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在起伏蜿蜒的银线中流淌。
辉煌,在巍然耸立的铁塔上铸就。
是他们,裹严冬风雪,挑酷暑汗水。将执着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化为热,化为光,化为“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优质电能,
是他们,把岁月写在脸上,任沧桑刻进皱纹,深深咀嚼电力创业的苦涩,默默承受电业历程的艰辛。扎根豫西山区,建设古渑电力,一代代电业人为之拼搏与追求。
是他们,燃烧青春岁月,书写电力辉煌,让挚爱在银线上奏出滔滔黄河的欢乐,让璀璨在韶山脚下映照出秦赵会盟的和谐。
是他们,用执著深刻着每一盏台灯下的思索;用承诺浪漫着每一盏街灯下的爱情;用爱心点燃着每一盏手术灯下的生命;用奉献宽广着每一盏路灯下建设者的心胸。
五十年的奋斗,渑池电业人历经。
五十年的发展,渑池电业人见证。
是他们——渑池电业人,
托起了一个璀璨的古渑电力,
辉映着一个崭新的世纪征程。
走向辉煌 电力50年
(1958年5月1日—2009年9月26日)
辉煌,告慰历史,
岁月,璀璨永恒。
五十年沧桑巨变,渑池电业人亲历了仰韶大地电力工业的变迁;
五十年成长发展,渑池电业人见证着豫西强县电力工业的跨越。
从千年古城街上的一个小小的电管所,发展成为电网规模庞大、构架合理、电源供应充足、服务质量优质的河南省电力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省级文明单位”。
她,饱含了一代代渑池电业人的汗水和心血。
她,凝聚着渑池电业人一次次的拼搏与超越。
曲折和艰辛,磨砺着他们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意志。
成绩和辉煌,印证着他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足迹。
他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追求,为渑池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们锲而不舍、坚定执著的信念,为渑池电业局书写着继往开来、拼搏奋进的壮美画卷。
企业文化
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电业职工们的自娱自乐到八、九十年代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互融;从继承传统的“拥军爱民”到发扬光大“共建和谐”;从“文明市民学校”建立到系列的精神文明创建;从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到创建学习型企业。渑池电业局的企业文化建设,凝聚着一代代渑池电业人的艰苦奋斗和执着追求,也彰显着渑池电业人的坚定信念和企业文化。当前,渑池电业局正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企业文化内涵,全面推进相互关爱、共保平安的安全文化,干事、干净的廉洁文化,终身学习的学习文化,真诚服务、共谋发展的服务文化,集团化、集约化、精益化、标准化的管理文化,不断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将企业文化建设贯穿到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使企业文化同安全生产形成合力,成为体系,不断推进渑池电力事业的向前发展。
农电建设
渑池电业局本着“为农民、为农业、为农村经济服务”的方针,针对渑池农村电网一直处于高能耗、低效益,且十分薄弱的状况,以国家农网改造为契机,积极开展了农网建设与改造、“两改一同价”工作,不断提高农村电网可靠性,降低农村电价。特别是1998年以来进行的大规模农网建设与改造,投入资金近2.34亿元,完成了农网一、二、三期工程改造项目,彻底结束了农村电网建设严重滞后的落后状况,科学规划,创新设计,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得以广泛应用,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综合线损率“三率”指标全市对标第一,电价合理,电费优良,实现了农村电力建设的历史性跨越。其中新建110千伏变电站2座,新建改造110千伏线路40.5千米;新建35千伏变电站10座,改造变电站4座,新建35千伏线路75.7千米;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1409千米;新建改造低压(400伏)线路1636千米;更换改造10千伏配电变压器924台;户表改造5 万户。农村电价从改造前的0.70元/千瓦时,降到了目前的0.56元/千瓦时,累计减轻农民负担达2.23亿元。
科技进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五十年来,科学技术在渑池电力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电力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增长。渑池电业局改造和新建了2座110千伏综合自动化无人值班变电站和两个集控中心,在变电站自动控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建成县级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光纤通信系统、无线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和集中抄表系统,投资数百万元的客户支持系统已经投入运行;在电网建设改造中,积极采用架空绝缘导线、真空开关、SF6开关、微机型保护装置及直流装置,为提高渑池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及增供扩销做出了贡献;为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积极开展带电作业,加强带电作业技术培训和技术管理,业扩报装工程基本实行带电接火。同时,渑池电业人大力推进生产管理信息系统(MIS)及地理管理信息系统(GIS)的开发与应用,保证了电网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维护性,完全实现了业务信息的共享和处理,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效率和信息管理可靠性,使企业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道路。2009年的SG186工程进一步推动了科技进步的快速发展。
优质服务
工作制度化、管理规范化、言语文明化、服务标准化是渑池电业人奋斗的目标,让党和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是渑池电业人肩负的使命。渑池电业局认真贯彻落实“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供电企业服务方针,建立、完善了面向渑池地区所有用电客户、具有全方位信息处理功能和迅速便捷服务手段的客户服务中心,开通了客户服务热线电话“95598”,全天24小时为客户提供电费、电价的咨询、查询,接待用电客户的投诉、举报、供电报修、用电业务受理等业务;实行“客户经理制”、“首问负责制”,大力实施“爱心工程”,增设营业网点;拓展银电联网、电话交费、超市代收、网上收费;对弱势群体上门服务,切实解决客户缴费难的问题;建立业扩报装绿色通道,加快报装送电速度,推出低压报装“一站式”快捷服务,加快推进城市居民“四到户供电”工作,提高了客户满意度。与此同时,渑池电业局不断加强行风建设,通过聘请行风监督员、积极参加“公共服务行业民主评议活动”、“3.15”等活动,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兑现服务承诺。行风评议“三连冠”。
安全生产
渑池电业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五十年来,渑池电业人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善各项安全生产措施,努力做到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能控,尽力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同时,加强电力设备的检修、维护,积极开展带电作业,努力提高运行设备的完好率,为渑池地区不间断的电力供应提供了保证。连续多年未发生特大事故、重大及以上事故,至2009年8月26日创造了连续安全生产3650天的安全运行最好记录;圆满完成了渑池县各项重大政治活动和各大喜庆佳节的安全保供电任务;通过努力,渑池电业局确保了渑池电网的安全可靠,多次获得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河南省电力公司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电网建设
沧桑岁月,地覆天翻。从旧社会的“马路不平,电灯不明”到新中国的“火树银花,机器轰鸣”。五十年来,经过持续的电网建设和改造,渑池电网的规模和水平实现了快速增长。作为豫西电网的重要枢纽,渑池电业局担负着12个乡(镇)的供电任务,供电面积约1400平方公里,供电半径95公里。1958年,渑池县只有一条从义马三十里铺35kV变电站引进6kV线路供县政府机关用电,1960年从洛阳玻璃厂砂岩矿和山西铜矿与渑池在下马岭村东联建110kV开关站及35kV变电站,引进6kV线路供渑池县城大部分单位及农村照明用电,配电容量仅380千瓦,年售电量只有88万千瓦时,供电范围仅4平方公里。50多年来,通过几代渑池电业人的艰苦努力,电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扩大和延伸,电网运行电压由35千伏发展到110千伏。渑池县电业局拥有110kV变电站3座,容量143000kVA;35kV变电站9座,容量89450kVA,35kV输电线路108.06km;6-10kV配电线路37条1115.11km,400V线路2106km,配电变压器1392台118430kVA,供电区域营业总户数99966户,年售电量突破8亿kWh,已初步形成了110千伏“十”字形高压配电网、35千伏辐射高压配电网和局部联络的10千伏配电网的电网结构,一个结构科学、坚强可靠、经济合理的智能化渑池电网矗立于韶山脚下,为河南西部崛起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
经营管理
敢为人先、大胆创新,在五十年的奋斗历程中,渑池电业人实施了一系列成效凸显的企业体制改革,对内不断加强管理,严格考核,努力提高人员素质、工作质量和技能水平,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规定,逐步实现了企业扁平化、精益化的管理格局:改革营销管理体制,实行营配分设,初步建立起了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的电力营销服务体系;加强供用电营销管理,逐步建立规范化、程序化、高效率的电力营销工作秩序,完善客户供电设施,为客户提供良好的供用电环境;严格执行国家电价标准,加强电费回收管理,进行用电大普查,严厉打击窃电行为,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的改革,企业的运转模式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的思想意识更加贴近用电客户的需求,企业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显著增强。2009年,渑池电业局以创建国家一流企业和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为着力点,大力加强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精益化、柔性化,努力提高企业的发展质量,积极打造企业管理金牌工程。
五十年,是一座丰碑,镌刻着渑池电业人不朽的精神。
五十年,是一个起点,代表着渑池电业人踏上新的征程。
放眼未来,渑池电业人正以实践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企业,努力打造“一强三优”的渑池电力为目标,自强不息,拼搏进取,为建设现代化的渑池新型城市,用银线和铁塔编织着一首奋进的歌。
标签:辉煌,电力,渑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