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农村电气化村建设不断深入推进,农民致富的路子也越来越广阔。盛夏的高安农村,丰收的农民喜滋滋地将一包包金灿灿的稻谷装运回家,稻草也在田里堆成了一个个小垛垛。在荷岭琴岭村,返乡农民梁宝生却打起稻草主意,将村里习惯作为燃料、废料的稻草变成了一张张现钞。
8月9日,笔者在梁宝生创办的稻草回收综合利用加工厂里,只见一片繁忙的景象。一车车堆得高高满满的稻草车,从四面八方云集而至。下车卸货、包扎成捆、机器加工、压减浓缩,直把梁宝生以及请来的10多个小工忙得团团转。
“现在业务量很大,这几天基本上每天要发一辆载重20吨的大货车,将这些稻草卖到福建广东等地方。”这位憨厚朴实的农民洋溢着一脸兴奋,“幸好村里搞了电气化建设,线径粗了,变压器也换大了,用电不用愁了,要不然我办这个加工厂还得自己多花钱增加变压器,供电企业确实为我们做了一件好事。”
梁宝生原先在广东珠海一家电子厂打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很多蘑菇培育场需要大量的稻草来做蘑菇培育底料。他敏锐地从中捕捉到商机,加上去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梁宝生毅然辞去工作返乡创办了稻草回收综合利用加工厂。随着业务的扩大,稻草的收购范围已由原来的周边村落辐射到黄沙、兰坊、上湖等附近几个乡镇,日加工稻草能力达到10-20吨,年产利润可达10余万元。按每亩地产稻草800-1000斤计算,每斤向农民收购价为0.16元,可带动周边粮农每亩地增收130-160元。
梁宝生告诉我们,他今天的成功离不开当地供电所的支持,在办厂初始,供电所在办手续方面,一路开绿灯,还派技术人员来帮助他安装调试设备。现在用电环境越来越好了,他还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以后准备自己进一步对稻草进行深加工,做草绳、草垫子等产品,带领家乡人民一起发家致富。
在荷岭琴岭村村民的眼里,梁宝生已从昔日的打工仔摇身变为了致富先锋“稻草王”。
标签:高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