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电视上看到煤油灯的画面,一下子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童年。
小时候,因为经常停电的缘故,煤油灯成了记忆里的标志,每家每户都常备3盏以上。还记得刚入学的时候,因为怕停电,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搬出两张凳子到院子,趁着天亮完成家庭作业。一到晚上,一家人围着从屋檐上吊下来的灯泡吃晚饭。
那时候的夜晚,最常遇到的事就是停电。每当这个时候,家里便会点燃几只煤油灯放在手边。要是天黑前家庭作业还没有做完,那就只能在煤油灯下完成了。还记得油灯下的我总是坐不住,喜欢爬到凳子上,高高地趴在桌上,一边念着数学题一边用手去拧油灯芯,为此,刘海被煤油灯窜上来的火苗烘焦过好几次。
时间一晃二十年,承载着童年回忆的煤油灯也从记忆中渐渐远去。想着想着,我忍不住拨了个电话回家,询问家中煤油灯的下落。没想电话那边答到:搬过几次家,早扔了,现在停电少了,即使停电也就是十几分钟,哪还用的着它呀。
是啊,从依赖煤油灯到煤油灯的消失,不正是从侧面见证了祖国的飞速发展吗?
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我随父母住在电管站的宿舍里,有一天,电管站的老站长突然兴致勃勃地喊大伙下楼。好奇的我也跟着探出了脑袋。只见老所长扛回来一个筛子那么大的国徽和“中国电力”四个大字,微笑着跟大伙儿说:“大家帮忙挂上去,我们站不挂个醒目点的标志怎么行呢?”
现如今,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国家电网公司已全面实现了VI标识的统一,品牌魅力得到提升的同时,随之变化的还有优质服务水平。从“用电难”到“用上电”再到“用好电”,电力事业飞速发展的同时,更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电力事业的发展只是新中国的一个缩影。回顾建国60年的征程,我们清晰的看见,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标签:煤油灯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