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于都供电爱心倾注“麻风村”

作者:张永锋 王东石 康健  2009-08-19

8月9日夜晚,在赣南一座偏僻的小山村里,突然响起“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打破了夜空的宁静,紧接着,家家户户亮起一盏盏明亮的灯光。灯光透过窗户辉映村头,刚刚结束施工通电任务的施工队员向“麻风村”村民挥手告别,村民们含着微笑,目送他们慢慢消失在夜色里。

“麻风村”座落在于都县黄麟乡公馆村,原来它不叫“麻风村”,只是公馆村的马蹄迳小组,这里四周山体环绕,交通闭塞,几十年前,于都县政府在这里建起了麻风病人疗养所,将一些“麻风病人”安排在这里疗养和治疗,他们过着与世隔绝、足不出户的生活。后来,当地群众习惯地将马蹄迳小组称为“麻风村”。

农电体制改革前,“麻风村”的20多户村民一直没有电,仅靠昏暗的煤油灯照明,过着平静的田园生活,通常只有县皮防所的医生时不时光顾这里,精心为麻风病人看病、护理和治疗,让麻风病人感到一丝丝暖意。

1999年10月,于都县实行农电“两改一同价”政策,该县供电公司开始实施全面的农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供电部门首先考虑到医疗、农垦、生产、加工等农村用电需求,于是毫不保留地将第一批6000多万元的农改资金用到最需要电力且还没有电的村庄和农垦基地。

2002年3月,随着黄麟乡农电网建设与改造的不断深入,黄麟供电所农改施工队带着村民的期盼,为公馆村110多户居民架设了光明线,装设了一台容量为30kVA的变压器,在这个变电台区的末端,也就是人们称之为“麻风村”的马蹄迳小组20多户村民也终于告别了昏暗的煤油灯,享受到了光明带来的幸福。

时间飞逝,通电后的“麻风村”不知不觉过去了六年多。2009年7月底,于都县委政府、县供电公司和黄麟供电所先后接到于都县皮防所、公馆村委关于改善该村电能质量的申请,而皮防所申请的是要求供电部门尽快改善“麻风疗养所”用电电压低的问题。原来,通了电的公馆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里有的村民增添了农业加工设备,有的开发了果园基地,用电抽水,家家户户都购买了许多家用电器设备,就连“麻风村”的村民也在于都县委县政府的关怀下,为他们装上了电视机、碾米机的等用电设备,电视机成了“麻风村”病人们了解世界的唯一窗口。

时至今日,该村在农改时装设了一台30kVA变压器已经超负荷运行,不能满足当地村民生产生活得用电需求,特别是麻风病人疗养所,处在该村供电线路的末端,每到用电高峰,电视机要么开不了,要么画面四周出现暗角,电灯则变成了红色的灯丝。供电公司经理王华山、副经理张嵩良等领导了解情况后,当即决定,特事特办,为公馆村特别是麻风疗养院开辟绿色通道,为他们增设一台变压器。

8月8日,县供电公司里挤出6万多元资金,责成梓山供电所、黄麟营业站组织施工人员务必用最快速度完成“麻风村”的用电增容和线路扩建,解决村民电压低的问题。梓山供电所、黄麟营业站得到指令,一边组织施工人员进驻公馆村,开展实地勘察测量和打杆洞等前期准备工作,一边组织人员、车辆运送电杆、电线、变压器等物资。

12名施工人员在黄麟营业站康站长的带领下,于8月8日下午2点开始施工,除去晚上休息时间,经过近20个小时的紧张施工,终于赶在9日晚上7点完成了施工任务,为“麻风村”新增30kVA变压器一台,新增10kV线路50余米,立10kV电杆2基,扩建低压线路200多米。夜幕下,公馆村、麻风疗养院家家户户透出一盏盏明亮的灯光,劳累了两天的施工人员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于都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