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电力光耀壮乡苗岭
——写在建国60周年之际
60年风雨飘摇,60年情怀依旧!
云南文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山电力)始终如一地为文山州壮族苗族自治州服务,始终用文山电力人的坚韧毅力投入光明事业,光耀壮乡苗岭!
文山电力的破土犹如岁月之歌
文山电力始于1977年成立的文山州电力公司,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1997年12月29日,文山州电力公司采取分立式改制,以经营性净资产与其他四家法人共同发起组建而成。是从事水力发电、供电、配电业务一体化经营的地方电力企业,拥有文山州文山、砚山、丘北、富宁和西畴五个县的供电特许经营权,承担着文山州内五个县的直接供电业务和其余三个县的趸售业务。2004年6月15日,文山电力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简称文山电力,股票代码600995。文山电力从此跻身中国资本市场,成为云南省第一家电力上市公司,文山州第一家上市企业。
文山电力13个分公司中有5个分公司主要从事电费抄收业务,管理58个供电所,供电服务覆盖文山州5个县7410个自然村共34.32万户用电客户,供电人口189.29万人。2008年完成供电量35.98亿千瓦时,售电量33.61亿千瓦时,实现利润1.74亿元,税金1.59亿元。省网经文山电网对越南送电1.97亿千瓦时。综合网损率6%。2009年预算完成供电量40亿千瓦时,售电量37.6亿千瓦时,电费收入(含税、含农网资金及库区移民资金)1.49亿元,利润1.83亿元,税金1.35亿元,综合网损率6%以下。
解放前,文山全州只有开文垦植局、富宁县的万安烟厂两个地方有电,所发电力主要用于碾米、机关照明和卷烟生产。解放初期,文山州以发展火电为主,1951年至1967年11年间,先后建设了装机总容量达2066千瓦的一系列火电厂。由于火电厂煤耗大、运行成本高,加之水电站建设的兴起,在60年代后期火电逐步被水电取代。
从1957年文山州建成第一座水电站(文山县秉烈乡电站)至1993年底,全州共建成水电站522座,总装机容量10.38万千瓦。2004年底,全州装机容量41.20万千瓦。1993年至2004年13年间建成电站的装机容量是1950年至1993年43年间建成电站装机容量的4倍,且工程建设工期也大大缩短。
1953年全州发电量4.6万千瓦,1993年全州发电量4.22亿千瓦时,2004年全州发电量15.9亿千瓦时,在1993年至2004年的11年间,发电量增加了2.51倍。
电网发展方面,1957年建成文山州第一个电网,1970年形成以县为单位的独立小电网,1971年以后,文山州逐步形成文山和广富两个电网。1986年文山电网与省网并网。截止1993年底,文山电网共有110千伏变电站2座5万千伏安;35千伏变电站24座8.17万千伏安;高压线路6252千米(其中110千伏805千米,10千伏5356千米)。解放50多年来,文山电力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凝聚了几代电力人的心血和汗水。
1999年1月,文山州丘北县电力公司、砚山县水电公司、富宁县电力公司、文山县电力公司经各县人民政府批准,整体加入文山州电力公司,文山州电力公司按1.02:1的折股比例将加入后的四县电力公司的经营性净资产投入到股份公司。文山州电力公司、麻栗坡同益边贸公司增资扩股后,股份公司注册资本由4398万元增至10314万元。文山电力主要从事水力发电、供电、配电业务,拥有文山州文山、砚山、丘北、富宁和西畴五个县的供电特许经营权,承担着文山州内五个县的直接供电业务和其余三个县的趸售业务。
为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文山电力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于2000年3月公司正式开始进行申请上市的各项准备工作。2000年6月经云南省经贸委批准,公司名称由“云南文山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云南文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四年的努力,2004年6月15日,公司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上市后的文山电力利用募集资金建设的两座电站、六个输变电工程提前投入运行,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文山电力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保证了经营业绩的稳步增长。在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比中,文山电力股票在全国2006年业绩100强上市公司排名第38位;全国电力行业60家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结果排名第3位。文山电力A股股票上市还被选入“十五”期间影响云南电力工业进程十大新闻。文山电力使文山州从一个边远封闭的地州成为了广大投资者关注的热点,成为壮乡苗岭一张名片,光耀七乡儿女!
2005年12月,中国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收购了文山州电力公司持有文山电力的国有股权,于2006年7月成为文山电力的控股股东。
通过不断改革,文山电力得到成长壮大,实现了跨越式、超越式发展。截至2008年底,公司资产总计达15.20亿元,注册资本3.98亿元,年实现营业收入10.31亿元,供电量35.98亿千瓦时,售电量33.61亿千瓦时,拥有2526名员工,设有16个部室、13个分公司。实现了地方小企业到大型企业的跨越。
一路欢歌一路猛,得益于文山电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大信心、大气魄、大手笔,高瞻远瞩、科学规划、勇往直前。
文山电力飞跃发展得到大股东云南电网注入
为更好地服务对越送电项目和文山经济、社会,推动文山州电力工业的发展,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电力资源。同时也为了扩大文山电力发展空间,拓展盈利渠道,做强做优文山电力。2005年12月23日,文山州电力公司与云南电网公司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文山州电力公司将所持有文山电力的6552万股(占当时公司总股本17514万股的37.41%)国有法人股转让给云南电网公司。2006年7月4日完成了股权过户手续,云南电网公司成为了文山电力的控股股东,云南电网正式入主文山电力。
云南电网入主文山电力后,在企业文化、南网文化的灌输,不仅为企业形成了强大后盾,而且也为公司长远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从此,文山电力增强了实力,各种电力资源得到有效整合,迈出又好又快发展的坚定步伐。
文山电力在大股东的支持下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云南电网公司已将文山电网的升级改造纳入省网建设改造盘子中统筹考虑,从电网结构、供电可靠性、送广东通道、对越送电等方面,按现代化电网建设要求进行规划建设,在文山州建设统一开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的现代化电网,实施了220千伏文山变二期工程及500千伏砚山变电工程等6个项目。同时,云南电网公司进入后,将先进经营理念注入文山电力,统一协调,在电网建设上严格要求,统一规划,确保文山州输变电工程的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
云南电网向越南供电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电力合作项目是国家重点项目,云南电网公司正在进行更大输送能力的云电送越通道规划、建设。文山为云电送越的通道之一,作为云南电网公司的参股公司,文山电力将在对越送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得到大股东的扶持和帮助,加快自身的发展。
文山农网关注民生惠泽百姓
“十五”期间,文山州八县两期农网改造工程累计投入资金3.99亿元,新建35千伏变电站13座;新建35千伏输电线路206.29千米;新建10千伏线路4017.5千米;新增和更换配电变压器5021台;新建及改造400伏线路7283.38千米;完成“一户一表”412386户。其中文山电力负责实施的文山、砚山、丘北、富宁、西畴五个县累计完成投资2.7亿元。农电“两改一同价”后,文山、砚山、丘北、富宁四县实现同网同价,农户电价由改造前的每度电平均0.70元降低到每度电0.402元,达到了全国农村电价较低标准,对地处边疆贫困地区的文山州经济发展和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城网改造和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两项工程自2004年开始实施,文山、丘北、马关、麻栗坡、西畴五县被列入“全国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县”,砚山被列为备选县。为确保建设任务如期完成,文山电力结合州委、州人民政府“工业强州”、“矿电结合”、“联动发展”的战略目标,周密部署,苦干实干,6县共完成水电农村电气化电网建设投资124252.49万元。其中,电源投资93240.18万元,电网投资31012.31万元。6县的县、乡、村通电率,户通电率,供电可靠率,人均年用电量,户均年生活用电量和丰水期小水电代燃料户均达到了水利部《水电农村电气化标准》(SL30—2003)规定的达标要求。文山县实现了户通电率99.9%,人均年用电量720千瓦时,户均年生活用电量511千瓦时;砚山县实现了户通电率98.13%,人均年用电量982.3千瓦时,户均年生活用电量671千瓦时;丘北县实现了户通电率98.7%,人均年用电量407千瓦时,户均年生活用电量420千瓦时;西畴县实现了户通电率99.8%,人均年用电量525千瓦时,户均年生活用电量576千瓦时;马关县实现了户通电率99.97%,人均年用电量642千瓦时,户均年生活用电量541千瓦时;麻栗坡县实现了户通电率99.4%,人均年用电量632千瓦时,户均年生活用电量504千瓦时。
进入“十一五”,云南电网入主文山电力后,及时将文山地区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纳入云南电网公司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盘子,在“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原则下,先后在完善西部农网工程、中西部农网完善工程及无电人口电力建设工程中调节安排了4070万元用于文山电力所辖五县农网改造及无电人口通电,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3.6万无电人口通电问题。
2008年,云南电网公司又安排资金2595万元投入文山地区中西部农网完善工程、无电人口通电工程建设。两项工程涉及文山、砚山、丘北、富宁、西畴五县共计45个乡镇,57个行政村和175个自然村,新增“一户一表”7349户。工程的实施将对促进文山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小康建设步伐、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生态环境改善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据测算,两期农网改造及中西部农网完善工程、无电人口通电工程实施后,每年可为文山全州农村群众节约电费1470多万元。
2009年,按照云南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推进文山州城市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紧紧围绕城市电网供电可靠率99.88%,综合电压合格率99.10%的目标。投资4162万元,对文山城区17条10千伏配网线路从缩短供电半径、提高安全性、增加供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造。投资15200万元,完善文山城区110千伏变电站布局,优化网络结构,提高城市电网供电可靠率。组织做好砚山、丘北、富宁、西畴、广南、马关、麻栗坡七县的县城电网和农村电网改造规划。积极开展农村电网建设改造。根据云南电网公司下达的任务,列入2009年实施的文山州八县农网工程项目有,2008年中西部农网完善工程第二批投资700万元;2008年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第二批投资100万元;2008中西部完善农网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4420万元;2009年中西部农网完善工程投资3060万元;2009年无电人口通电工程投资计划1000万元,解决无电户3256户。2009年计划实施的农村电网建设改造总投资达9280万元。
十二年来,文山电网累计共争取投入城网、农网和农村电气化县建设资金近20亿元,全州百万以上人口改善了用电条件,近60万无电人口解决了用电问题……
文山电力用企业文化理念聚人心
人才是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文山电力按照“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加强五类人才即领导人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和辅助人才的培养,并启动了文山电力管理体系诊断项目。由于历史原因,文山电力以前的职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这些人多年为电力发展做出了很大奉献,但他们的文化、思想和技术都远不能适应现代的大电网管理需要。“要让职工实现思维和技术管理的创新!”班子果断决策。
按政策,文山电力每年都有职工退休,文山电力不走后门,不讲人情,每年都在工作中考察人才、发现干部,把思维活跃、有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廉洁自律、技术水平高的人员选拔任用到中层干部岗位上,每年都要调整充实一批,今年上半年就调整了多位中层干部。文山电力还采用低职高聘的办法,将技术已到高级技工或工程师水平,但由于文凭低等原因没评上职称的这部分职工,按相应的技术职称来聘用他们,让他们发挥特长。
文山电力建立完善员工教育培训体系和相关培训制度,每年的全员培训率均达到80%以上。并实行岗位轮换制,如果培训后还不适应原来岗位的,可轮换到相对符合他们工作的岗位。
人才战略的实施,使全系统人才资源的潜能得到激活,风清气正的氛围得以形成,有力地推动着企业滚滚向前发展。
多元化的融合导致文山电力人员的思想观念、技术素质、地域文化参差复杂。不凝聚人心,大发展就是一个空口号。“只有新型的、欣欣向荣的大企业才有它深深的文化内涵。文电需要强大的企业文化来支撑,需要先进的南网文化来引领、团结、鼓舞、激发人。”文山电力总经理、党委书记杨斌发出企业文化建设的强音。
文山电力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培训、优质服务、技术竞赛、文体、文化展示等多种活动,寓教于乐,促使干部职工遵章守纪、执行制度、行为规范、诚实守信、廉洁工作、优质服务、感恩企业、快乐工作。并投资几十万元,组建新闻中心,负责采编宣传工作。让广大干部职工及时从报刊上了解各级精神、各种经验、各种典型,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借鉴先进,增强动力。文山电力每年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为员工参与文化建设搭建了平台,让他们积极用彩笔描绘电网行业的壮丽画图,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通过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干部员工队伍旧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安全理念、经营理念、服务理念、行为理念、廉洁理念、团队理念”的企业理念深入人心,成为企业发展的灵魂,凝聚了员工队伍的智慧和力量,增强了员工们的执行力和责任意识,促使企业放射出新的活力。
以人为本,关心职工是文山电力发展的又一动力。文山电力领导竭力解决职工困难疾苦,争取资金全力改善办公环境和职工住宿条件,帮助职工子女寻找就业岗位,对退休职工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很大程度上稳定了思想,职工们说:再苦再累也没有理由不搞好工作!
如此,文电人变“要我工作”为“我要工作”,面对全州电网管理点多面广战线长的实际,他们严防死守,经常舍小家顾大家,技修和外线员工长年累月战斗在大山中,说不完的艰辛,死神经常都会与他们擦肩而过。
如此,一个个科学、雄伟的规划正逐步变为现实,全州联网的目标如期实现,彻底结束了文山州缺电的历史。文山电力一批批优秀职工被省、州表彰。文山电力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先后被评为“全国水利系统水电先进单位”、“全国水利系统质量效益型先进单位”、“云南省管理优秀达标企业”,荣获了“2005年度全国100家投资者心目中最亲切上市公司”、 “2006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性的上市公司五十强”、“云南省十大上市公司”、“云南100强企业”、“云南省百户优强工业企业”、“云南省电力行业优秀企业”、“云南省电力行业用户满意企业”、“云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文山州优秀工业企业”等荣誉称号……文山电力的展览室内,一个个流光溢彩的奖杯,一面面红彤彤的锦旗、一块块亮丽的奖牌,一本本精美的荣誉证,静静地传达着中央、省、州对文山电力工作的肯定,传达着老百姓对电网人的无比崇敬和感激之情!据介绍,从1997年以来,文山电力已获各级嘉奖200多种。今年,中央文明委在北京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共有38个单位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文山电力榜上有名,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成绩属于过去,壮乡苗岭、彝山瑶寨,镌刻下创业者的艰辛,展望未来,文山电力人任重而道远!
文山电力成果辉煌目标明确
“十五”以来,随着国家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的加大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文山电力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公司根据自身实际,结合文山州委、州人民政府“工业强州”、“矿电结合”、“联动发展”的战略部署,加大电网建设投入,加快输配电网架建设步伐,投资建设了一批110千伏、35千伏输变电工程,形成了以110千伏网架为主干、35千伏为辅的输配电网络,实现了文山州八县联网,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特别是云南电网公司入主文山电力后,建成了500千伏砚山输变电工程和220千伏文山、砚山、马关变电站,极大地增强了文山电网架构和供电能力。
依托云南电网公司在文山州高等级电网网架的构建,文山电力加大了电网建设投入,加快输配电网架建设步伐。仅2007年一年,文山电力就投资2.2亿元建设了4座110千伏变电站、7条110千伏送电线路工程和2座35千伏变电站;2008年又投资2.8亿元建设5座110千伏变电站、5条110千伏送电线路工程和2座35千伏变电站。110千伏西洒至听湖、小高炉至听湖输电线路工程,110千伏砚山羊街变电站集控工程、西畴兴街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改工程,110千伏文山马塘变电站增容工程以及110千伏富宁新华变电站至富宁里达变电站送电线路工程,110千伏永康变电站,35千伏富宁者桑变电站、文山三七园区变电站、文山松树坪变电站、富宁板仑变电站、文山三鑫商贸城变电站等一批重点项目已相继建成投运。2009年,公司电网建设计划投资5.42亿元。其中,新建工程项目概算投资1.85亿元;续建工程项目概算投资1.93亿元;收购二期农网改造资产1.64亿元。
在加快主网架建设的同时,文山电力积极推进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工作。“十五”期间,公司投入资金3.99亿元对文山州八县实施一、二期农电“两改一同价”工程。农电“两改一同价”后,全州农民一年可减轻电费负担1470多万元,文山、砚山、丘北、富宁四县农户电价由改造前的每度电平均0.70元降低到每度电0.402元,达到了全国农村电价较低标准。之后,文山电力又投资2.3亿元实施了农村电气化县和县城电网改造工程,全州农村户通电率达到95%以上。在完成“十五”一二期农电“两改一同价”、“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城网改造”等工程建设后,文山电力在云南电网公司的组织领导下,在2007年至2008年安排资金6855万元投入文山地区“完善西部农网工程”、“中西部农网完善工程”及“无电人口电力建设工程”。文山边疆民族地区农村电网更加安全可靠。同时,按照云南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推进文山州城市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紧紧围绕城市电网供电可靠率99.88%,综合电压合格率99.10%的目标。投资4162万元,对文山城区17条10千伏配网线路从缩短供电半径、提高安全性、增加供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造。投资15200万元,完善文山城区110千伏变电站布局,优化网络结构,提高城市电网供电可靠率。组织做好砚山、丘北、富宁、西畴、广南、马关、麻栗坡七县的县城电网和农村电网改造规划。积极开展农村电网建设改造。根据云南电网公司下达的任务,列入2009年实施的文山州八县农网工程项目有,2008年中西部农网完善工程第二批投资700万元;2008年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第二批投资100万元;2008中西部完善农网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4420万元;2009年中西部农网完善工程投资3060万元;2009年无电人口通电工程投资计划1000万元,解决无电户3256户。2009年计划实施的农村电网建设改造总投资达9280万元。
截至2008年12月,公司拥有发电厂15座,容量11.105万千瓦;拥有110千伏变电站12座,变电容量63.8万千伏安;35千伏变电站42座,变电容量21.265万千伏安;拥有110伏输电线路1529.97千米,35千伏输电线路 1171.03千米,10千伏线路10191.024千米,低压配电线路13699千米;地级自动化调度中心一座,县级自动化调度室四座。至此,文山州电网形成了八县紧密联网运行、农村电网与城镇电网相互协调发展,内联省网,外接广西,国际上通向越南的“四通八达”的大网络。
近十年来,文山电力创造了公司利润总额持续多年递增幅度超过30%的良好业绩。2008年,公司完成供电量35.98亿千瓦时,比公司成立之初的1998年增加32.98亿千瓦时,增长12倍;完成售电量33.61亿千瓦时,比1998年增加31.41亿千瓦时,增长15.3倍;发电量7.23亿千瓦时,比1998年增加5.73亿千瓦时,增长4.8倍;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31亿元,比1998年增加9.81亿元,增长20.6倍; 实现利润总额1.74亿元,比1998年增加1.64亿元,增长17.4倍;实现税金1.58亿元,比1998年增加1.48亿元,增长15.8倍;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9.95亿元,比1998年增加9.55亿元,增长24.9倍;资产总计15.2亿元,比1998年增加14.1亿元,增长13.8倍。
实践证明,近十年来是文山电力发展速度最快、效益增幅最大、制度较为完善、管理较为规范,实现了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十年,这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宽松的政策环境,得益于国家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的加大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几分耕耘,几分收获,文山电力的快速发展及其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做出的贡献为其羸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与肯定,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国水利系统水电先进单位”、“全国水利系统质量效益型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云南省电力行业优秀企业”、“云南省模范职工之家”、“云南省水利系统地方电力工作先进集体”、“云南省管理达标企业”、“云南省管理优秀达标企业”,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入选“中国优秀企业数据库”,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获“全国100家最亲切上市公司” 、“最具投资性的上市公司”、“云南省十大上市公司”光荣称号。2008年7月,被评为云南省“百户优强工业企业”,排名第43位,由2005年的“云南企业100强”第57位向前跃进了14位。
辉煌的成绩对文山电力人来说,是荣耀更是鞭策。展望未来,文山电力人已为自己确立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努力协调加快马鹿塘电站二期工程、板蚌电站、黄果树电站等15个电源点工程建设,力争到“十一五”末全州电力装机容量达120万千瓦;打造以高电压网架为主的不同电压等级的坚强电网,新建500千伏变电站1座,新建220千伏变电站4座共144万千伏安,线路572千米;新建110千伏变电站4座共27万千伏安,线路400.88千米;新建35千伏变电站5座共4.6万千伏安。到2010年公司最大用电负荷达到65万千瓦;供电量达55亿千瓦时;售电量达51亿千瓦时;利润总额达1.4亿元;税金达1.6亿元。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山地方电力市场整合工作,实现收购整合文山州内四家县电力公司,建立统一的区域配电市场,以获得地方电网运营的规模效应、财务效应和管理效应,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回报股东;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广西那坡和德保两县的趸售市场,不断拓展发展空间;依托供电主营业务,充分发挥投资功能,参与文山优势资源开发,实现业务扩张。
文山电力未雨绸缪着眼未来
文山电力按照云南电网公司“建设统一开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一体化、现代化大电网”的总体部署,本着“完善、规范、巩固、提高”的精神,紧紧抓住国家西电东送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全新的思维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
文山地区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相连,西与红河州毗邻,北与曲靖地区相连,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辖文山、砚山、丘北、富宁、西畴、广南、马关、麻栗坡八县,全州居住着汉、壮、苗、彝等11个民族,共有人口343万,设有947个村(居)民委员会,15995个村民小组。由于历史的原因,文山地区的农网建设和改造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农村现有的配电网络普遍存在工艺落后、布局混乱、设备陈旧、线路老化、线损高、供电质量差、安全隐患多等问题。目前,文山八县农网投资只有省网所辖95县平均水平的一半,文山电力所辖五县农网投资的平均水平只有其它三个县的一半。到2006年底,文山地区尚有无电人口36384人,辖区内仍有134667户未进行“两改”,地方政府及广大农民对实施农网改造的呼声仍然十分强烈。
为解决用电困难,文山电力班子反复讨论,认为针对底子薄、基础差、任务重的实际,必须要争取云南电网公司投入强劲资金,高起点、高速度、高规格、全方位建设高压大电网,实现跨越发展,才能与实现文山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相适应;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合理布局,重点突出。因此制订了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的发展目标,本着“一盘棋,一张网”的思路,进一步加大电网建设投入,加快输配电网架建设步伐,投资建设一批110千伏、35千伏输变电工程,文山电网形成以220千伏为构架,110千伏网架为主干、35千伏为辅的输配电网络,110千伏电力线路纵横壮乡苗岭,实现了文山州八县联网,并与省网(大电网)直接联网的供电格局,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另外,城市发展过程中电网改造与建设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供电更为安全、可靠。循环畅通的文山电网源源不断地为文山州城乡斓珊的灯火送去绵绵不竭的“血液”。
特别是云南电网入主文山电力后,先后投资建设了500千伏砚山输变电工程和200千伏文山、砚山、马关变电站,极大地增强了文山电网架构和供电能力。随着220千伏砚山听湖变电工程投运,文山电网实现由110千伏向220千伏电压等级的跨越,同时“云电送粤”第二通道500千伏砚山变电站建成投运。文山电网成为对越送电的“桥头堡”,“云电送粤”的南通道,是文山州实现“工业强州”战略目标的大动脉。文山电网已构成以三个220千伏变电站为中心、110千伏线路为主网架的三个片区运行。截至2008年底,文山区域电网已拥有500千伏变电站一座,变电容量750兆伏安;220千伏变电站4座,变电容量1200兆伏安。文山电力已拥有110千伏变电站12座,变电容量63.8万千伏安;35千伏变电站42座,变电容量21.265万千伏安;拥有110伏输电线路1529.97千米,35千伏输电线路1171.03千米,10千伏线路10191.024千米,低压配电线路13699千米;拥有发电厂(站)15座,36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1.1万千瓦。
由于工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文山州用电量将日与巨增。文山“工业强州”战略呼唤电网规划建设超前发展。面对机遇和挑战,文山电力又未雨绸缪,以更大的胆略制订出公司“十一五”发展计划: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建设220千伏变电站2座,总容量60万千伏安,计划投资11000万元;建设220千伏线路572千米,计划投资28600万元。新建110千伏变电站2座、扩建2座,新增变电容量27万千伏安,计划投资3900万元;改造110千伏变电站4座,计划投资1600万元;改造35千伏变电站5座,计划投资1800万元;建设110千伏线路193千米,计划投资5490万元。同时,户表改造覆盖率提高到80%以上,实现3.6万无电人口通电。
与此同时,文山电力以科技兴企,加快老旧输变电工程的升压、增容和技改工程步伐,使辖区内设备自动化率接近全国水平;规划建设了用电管理系统、远抄系统、集抄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等,大大提高电网科技含量。
标签:文山电力,建国6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