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平凡如“斯”闯关人邓韦斯(图文)

  2025-04-07

  人物名片

  邓韦斯

  博士,高级工程师,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水电及新能源处主管,任国际学术组织CIGRENGN委员、国际标准IECSC8A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委会委员、中电联专家委员会电化学储能专业工作组委员,是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七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托举人才,担任南方电网公司第一批新型电力系统“挂帅项目”负责人,实施全国首个新能源功率预测价值生态圈培育计划,成功构建“灵活、开放”的高精度新能源功率预测价值生态圈。

  邓韦斯,人如其名,斯斯文文,温婉知性。短短8年时间,她从初出茅庐的调度新手,成长为挂帅攻坚世界科技难题的科研尖兵,频繁活跃在国内外重要学术论坛的讲坛上。“我就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她说,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单位,自己都渺小如大海中的一滴水珠;但熟悉她的人都说,她小小的身体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破茧 从实验室到调度台的淬炼

  2017年秋,带着康奈尔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的光环,邓韦斯站在南方电网调度大厅的落地窗前。室内巨型屏幕上跳动着千万个数据点——这个承载着南方区域电力供应的神经中枢,即将成为她人生的新战场。

  “天鸽”台风成为她职业生涯的“成人礼”。2017年8月23日,台风“天鸽”以15级风力直扑珠江口。

  南方电网调度大厅内,邓韦斯紧盯着屏幕上跳动的红色警报——珠海电网负荷骤降,上百条输电线路接连跳闸。

  这位电气工程博士首次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当时看着线路刷刷地‘趴下’一片,手心全是冷汗。”她至今记得跟师傅蹲守在调度大厅现场反复演算的场景,猛然惊醒:教科书中的“N-1”准则需要结合实时网架动态评估,“调度指令差之毫厘,影响的可能是整座城市的呼吸。”

  这场挑战催生出她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在方式运策组没日没夜开展安全校核的日子里,她总带着那本翻烂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每当城市沉入梦乡,她都会逐行对照次日检修安排,用红笔标注出电网控制断面的参数调整变化,反复核对应急预案安排,“每个数字背后都是万家灯火,容不得半点含糊”。

  一本教材成了邓韦斯的随行标配。“以前电力专业的一些概念,上课时听得懵懵懂懂的,来到调度后才对发输配变用各个环节有了更深地理解。”飞行途中、会议间隙,她利用碎片化时间,反复翻阅《电力系统分析》这些大学时期的专业教材,“身边的人都是这样,像海绵一样在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

  突围 新能源预测体系闯关

  2021年春天,邓韦斯来到贵州黔西南喀斯特石头山上。站在深度石漠化的荒山上,脚下就是万丈深渊,她却盯着远处成片“罢工”的光伏板出神。

  当时,国外新能源发展已成规模,而南方区域新能源装机容量仅为5000万千瓦,虽发展势头强劲,但新能源管理尚未成体系。彼时,刚刚成为南网总调新能源团队核心成员的邓韦斯感觉肩头又多了一份责任。

  “我们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先学习,再消化。”她踏上了2万公里的调研之路,带领团队前往粤东深远海域,踏遍云贵高原,采集200G微气象数据,建立涵盖8类地形、14种天气模式的特征数据库;在云南楚雄高原山地光伏电站,他们发现气象数据与出力曲线存在15分钟时滞;在广西喀斯特地貌风电场,首次捕捉到地形湍流对功率波动的特殊影响。随身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100多个异常数据点——最终凝结成南方区域新能源特性图谱。

  她的署名文章《“双碳”目标下南方区域电力转型发展面临的挑战及调度应对措施思考》一经发表,立即受到业界关注。“新能源功率预测是一个很好的方向。”领导鼓励她挑起这副担子。

  2021年4月,邓韦斯牵头攻关的“新能源多时空尺度精确预测技术研究”项目,以总分第一的成绩通过专家评审。她也成为南方电网公司首批新型电力系统“挂帅制”创新项目最年轻的挂帅人,带领团队开启一场技术革命。

  建一个体系,搭一个平台,让全球的伙伴都参与进来,邓韦斯的新能源预测“战略地图”越拓越大——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从技术体系到平台搭建,从数据迁移到算法布置,预测未来之路需要突破重重关卡。

  “数据不准、数据断点、预测精度还不高……当你去问她的时候,她会说还有一堆问题需要解决。”南网总调水新处经理王皓怀说,如今,回头看时,才发现她只是在不断思考,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可以创新。

  2022年8月,由她主导的国内首个新能源多时空尺度精确预测智慧平台成功搭建,广发“英雄帖”,开始投石问路。

  攀登 新能源领域研究没有止境

  2022年9月,IEEE女工程师峰会上,邓韦斯在主旨报告中提出,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是未来的必然发展方向。果不其然,2025年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价格。

  但这位“非典型技术控”始终保持着开放姿态。在法国巴黎,当专家就新能源功率预测国际标准提出质疑时;在菲律宾综合电气工程师协会技术研讨会上,当她抛出南网新能源“可观、可测、可控”能力提升技术解决方案时;在广东佛山,当与基层技术人员交流分布式新能源分类别接入电网的经验教训时……她总是聆听不同声音,直面问题,在总结提升中不断尝试新的技术路线。

  “她非常愿意听取不同意见并作出改变,即使是不那么成熟的方法,也会鼓励我们试一试。”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系统运行部新能源及储能管理专责邝梓佳说。

  2024年博鳌新型电力系统论坛上,邓韦斯向全球展示了一组数据:南方电网新能源多时空尺度精确预测智慧平台已接入2.8万个发电单元,日均处理数据量达15TB,吸引42家预测服务商入驻,沉淀出覆盖不同气候带的模型库。

  “这不是技术竞赛,而是生态构建。”她推动的新能源功率预测算法赛季,通过18个月实战比拼筛选出7套优胜算法。目前南方区域87%的新能源场站采用这些算法,平均预测误差降低6.3个百分点,年减少弃风弃光电量18亿千瓦时。

  平台价值在更多场景凸显。在2023年抗击台风“泰利”时,南方电网提前32小时预警粤西光伏出力骤降,为电网争取到调配200万千瓦备用电源的窗口期。广西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水电及新能源科高级经理唐健评价:“邓博士2019年提出“主站—场站”两级预测体系时,我们还觉得超前。现在,这套系统已成为新能源调度的‘神经中枢’。”

  南网总调的一次早会上。“这段时间,新能源预测偏差有点大,你们再想想办法。”“又被领导批评了,我们要做的就是调整思路和算法部署,不断地给系统打补丁。”邓韦斯笑着说,对于未来的预测,会有偏差甚至失败,“不能纠结于一次的失败,重要的是要从失败中领悟如何让偏差变小。”

  “她不会因为解决一个问题而沾沾自喜,倒是会因为发现一个新问题而兴奋。”王皓怀说。

  最近,邓韦斯包里换成了《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有源配电网的运行与控制》这本教材,她的身上又多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如何发挥虚拟电厂、新型储能等新型并网主体的调节能力价值?“新能源领域的研究没有终点,我们永远在闯关的路上。”

  这位自称“平凡”的南网科学家,始终保持着仰望星空的姿态,因为在她心中,每个微小的技术突破,都是照亮人类绿色未来的星光。

  南网报记者 黄勇华 薛子怡 通讯员 侯方迪 栏目策划 黄鲲 彭明洋 黄雅熙 

来源:南方电网报

标签:邓韦斯,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水电,新能源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