的动力,引导她走上更大的舞台。


  在谢鹏飞、郑俊、张映、韩林轩向企业、亲人交出满意答卷的同时,其他新员工也在该局人才培养工程的帮助下逐渐茁壮成长。贺家红、廖彦祥、李佳、李欣洁、吴祥熙等一批新员工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得到了不同的锤炼,逐渐成为了所在部门独当一面的能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该局队伍建设青黄不接的局面,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在失败和成功的更迭中,新员工们的眼神愈发淡定,步伐却更加坚定了。在家人和领导的期盼中,他们正张开双臂,怀揣梦想,朝着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努力奋进。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玉屏供电,新员工,成长记录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