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资源能源价格改革或将进入深化“加速期”

  2009-11-30

今年以来,我国油气电煤水等主要资源能源价格改革思路均已逐渐明晰,并且在逐一有序向前推进。虽然改革步子有大有小,但“理顺价格体系、逐步市场化”的改革大方向没有改变。 

油气电煤水价改全面铺开 

从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挂钩互动,各地方政府为主导的水价调整,政府不干预煤炭合同价格谈判的表态,再到近期全国大范围的电价调整,以及目前市场对于天然气价格改革提速的种种猜测,今年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可谓四面开花,全面铺开,市场化机制已经初步成形。
 
 以利益链相对较长、涉及面最广的电价改革为例,在今年早期推进“直购电试点”的基础上,最终在本月中旬揭开面纱,即对除居民外的社会用电,根据区域的不同,进行了“有涨有跌”式的调整,这也打破了社会上普遍认为的“一改革就涨价”的惯性思维。 

事实上,“电价调整一小步,乃资源价格改革一大步。”经济学家、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直言,面对政府毅然拨动电价调整敏感神经的勇气,足见政府将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而市场机制的大门一旦打开,就不会再关闭。 

对此,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秘书长梁敦仕博士曾向记者表示,今年国家发改委明确表态不干预电煤合同价格谈判,意味着煤炭市场化改革跨出重要一步。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一位专家向记者透露,目前天然气价格改革也已经箭在弦上,只是在等待合适的出台时机。如此一来,油气电煤水“五只靴子”均如期落地。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目的,并不是要涨价。价改的实质,是建立起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以及通过价格杠杆来促进资源节约,达到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价格协会会长王永治认为,从这个角度来看,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2010年“改革的步子只会更大更快。” 

通胀预期不会成“拦路虎” 

今年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之所以能“四面开花”、“全面铺开”,足以说明政府对金融危机“利弊”的清醒认识,敢于抓住时机进行改革。 

“从目前我国的经济基础和实力看,进一步推进资源能源价格改革的风险是完全可控的。”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分析认为,在这个层面上讲,通胀预期不会阻碍政府推进改革。 

对此,王小广也分析认为,前些年能源产品价改之所以步伐比较慢,实际上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经济发展速度过快,改革时机不佳。 

相反,“目前综合来看,预计明年我国经济增长或持平向上,在我国外贸出口复苏程度有限,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仍为负数等环境下,恰恰是继续加速推进改革的良好时机。”王小广说。 

价改模式或有所突破 

在坚持改革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明年我国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的模式或许也有所突破。 

 “渐进与快推两种改革模式各有利弊。”牛凤瑞分析表示,渐进的改革模式对风险的把握更容易,但由此会造成时间成本高过,甚至于有可能错过改革时机;而快推的价改模式造成短期冲击大些,但却节省了时间。 

来源:新华网综合 

标签:资源能源价格,加速期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