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月满人间 光照心田

作者:王帅  2025-10-02

  夜幕缓缓垂落,万籁俱寂。天宇深远,明月自东而升,如一轮洁白的玉盘,悬挂在苍穹之上。光华倾泻,洒在江河湖海,映在古今人心。自古以来,月便是诗人们心中最柔软的意象。张九龄曾写:“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短短十字,将万里相隔的孤独化为一瞬的相连;苏轼在黄州夜半,把酒望月,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佳句。月亮不言,却承载了多少仕途的起伏、乡愁的沉重、离人的相思。它是天空中最静默的陪伴,也是岁月里最温柔的注解。

  中秋之夜,少不了一轮明月,也少不了一桌团圆饭。月饼圆圆,象征团圆;茶汤清清,浸润心田。孩提时,长辈会把月饼切成均等的小块,轻声叮嘱:“一家人,分着吃,才是完整。”于是,那小小的月饼,便不仅仅是甜点,更是家的寄托。团圆,从来不是形式,而是心意的归属。即便身处天涯,不能同桌而坐,但心意一牵,月光一照,便仿佛彼此就在眼前。正如那句古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份乡愁,是月亮牵起的丝线,把每一个孤旅之人,紧紧系在家的方向。

  中秋的月,不仅让人想起亲情,更让人凝望自身。那一轮圆月,洁白无瑕,静静悬挂,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生的千姿百态。它让人感悟:世事如潮起落,人生如阴晴圆缺。有人在月下畅怀,谈笑风生;有人在月下独酌,泪湿衣襟。月色冷静,却不冷漠。它以沉默的姿态提醒我们:无论境遇如何,唯有内心的温情与善意,才是人生真正的圆满。千百年来,明月一直见证着世事沧桑,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圆润与光明。这,正是人生的启示。

  中秋的美,在于共赏。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无论身在何地,当人们仰望夜空时,都会被同一轮明月触动。它跨越山河,打破隔阂,让人意识到:我们虽各自漂泊,却共享一份自然的恩赐。于是,这个节日也成了沟通与祝福的契机。一句问候、一份礼物、一通电话,都是月光下的柔情。月亮告诉我们:快节奏的生活里,不要忘记温情,不要忘记抬头看天,不要忘记心中那份柔软。中秋,是属于每个人的心灵港湾。

  今日之中秋,不再只是古人与当今文人笔下的离愁与思念。它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一种诗意的追寻。它提醒我们:人生的圆满,不必奢求外物的丰盈,而在于心境的宁静。哪怕只是片刻的停歇——泡一壶茶,点一盏灯,静静望月,便能让浮躁的心灵,得到一份清凉与安宁。月色如水,流淌在夜色中,也流淌在人心深处。它让人明白:世事无常,而心中有月,则处处皆圆。

  明月高悬,岁岁中秋。它既是古老的诗篇,也是今人的心曲。它让人思念,让人珍惜,让人感悟。今夜,当我们举杯邀月时,不妨轻声祈愿:愿家人安康,愿世间温暖,愿人生圆满。愿这人间,不只有柴米油盐,更有诗意与远方;愿这月光,不只照亮江山万里,更能照亮你我的心田。中秋之夜,注定是人间最柔软的时刻。它让我们记得:走得再远,心中总有归处;繁华再盛,眼中仍有月光。(王帅)

来源:农村电气化信息网

标签:王帅,蒙城供电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