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企业管理之我见

作者:陈国庆  2009-09-29

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兴衰,管理过严过死则人员失去活力,过松则导致管理混乱。如何把握管理的度?如何才能保持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如何才能使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各位探讨。

一、主要负责人要有正确的理性思维,知识渊博、宽宏大度,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就是通过人格的外显而对周围构成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它是由一个人的品格、智慧和才能凝结而成的力量,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影响人心、打动人心、重塑人心、聚合人心、引领人心。其次,它还是一种强大的物质力量,这种力量积聚到一定数量后,也就完成了精神转化为物质的过程。第三,它更是一种不可言说的奇异力量。

周总理崇高的人格魅力,是矗立在人民心中的丰碑,成为人们敬仰的中心、学习的楷模、做人的指南。人们很自然地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感染,自觉地以他为榜样,来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因此企业负责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可以启迪人的道德,可以振奋人的精神,更可以凝聚人心。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总裁杰克·韦尔奇和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松下幸之助是创造了现代企业管理神话的两个传奇人物,在他们成功的因素中人格魅力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这也正是崇高人格魅力所具有的超凡的作用。

二、管理机制要健全、创新。

企业在竞争中要想占据优势地位,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把企业做强做大。创新是一种理念,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通过管理创新才能使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规范合理,实现人、财、物等资源的有效配置。

首先要树立一切人为事故都可预防的理念,不断夯实安全基础。二是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狠抓关键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注重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敢为人先,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建立完善人才吸引、培养、使用的工作机制。创新教育培训制度,创建学习型组织,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储备和输出不竭的人才资源。四是进一步加大企业内部改革的力度,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不断壮大企业实力。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实行激励机制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持和发扬到最佳状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直接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但每个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个体差异,怎样才能收到最大的激励效力?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类型和特点来制定激励制度,并要考虑到个体差异。如男女的差异、年龄的差异、教育程度的差异、职务的差异对薪酬、成就人可、职务升迁、企业发展等的激励要求也不一样。

因此激励机制要有创新,根据员工有不同的需求,需求的多样性、多层次性、动机的繁复性,决定了调动人的积极性也应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激励手段使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达到最佳状态,才能提升企业的综合活力,最终使企业也达到最佳状态。

激励要把握最佳时机。例如需在目标任务下达前激励的,要提前激励;在员工遇到困难,有强烈要求愿望时,应给予关怀,及时激励。 

激励要有足够力度。对有突出贡献的予以重奖;对造成巨大损失的予以重罚;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技巧,达到以小博大的激励效果。 

激励要公平准确、奖罚分明。例如健全、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做到考核尺度相宜、公平合理;克服有亲有疏的人情风;特别是在提薪、晋级、评奖、评优等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热点问题上务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物质激励是基础,精神激励是根本。在两者结合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以精神激励为主。 

构造员工分配格局的合理落差。适当拉开分配距离,鼓励一部分员工先富起来,使员工在反差对比中建立持久的追求动力。 

激励机制的实施应有持久性,要能够持续运作,产生持久的效果,使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

四、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没有文化的企业就没有了灵魂。无数中外企业的经历表明,取得持续成功的企业无一不具有特点鲜明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精神、思想,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必须的管理方式,是一种非物质的力量,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文化是企业中不可缺少的管理因素,只要是企业,就应当存在企业文化,并且伴随着企业的积累与发展而沉积和发展。大量事实表明,一个企业要长盛不衰,必然要有深厚的企业文化作支撑,特别是在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是电网企业观念更新、体制变革、战略整合等最重要的支持。夯实公司文化的人文基础,实现全员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要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开发人本素质,重视对员工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非智力素质的培养开发。建立员工与企业利益均沾机制,谋求员工与公司共赢发展、分享财富和成果,从而使员工能真正融入公司,只有这样员工才有可能和公司具有协调一致的价值观,共建企业经营理念与发展远景,并自觉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使公司企业文化能真正落地生根。 

五、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团队。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张维迎教授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五大特征: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和流不掉。优秀的团队精神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将成为一团散沙;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团队精神,也将无所作为。

我们的每一位员工就像一个个自由电子,当有了一个团队的目标、共同的奋斗方向,就必然会产生强大的电流,形成共同的合力团队的核心是凝聚力,而团队凝聚力是将一个团队的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看不见的纽带,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

如何才能提高团队凝聚力呢?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培训已成为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创新的手段和工具,企业要有计划的实施的员工教育培训,组织员工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经常开展岗位练兵与技术比武活动,经常组织提高团队精神的拓展训练,为员工提供各种外出进修和学习的机会,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和业务水平,使他们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要注重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培养他们爱岗敬业、团结拼搏的精神,营造和谐、友善、融洽、合作的人际关系。

因此只有大家多学习多交流,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互相理解和包容,从而产生精神的共鸣和思想的共振,才能形成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

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解放思想,不断探索管理新思路、新方法,实现管理创新,努力解决好公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矛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指导工作实践,全力推动供电事业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企业管理,农电杂谈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