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改革开放30年 文山农电大发展

  2009-11-27

改革开放30年来,文山电网日臻完善,云南文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山电力)发展日新月异——壮乡苗岭为之绚丽!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来,文山电力累计共争取投入农网、城网和农村电气化县建设资金17亿元;截止2007年底与公司成立之初的1998年相比,发电量增长3.5倍,供电量增长10倍,售电量增长11.6倍,变电容量增长13倍,11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长度增长16倍;资产总计13.58亿元,比1998年增加12.13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2亿元,比1998年增加了8.2亿元;上缴税金由1998年的1000万元升至2007年的13400万元;全州百万以上人口改善了用电条件,近60万无电人口解决了用电问题……

一系列惊人的变化,得益于文山电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大信心、大气魄、大手笔,高瞻远瞩、科学规划、勇往直前。在这里,笔者就文山农网发展和无电村的通电情况,描写农网发展新篇章,并以此彰显文电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奋进的拼搏精神。

70年代末期:文山地区电源点及电网结构状况

文山州属典型的老、少、边、穷、战地区。境内山高水急、河流纵横,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约343万千瓦,可开发175.87万千瓦。但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文山地方电力仍然十分落后。1977年批准成立的文山州电力公司(文山电力的前身),下属单位只有东方红电站、红旗电站(跌水坎电站)、水利电力修理厂、文山供电所。各县虽建有一些火电站,但大多容量只有几千瓦或几十千瓦。在这样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水电总装机不足3万千瓦。且州内燃煤资源缺乏,发展火电不但要承担环保压力,而且前景也不容乐观。

早在解放初期就有专家经过踏勘后论证:文山境内水资源丰富,仅麻栗坡县南温河所在地的盘龙河段就是一个天然的库坝,地质条件好,可开发建设46万装机的水电站(如今的马鹿塘电站一期和二期工程)。六十年代已被编入《滇南水电选》,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到九十年代也未能如愿。七十年代末期,全州主要精力投入支前。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电网自然是相当落后。文山全州仅有限的35千伏和10千伏以下输电线路分布各县主要城镇,农村大部分地区处于无电状态,就连文山城最热闹的东风路,每至黑夜来临也是“星星点灯”,稀少的几处灯光忽明忽暗。文山经济之落后可见一斑。

望梅止渴:80年代电力成为发展“瓶颈”

80年代,当祖国沿海地区以及内地正如火如荼进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时,文山州各族儿女却以大局为重,全力支前,默默奉献着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为祖国边防事业作出了巨大牺牲。

文山人民渴望经济发展,渴望摆脱贫困,渴望跟上改革的步伐,实现经济的复兴,但落后的基础设施条件,贫乏的财力和时局的限制,让人们“望穿江水”。一些外商虽然看好文山丰富的水资源,但也不敢贸然投资。在此特殊时期,文山电力的建设者意识到等、靠、要不是办法,开始思考如何勒紧裤带,艰苦创业。他们派出技术人员先后在盘龙河、普汀河、八布河、西洋江等流域上踏勘,积极筹备开发电源点。与此同时,积极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筹集社会闲散资金,几经努力,电网及电源点建设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1984年建成了回龙变电站和德厚变电站1座,拥有了35千伏线路150千米,10千伏线路500多千米。其它各县主要城镇开始不同程度地拥有了35千伏线路。

随着供电范围进一步扩展,电网扩大,用电负荷增加,电力供需矛盾突出。1986年1月,文山州电力公司完成了和省网公司的并网工作,及时缓解了平远地区供电紧张局面;1988年小河沟电站建成投产,随之文山至小河沟高压输电线路28.7千米投运。同年完成了东山变电站5600千伏安增至16000千伏安的技改工程和德厚变电站由1000千伏安增至3200千伏安的增容工程。1989年,完成了回龙变电站由5000千伏安增容至10000千伏安的技改和回龙至黄土洞12.5公里的35千伏线路架设。尽管电源点和电网建设取得一些成绩,但仍然无法满足文山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电力成为制约文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顺势而动:90年代电网之巨变

进入90年代,改革的春风融化了历史的坚冰。顺应文山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各族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文山州范围内的地方小水电发展,如雨后春笋。文山电力成为时代的先锋,在大力开发小水电的同时,电网建设更是实现了超常规发展。

1992年伊始,文山州电力公司、文山州水电局(现在的文山州水务局)率先引领干部员工集资600万元在盘龙河上兴建了装机7000千瓦的法郎沟电站,开创了文山州集资建电站的先河。随后,采用“多元融资、滚动投入,梯级开发”的方式开发电源点。电网建设也跨上了新的台阶:全州的骨干电网以35千伏为主。到1995年,“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文山的水电装机已达11.33万千瓦,年发电量5.16 亿千瓦时,年供电量7.54亿千瓦时。乡通电率达到96.5% ,村通电率70%,户通电率也超过60%。全州新建的2条110千伏线路、8条35千伏线路和一批10千伏以下线路在当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996年,文山州委、州人民政府加大对水电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在执行国家有关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对新成立的水电企业实行两年免征、三年减半征收所得税的政策。同时在土地、林地的征用补偿、移民安置等方面给予优惠。此举激励了文山电力建设者,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外来投资,推动了水电产业快速发展。电网建设铺开了新的画面:为迎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召开,文山电力顺应时代要求召开动员大会,要求全体员工转变思想观念,大胆开拓,加快电力改革步伐。一是制订了“九五”计划目标。即到2000年,供电量达到42705万千瓦时,文山电力供电区域内文山、砚山、丘北三县农村用电户达到电气化试点县的验收标准;二是抓好电网改造,疏通电力“瓶颈”,完成文山城区154、153、151三条10千伏线路主干线改造,改善了文山、砚山、丘北、富宁、西畴部分县区的供电能力,完成东山至蚂蝗塘35千伏线路的架设的主要工程;三是随着1996年12月4日12时广富网的并网成功,正式实现了全州八县联网,文山地方电力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四是从1996年开始在盘龙河5000米河段内兴建和技改5个梯级电站,为解决当时州内市场电力紧缺状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获得省州领导的高度评价,成为典型的“东方红模式”。与此同时,开始加紧实施电网改造,并架设东方红电站至文山110千伏线路。也就在这一年,云南省确定文山州电力公司为文山州改革的试点企业。

1998年1月8日,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海南厅举行云南文山州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暨扶贫攻坚工作汇报会。出席会议的有当时的国务委员、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组长陈俊生,国务院副秘书长刘济民,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国家经贸委、水利部、电力部、教育部等27个部委和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30分钟的纪实片《热土壮歌》真实地再现了文山州10年支前作出的巨大奉献和牺牲。陈俊生听完汇报眼里含着晶莹的泪水,心情沉重地说:“长期的历史原因使文山州形成了多种不利因素,造成了雪上加霜的艰难困境。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不会忘记文山人民曾经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随之强调各部委、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努力,尽快帮助文山州解决实际问题。时任国家电力总公司党组书记高严也表示,在配合水利部做好文山州水电开发的同时,将尽最大可能做好联网工作,扶持文山开发好电力。

1999年,在州、县两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文山电力成功吸收合并文山县电力公司、丘北县电力公司、砚山县电力公司、富宁县电力公司,组建云南文山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加强管理、协调发展、提高效益、求实创新”的工作方针。年底,集团公司顺利完成平远街小黑山110千伏变电站的建设验收;完成了文山县开化镇、富宁新华镇、丘北锦屏镇、砚山平远镇、稼依镇五个乡镇的农网改造,同时加紧输变电工程建设。为解决资金缺乏的困难,文山电力在贷款建设的同时,积极向省计委申请。云南省计委以(1999)155号文批准,计划投资16715万元进行农网改造,其中35千伏线路投资5795万元,10千伏线路投资4490万元,一户一表投资6430万元。文山电力急群众之所急,先期向银行贷款2000万元启动了“两改一同价”工程,成立了由24名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文山电力“两改”管理委员会,及时制订了“两改”实施方案。接着又贷款2393.84万元对砚山、富宁、丘北、文山的部分乡镇农网进行改造。同年,平坝镇、马塘、老回龙、小街、古木等五个乡镇所在地实现抄表收费到户,到户电价从每度0.85元左右降至0.65元。

勇挑重担:文山农网改造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当历史的车轮转入二十一世纪,文山电力抓住机遇,披荆斩棘,开拓前行,浓墨重彩地书写了辉煌的新篇章。从1996年起,到2007年的十年时间,累计投入资金16.15亿元,重点建设项目有110千伏文山西山变电站、110千伏马鹿塘至文山输电线路、110千伏落水洞至文山西山变电站线路工程,110千伏麻栗坡变电站,110千伏马塘变电站技改项目,110千伏文山至马塘至平远回龙送电线路、八宝至富宁线路技改等。至此,文山地区的主干电网实现了质的飞跃,从35千伏线路转变为110千伏线路。文山地方电网逐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电力供电体系,供电市场不断扩大。

2004年,文山电力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上市,成为云南省第一电力行业上市股、文山州第一家上市公司。这为加快文山电力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与此相呼应的是1996年到2007年间,通过集资、融资、引资,共投入27.22亿元用于电源点建设,使文山地区的电源点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从23.13万千瓦猛增到80.34万千瓦。随着一、二期“两改一同价”工程的完工,城乡用电市场也逐步走上规范化、现代化的道路。农电实现“两改一同价”后,农户电价从0.7元每度降低到0.402元,为推进文山城乡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5年12月,中国南方电网所辖的云南电网公司受让文山州电力公司所持有文山电力37.41% 的国有股,入主文山电力。文山电力开始全面融入南方电网,踏上了新的征程。在云南电网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下,文山电网建设更是突飞猛进,供电范围进一步扩展到广西的那坡、德保等县,主干网架开始从110千伏向220千伏提升。

2007年,文山州作为云电送越、西电东送的主要通道之一,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已拥有110千伏变电站21座,110千伏输电线路2000千米,35千伏变电站77座,35千伏输电线路2359千米;10千伏线路17846千米,低压线路22884千米,年供电量61.1245亿千瓦时,乡村通电率实现100% 。尽管成效显著,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文山地区的农网建设和改造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农村的配电网络尤其是10千伏以下网架结构普遍存在布局不合理问题、设备陈旧、线路老化、线损高、供电质量不理想、安全隐患较多等问题。辖区内截止到2006年底仍有无电人口36384人,仍有134667户未进行两改,预计需要投入资金约7亿元。为此,云南电网公司及时将文山地区农网建设和改造纳入统一规划的盘子,加大了对文山地区电力建设与改造的资金投入力度。

2008年,文山电力在云南电网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入5800余万元投资建设110千伏富宁里达输变电工程、35千伏富宁花甲输变电工程、110千伏马塘变电站技改增容工程、35千伏古木变电站技改增容工程等。与此同时,先后在完善西部农网工程、中西部农网完善工程及无电人口电力建设工程中调节安排了4070万元用于文山电力所辖五县农网改造工程及无电人口通电工程,并专项补充投入1345万元的国债资金解决无电村通电工程。广南、马关、麻栗坡县电力公司也加大农网改善力度,相继完成改造计划。

其中文山电力“完善中西部农网改造工程”涉及文山、砚山、丘北、富宁、西畴五县,托管的广南、马关、麻栗坡三县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农网建设和改造。全州“两改”和无电人口通电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2676.9万元。

为确保农网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文山电力党政领导班子按照南方电网公司对农村电网和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有关要求,把完善西部农网改造工程及无电村通电工程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周密部署。并针对各分公司实际情况细化管理措施,进一步优化计施方案,按照确定目标,扎实开展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文山地区完善西部农网改造工程及无电村通电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据初步测算,两期农网改造及中西部农网完善工程、无电人口通电工程实施后,每年可为文山全州农村群众节约电费1470余万元。从1998年到2008年,文山电网累计共争取投入农网、城网和农村电气化建设资金达17亿元,全州100万以上人口改善了用电条件,为近60万无电人口解决了用电问题。

改善农网工程及无电人口通电工程的竣工,对促进文山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生态环境改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登高望远:描绘文山电网蓝图

文山电网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转变,特别是云南电网公司入主文山电力后,先后投资建设了500千伏砚山输变电工程,建设了220千伏文山、砚山、马关变电站。文山已成为“云电送粤”和“云电送越”的主要通道之一,从2005年6月以来,截止到2008年10月底,从文山天保口岸向越南送电达19.78亿千瓦时,出口创汇8868.31万美元。文山电网已经形成以220千伏为构架,110千伏为主干、35千伏和10千伏为辅的输配电网络。供电范围从全州八县扩张到广西的那坡、德保、靖西三县。到2008年10月底,全州水电装机已达92.17万千瓦,发电出力87万千瓦,预计到年底,将突破100万千瓦。

尽管30年成效显著,但截止到目前,文山农网投资只有云南电网公司所辖的其他95个县平均水平的一半。文山电力党政领导班子着眼未来,正在勾画文山电网美好的蓝图:在省、州各级党委、政府和云南电网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在以南网方略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引导下,团结奋进,更好地践行南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全力做好电力供应”的企业使命,高起点、高规格、高质量地建设坚强电网,实现以220千伏线路为主干,110千伏线路遍布壮乡苗岭的美好前景,为促进文山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标签:改革开放,文山农电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