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供电公司以科学发展观破解路灯管理难题
城市路灯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多年来是崇仁县市民关注指数最高、反映较为突出的一大“焦点”,每年的人大建议、政协提案也“从未落下”。由于该县路灯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各部门管理职责也未厘清,加之路灯维修设备缺乏、日常维护及运行费用没有完全落实,造成路灯工作难度较大,影响了城市路灯的健康发展。路灯问题解决得如何,既是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迫切需要,也是衡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尺。
竭心管路灯,出力未讨好
近年来,崇仁县供电公司一直肩负着县城路灯的代管工作,竭尽全力做好路灯的日常维护及正常运行等事宜。虽然该公司作出了积极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却遭遇管理“瓶颈”,路灯维修工作出现“短板”。据了解,该县路灯维修车是一辆东拼西凑、用农用车改装而成的简易检修车,检修斗的张臂液压功能经常失灵,升降指挥系统紊乱,难以满足路灯维修工作的需要,致使破损路灯的更换、维修等高空作业无法正常进行。
为“苦心孤诣”地做好路灯代管工作,该公司不惜代价,多次从外县租用高空作业车对受损路灯进行集中“检修”。但由于租用困难、路程较远、工作效率低下等因素,造成“失明”路灯难以及时恢复光明,给一些市民夜行带来较大不便。对此,广大市民反映强烈,意见纷纷,甚至“不由分说”地将矛头直指供电部门,使该公司成了“众矢之的”。正如公司经理饶员良所言:“供电公司出了力、花了钱,最后却受了气”,真可谓“茶壶里煮饺子——有苦道不出”。
科学发展观,难题终破解
在今年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该公司多次征集到有关城市路灯的意见和建议。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督导小组来该公司督导检查时,也特别强调路灯问题,要求供电公司着力解决,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用“看得见”的成效取信于民。路灯工作,再一次成为人们“汇聚”的“焦点”,现实而又紧迫地摆在了该公司面前。
如何破解路灯管理难题?该公司在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不断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就是解决群众的突出问题。为此,该公司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抓住群众反映、领导关注等有利条件,积极加强与政府的沟通与协商,多次向县领导汇报,并送呈有关报告,寻求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尽快落实路灯抢修车辆,为路灯的日常检修和维护提供必要条件。
路灯问题,既是检验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效的尺码,也考验着执政者的能力与良知。7月28日,该县县委副书记董东明带领组织部有关领导亲临供电公司,专门督办路灯一事。在得知路灯车资金还未落实时,董书记当即便电话寻问并催办县财政等部门,要求尽快办理落实。
功夫不负有心人。8月7日下午,一辆崭新的黄色高空作业车终于开进了崇仁县供电公司大院。下车伊始,厂家技术人员便为该公司司机现场讲解了升降、旋转等有关操作规程,使司机掌握了简单的操作要领和驾驶技能,为高空作业车的投入使用奠定了基础。
有了“金钢钻”,速干“瓷器活”
群众利益无小事,路灯检修刻不容缓。8月8日虽然是星期六,也是该公司购买高空作业车的第二天,但公司路灯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却毅然放弃休息日,加班加点迅速开展了县城路灯的检修工作,“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仅当天上午,工作人员便为县城胜利路、县府东路、县府西路等主要街道检修受损路灯20多盏,更换蒸馏器、触发器等零件30多处。
风雨过后彩虹更美。看着县城一盏盏破损的路灯“失而复明”,望着正在高空作业车上挥汗如雨的供电人员,过往市民心中不禁涌出一股久违的“暖流”,这股“暖流”既源于城市路灯带来的光明,也缘于那些以人为本、真诚服务、奉献社会的“光明使者”。(
标签:崇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