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兴义电网六十年巨变铸辉煌

  2009-10-14

风雨同路一甲子,共铸辉煌60年。60年光辉岁月弹指一挥间,贵州兴义供电局电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昨到今,度过了精彩而又绚烂多姿的六十年。六十年的发展进程,已成为全州人民永远不能忘却的记忆,它见证了黔西南电网发展的巨大变化。

城市电网建设突飞猛进 

1941年西南公路局第一、二工程处修建贵一昆公路进驻晴隆县,用1台20千瓦汽油发电机发电照明,标志着黔西南有电的历史。1946年,兴义县城商人邱应鸿、杨志清、李邦君集资法币3.5万元创办义明电灯厂,用1台煤气发生炉带动40千瓦发电机发电,标志着商业供电的形成。l950年元月,中国人民解放军17军49师进驻兴仁县,师部后勤处用l台容量为l 0千瓦的汽油发电机组发电。虽然这仅是一次军队办公用电,但这却是黔西南州历史上第一盏代表人民大众电灯,他将给贫苦的黔西南州人民带来永久的“光明”。 1970年 7月,晴隆锑矿自备水电站一晴隆大桥河水电站3×300+1×800千瓦机组安装完工,并完成电站至锑矿“两线一地”35千伏线路19公里的架设,标志着黔西南州输电网从6.3千伏——10千伏——35千伏的跨越。

曾经的艰辛,曾经的探索,总有一些记忆让人挥之不去。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黔西南地区只有35伏变电站,以县城为中心的地直、县城小水电孤立的区域性电网,各自封闭运行“老死不相往来”。1993年大年三十晚到新春初三全州部份供电区域停电,广大市民在厌声中度过无电黑灯的春节。1988年12月20日,兴义供电局成立。建局之初,仅靠一座110千伏三毛山变电站向兴义市及周边乡镇供电,薄弱的电网,孤立的电源,供电可靠性以及电能质量都受到极大影响。

一代伟人邓小平 “发展才是硬道理”为黔西南州电力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铺平了道路。历届领导班子率领职工遵循“发展才是硬道理”客观规律,按照科学发展观,电网从弱到强,1991年12月3日,黔西南州境内第二座110 千伏变电站——兴仁110 千伏输枢纽变电工程投运,解决了兴仁、贞丰、睛隆三县的缺电问题, 1995年12月27日,盘兴、天兴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运,结束了长期靠贵州电网末端——110千伏沙三线单电源、长距离输电及地方小火电、小水电供电的历史;从根本上扭转了全州缺电的局面。1996年12月随着220千伏兴义变的投运,兴义电网与贵州电网联网运行,吹响了国家电网向全州各县延伸的号角。之后兴义电网历经六十年的不断建设,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在全州八县市全面布点。

2002—2007,兴供融入南网,该局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电网发展,把电网发展放在最优先的位置,电网建设更是突飞猛进,为满足黔西南州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投入资金8.09亿元建设电网,其中主干网完成投资1.96亿元,新增220千伏变电站二座,变电容量354兆伏安、输电线路169千米;新增110千伏变电站18座、主变容量673兆伏安。所属8县局县县有110千伏变电站。 2008年1月19日,220千伏李关输变电站工程投入运行,该局220千伏主变容量从840兆伏安增加到1020兆伏安,北部片区电网结构得到完善,缓解了北部片区兴仁、贞丰、晴隆仅靠一条110千伏输电线路供电的紧张局面。形成了纵贯全州南北,横跨东西8县市区的110千伏主网架和以220千伏主网的“手拉手”的双电源供电,极大地改善了电网结构。

电网空中高速公路的崛起 

在“十一五”开局之年,该局紧紧围绕兴义城市电网“十一五”总体规划,从建设经济强市、优化兴义投资环境出发,结合兴义电网实际,以全省重点城市电网建设改造为契机,制订了《兴义电网建设发展“十一五”规划》,以 “十一五”规划为统领,优化网络结构,适应城市发展。把电网发展放在最优先位置,加快电网建设。按照“三个有机衔接”的思路规划电网建设,即兴义电网规划建设与贵州电网公司电网规划有机衔接;与黔西南州经济社会发展 “十一五”规划有机衔接;城市电网规划与其城市发展规划有机衔接,主动将规划及项目建设纳入地方规划之中。同时,根据全州电力需求发展态势,制定了“市中尽快完善、南部尽力加强、北部加快布点”的发展策略。把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作为推动电网发展的“两个轮子”,在电网规划建设中统一安排,电网发展实现从外延式发展向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的转变。

2008年年初总投资20161万元的兴义500千伏金州输变电工程开工 ,标志着兴供电网空中高速公路的崛起。谁能建设管理一座500千伏的变电站,就相当于建设管理一座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火电厂,就能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工程于2008年12月底完成。兴供500千伏金州变的投运与南方电网大网并网运行,形成以500千伏为主供电源、220千伏五角环网、110千伏双电源供电的电网结构。大大完善和加强贵州西部电网乃至整个贵州500千伏电网结构,有效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有利于开发利用贵州西部丰富的矿产资源,满足黔西南州用电负荷的需要,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供电量从1988年的4000多万千瓦时到2008年的40多亿千瓦时,是20年前的100倍,固定资产原值从1988年的483.54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10.15亿元,是20年前的209倍。通过电网强筋健骨,进一步提高全州电网输配电能力,提高电网安全可靠性与供电质量,为全州扩内需、保增长助推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电力支撑。仅2008年全州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65个,其中新建项目59个,续建项目106个,到位资金57.8亿元, 资金的引进,促进了全州经济的发展和该局供电量的增长,2008年该供售电量双双突破40亿千瓦时大关,实现了“双赢”,使企业自身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60年来,兴供创造了丰富的企业精神文化,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精神,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源泉。连续三届荣获了贵州省《文明单位》称号,连续四年荣获了省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先后被授予 “贵州省‘搞凝冻、保民生’工作先进集体”、“省五一劳动奖状”;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授予“优质服务年先进单位”、“2007-2008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贵州电网公司授予“双文明单位”“优质服务年先进单位”黔西南州委、州政府授予“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等多项集体荣誉。金秋传捷报,祖国60华诞大庆之前,该局《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对标管理信息系统》喜获国家版权局专利。“注重人文关怀 从健康开始”获全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成果特等奖,一座座金闪闪的奖杯、一块块黄灿灿的奖牌、一张张金字耀眼的奖状,凝聚着兴供人六十年的汗水和辛劳,代表着社会各界的积极评价,更是兴供人勇于攀登、勇于奉献、勇于开创的历史见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09年兴义供电局紧紧围绕“提高供电可靠率,做强电网保增长”,结合贵州电网公司“保增长、抓建设、强基础”的方针,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机遇,积极投入电网规划和建设,优化电网结构,投资10.45亿元建设强大的电网网络,增容扩建500千伏金州二号主变,新建3座220千伏输变电站,新建6座110千伏输变电站,增容扩建3座110千伏变电站,总投资相当于再建一个黔西南州电网,“十一五”未将实现以500千伏为中心电源点,以220千伏五角环网为主干网,依托周边大中型电站的220千伏电源点接入的主网架结构,城网和县城电网110千伏变电站全部实现双电源供电目标,完成全局主干网的升级转型。

六十年的拼搏,六十年的奋斗,令人难忘;六十年的发展,六十年的成就,催人奋进。天道酬勤,如今,当你走进兴义供电局,您会惊讶她的美丽,她的生机盎然,高耸的电力调度办公综合大楼,气势恢弘,绿色园林的办公区、家属区,赏心悦目,员工工作秩序严谨有序,精神面貌充满活力,就是在这样一片充满希望的沃土上,兴供电力人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铸就了今日的辉煌历史,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全局员工朝着创建国内领先供电局迈进,从辉煌走向辉煌。 

标签:兴义电网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