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农网完善 给农民带来新希望

作者:李春莲   2009-09-03

——甘肃庆阳拉动内需农网完善工程调查 
 
8月16日,笔者跟随甘肃庆阳供电公司扩大内需项目管理组深入农村走访,欣喜地看到扩大内需农网完善工程给农民带来的新希望。

67户农民的骄傲

在镇原县太平乡慕平村农网改造现场,施工负责人谢鹏程介绍说,要把村里原有的变压器、跌落开关、计量箱、低压线路全部进行改造,要架设0.4千伏线路3.4千米、10千伏线路7千米,还要新装一台50千伏安变压器,一个村的投资就达上百万元。

通过实施农网完善工程,农村电网结构更加完善,装备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科技进步和自动化水平明显提高,供电能力大大增强,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农网安全、稳定水平显著提升。

在农民曹国伟家里,几眼窑洞排列整齐,新装的节能灯照亮了窑洞的每个角落。他高兴地说:“以前一到晚上做饭时,鼓风机就没法用,灯是红丝,电费也高。现在1度电5毛1分钱,灯也亮了,老百姓特别高兴。”

一旁的女儿插话说:“现在在灯下看书特别清楚,不费眼睛了!”

慕平村东庄自然村村委会张主任告诉笔者,村里67户农民都分散居住在山里,条件非常艰苦,但娃娃们的成绩比住在塬上的娃娃还要好,村里指望着能多出几个大学生,改变小山村落后的面貌。现在电好用了,好几户都买了电脑,这都是为了娃娃有出息!

“今年,村里还有一个女娃考上北大了!”他骄傲地说。

第三产业上马了

今年,在拉动内需农网完善工程和西部农网完善工程启动后,镇原县电力局在工业用电负增长的情况下,居民生活用电以34%的增长速度快速拉动全盘用电量上涨20%以上。

孟坝王湾的农网完善工程经过一周的紧张施工已基本结束。改造后的电网不仅容量增加了,供电可靠性提高了,安全性也得到了加强。

村民李长兴在村里开商店已经有5年了。以前因为电压不稳定,他买来的冰柜从来不敢与电视、电饭锅等电器同时用。

电网改造后,电压稳定了,他又买了1台大冰柜、1台电风扇、1台电磁炉、1个电饼铛,这些耗电的“大家伙”同时启动也不用担心,即便遇到刮风下雨也不用愁了。

村党支部书记苏军峰介绍说,原来该村都不敢干农产品加工等第三产业,因为负荷一大,机器就带不起来。电网改造给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电够用了,老百姓自然就有了扩大再生产的条件。

如今,酿醋厂、农产品加工厂都准备上马了,村里饲养乌鸡的产业使人均月收入增加了150元,绿色乌鸡蛋在西峰城里成了抢手货。

农民热盼农网改善

在农网完善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农民自发组织起来清理线路走廊,运送电料、物资,盼望改造的热情很高。

在上肖乡青寨村,村党支部书记陈书武站在还没有拆除的旧电杆前说:“村里有个北嘴自然村,用电是最困难的。那个村没有变压器,在我们村接电,一到晚上,风一吹就没电。村里派人把电接好,这个人还没回去呢,派出的另一个人又来了。这次网改,村里的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家家户户都买了鞭炮,准备电网改好后放一下,高兴得不得了!”

当了10年村干部的陈书武告诉笔者,他们村外出打工的人很多。钱挣回来了,可是村里没有水,用电是小水电的局域网,有的村民家里买了空调,都成了摆设,村里的磨坊、榨油房就建在变压器跟前,但就是用不上电,全村人是有钱没处花。

榨油坊老板田保仓说,儿子在广州打工挣钱买了家电。家里有1台空调、1台冰箱、2台电视机,还有电扇、电饭锅,因为电压不足,电器经常“罢工”。

如今电网改好了,老田告诉笔者,他已经申请办理了动力电,今后榨油机一开电风扇就不转的情况不会发生了。

镇原县电力局局长郭昌俊说,农网完善工程完工后,上肖乡私人经营的小水电区域供电的历史将画上句号。

看到电给农民带来的欢乐,供电员工的干劲更足了。“牢记使命、勇担责任、吃苦耐劳、攻坚克难、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户户通电”精神体现在施工现场,庆阳供电公司2000多名员工将全力加快推进扩大内需农网完善工程建设进度。

目前,环县电力局、合水电力局已经全面完成了2008年扩大内需农网完善工程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10千伏及以下农网工程建设任务,其余县电力局也都完成了85%以上的工程任务,全部工程预计在9月底前完工。

来源:国家电网报

标签:农网完善,庆阳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