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战歌
——江西省海拔最高变电站建设侧记
8月18日清晨,一辆黄色工程车,载着满满一车器具,在蜿蜒的山路上盘旋,带着安福县供电公司输变电中心修试班的7位施工人员驶向他们的决战之地,在一个月内完成到目前为止江西省内海拔最高的变电站建设——35KV武功山变电站,海拔近1300米。
他们,昨天还在城北变电站的改造现场;他们已经持续劳累了2个月;他们,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那里距乡政府13.5公里,据县城55公里,是山里的山,交通不便、通讯不通、物资匮乏。
武功山变电站概貌
他们,能做到吗?是的,9月20日变电站成功投运,他们没有辜负上级领导的嘱托和信任,他们为安福县农网完善化工程改造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为公司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武功山,感受这片土地和这支队伍。
任务重,紧安排
这个工程最初并不在他们的工作之列,因为要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扩大内需工程,他们临危受命。要在一个月内完成任务,很多人都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我们好奇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翻开班长彭文斌的工作日记本,每一天的工程安排都排得满满的。
2009年8月18至8月19日运送武功山#1主变和311、301开关以及吊装等物资进山。每天只能跑一趟,早上六点多钟队员们就到公司集合,搬运器材到车上,吃过早餐时间就近8点,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他们在武功山脚下临时找到的一个住所,把东西卸下来,吃过中饭,稍作休息,便要往回赶了,要不然天黑也回不了家,第二天同样如此。
武功山变电站施工
8月25日至31日,是正式开始进入变电站施工的第一个星期,完成了几乎所有刀闸和电压互感器、电力电容器的安装,以及主控室里的各种保护屏安装。
9月1日至7日,完成户外一次设备连线,9月8日至14日,完成二次电缆敷设、连线接线,9月15日至16日完成所有一、二次设备试验、调试,9月20日,35KV武功山变电站成功投运。
说实话,彭班长也很担心大家完不成任务,但作为一班之长,他始终有一种使命感,不管有多难,只要是交给他们班里的任务,他就坚决要带领大家想尽办法完成。这个时侯,他想了一招,保证充足的工作时间,于是,他给大家定了一个时间作息表,每天6:30起床,12:30下班吃中饭,下午2:00起床,完成7:00收工吃晚饭。
工程大,齐人心
古语有云“人心齐,泰山移”,是的,安福35KV武功山变电站能够顺利完工并提前半个月投入运行,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人心齐。
施工现场的主要负责人肖丽军主任和彭文斌班长告诉我们,他们的施工队伍都是年轻的小伙子,正是血气方刚、有个性的时候,但在这个工程中,队伍里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人偷懒,没有一个人拖后腿,甚至没有一个人生病。
是领导们的深深嘱托和倾情关爱给予了这支队伍无穷的动力。当公司领导把任务交给他们的时候就说,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为你们班、也为公司增光彩。在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公司刘四新经理、梁长生书记等领导先后到工地慰问,为他们送去了矿泉水、饮料、水果及常备药品等,表扬他们、鼓励他们,给队员们带去了温暖和力量。
是两位负责人管理有方,执行有力。作为负责人,他们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起到先锋模范作用,闹钟一响,立马起床,收拾东西,工作中不偷闲不躲懒,不马虎不随意,安全工作要到位,宝贵时间要珍惜,下班时却必定最后一个走,清点队员是否走齐,检查现场是否安全。在一起相处,其实他们早已把队员看做并肩作战的战友,情同手足的兄弟,安排任务有商有量,工作当中有体有谅,闲暇之余有说有笑。
是这支队伍团结坚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办不了的事情。有一次下暴雨,山石随洪水滚落到路面,阻断了他们从住处去变电站的路,材料无法运输。为了不耽误工时,他们想出一个土办法,从拖运小贩那里借了人力板车,每次装一点,一天来回跑,几天下来,他们安全、顺利地把材料运到了目的地。从住处到变电站的路一路下坡,三个大拐弯,运的时候两个人在前面掌车,三个人在后面拖车,控制车的速度和方向,路窄且滑,一不留神,没控制好,车子就要翻到几十米的山下。别看这些小伙子平时大大咧咧的,关键时刻个个细心,责任和团队意识在他们的心中扎下了深深的根。
条件苦,找乐子
武功山离县城有100多公里之远,且山路崎岖,交通不便,人烟稀少,偏僻冷清,是旅游的好去处,却实在难说是生活的好地方,但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坦然接受,乐观面对。
没有信号,住进了山里,所有的手机都失去了作用,通讯方式回到了若干年前,只能靠空气传播,正好是山里,如果大声说话会在山谷里产生回音,放大、传播,因此痛苦没有便捷的沟通方式,却发现了另一种沟通的快乐,大声地喊对方的名字,听自己的声音在山间回荡,好像若干个自己在接力,然后听到对方的声音和自己的声音相撞,也经过若干个接力,别有一番风味。
乡下人家吃饭吃菜都是自给自足,没有多余的,所以他们得从县城买粮食、买油、盐、酱、醋,买菜,对于干货倒是可以一次性全部买齐带进山里,但是像蔬菜这些新鲜的食物却没有办法,因为工程紧、任务重,他们只能安排一星期回县城一次,买点新鲜的时蔬瓜果和肉类进山。厨师是他们的房东女主人,手艺并不好,为了图方便,也为了他们均衡营养,她总是荤素搭配,一起煮或一起炒,用大砵装。一到吃饭的时候,可热闹了,干完活大家都是又累又饿,谁也不管谁了,一上桌就抢菜,吃饱了是硬道理,来得晚的菜少了就从先吃的那里夹菜,不过谁也不去计较,噼里啪啦一阵火,嘻嘻哈哈一餐饭,虽然吃得不好,可是气氛很好。
最最无可奈何的山里的蚊子,又大又毒,市面上卖的杀虫剂、防蚊药根本没有作用,一叮就是一个大包,几天消不了肿,又痛又痒,消肿之后还结疤。去看看队员们的手上、脚上,都是蚊子叮咬过后留下的伤疤,他们笑称那是留给他们的纪念品。
最最快乐的事情要数每天傍晚收工后下河洗澡,别提有多舒服了。山里的水清澈见底,冰凉彻骨;岸的两边是树、是山,绿得发亮;空气清新,一尘不染;上十号人,先后扎进水里,朵朵浪花飞溅而起,四散而开,就像他们的心情一样。这一天,不管有多累,有多苦,有多少委屈和怨言,有多少不满和牢骚,只要一进水,和兄弟们一搅和,什么都忘得一干二净了,洗完澡,整个人就像重新注入了无限活力,轻松、快乐。
一个月过去了,他们瘦了、黑了,武功山变电站立起来了。这群热血方刚的年青小伙子就是这样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唱响了一曲生命之歌、奋进之歌、快乐之歌!武功战歌,唱的响亮,响彻山霄!
标签:江西海拔最高变电站,建设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