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两次网改,成就山村私人电灌站

作者:徐君 何秀坤   2011-06-22

【本网讯】俗话说,农历五月天,三天一小旱,五天一大旱。然而,6月20日,在沂源县西里镇茂子峪村张立学的果园里,笔者却见到另外一片景象,只见苹果树枝繁叶茂,一般大小的苹果不稀不密挂满枝头,张立学正在悠闲地浇灌着自己的3亩苹果园,地邻张立同也正在等着浇自己的150棵油桃树。“方圆300亩农田,张立学的电灌站全部灌溉得到,我们这一片,一年四季,只要不停电,随时都能灌溉。”一边正在等待浇地的张立同向笔者炫耀道。

说起自己的私人电管站,张立学可有的说道。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满山遍野栽植上了苹果、桃等经济作物,但解决不了灌溉问题,丰收就没有保障。眼看着无水灌溉的果园,开不出花,坐不住果,甚至到了干旱而死的地步,身为村民组长的张立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1999年11月,张立学聘请水利专家勘测水源,在自家果园附近勘察到水源后,动用大型挖掘机,挖了一眼深十米的深水井,找到了四季不断的水源。水源找到了,可灌溉动力又成了难题,由于单相水泵达不到扬程,需要三相水泵和电源,架设三相电源可难坏了张立学,因为需要1500米导线和二十基电杆。3万多元的投资在当时的条件下,简直是天文数字,计划搁浅了。

2000年,吹来了农网改造的春风,茂子峪村的低压电网改造,三相四线电源距张立学的果园仅有80米远,张立学顺利地架设了三相电源。还投资建设了三个拦河坝,电闸一合,源源不断的井水,就会欢畅的流到每棵果树下面。附近300亩果园,一年四季随时都可以得到灌溉。

可是后来,随着村民生活条件的提高和经济园林面积的增加,家用电器和电动药泵数量剧增,由于变压器容量小,线路线径细,造成线路末端电压极低。水泵上水量还不及原来的三分之一,张立学因此还烧坏了两台水泵电机。

沂源县供电公司金星供电所所长张丙良了解到茂子峪村的用电现状后,很快制订了茂子峪村标准用电村建设方案,上报公司审批后,从2011年4月份开始,茂子峪村标准用电村建设拉开了序幕,原50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增容为125千伏安,更换了配电盘一面,改造低压线路3550米,更换下户线2400米,更换表箱126只,单相电能表626只。标准用电村建设完成后,全村用上了充足的电力,张立学的电灌站又比以往更忙了。

标签:网改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