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中外专家建议中国宜及早规划低碳发展之路

  2009-12-23

在不久前于南昌举行的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上,部分中外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向低碳经济转型正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确保能源安全、提升本国在新一轮国际经济竞争中地位的重要手段,中国宜利用自己的后发优势,周密筹划发展低碳经济的总体战略,及早有序地推进本国经济向低碳转型。 

需及早规划低碳发展之路 

专家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和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革命,又是全球经济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的一个必经阶段,与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国际经济竞争力密切相关,面对外部压力和内部需求,中国需要及早走低碳发展之路。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张坤民认为,从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看,中国人均化石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已探明的常 规 商 品 能 源 总 量 仅 占 世 界 总 量 的10 .7%,而人均能源资源探明量仅为世界人均量的51%,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我国在碳排放强度方面处于特别不利的地位。中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中国经济也进入高能源消耗、高能源强度的阶段,今后相当时期内,我国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必然继续增长,碳排放总量突出。发展低碳经济,将是我国参与国际行动且符合国情的双赢选择。由于未来国际经济竞争很可能是低碳的竞争,超前部署才能确保在未来经济竞争中赢得先机。 

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高级合伙人常博逸(C harlesE douard B ouee)认为,从“锁定效应”看,中国政府已制定了宏伟的节能减排的目标。但根据欧洲的经验,为降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未来成本,中国当前必须最大程度地降低因继续沿用高碳传统技术,致使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可能被这些高碳设施与技术“锁定”的风险,避免被锁定在高碳密集型投资当中。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潘家华则强调说,从“边际效应”看,碳减排客观上存在着边际成本与减排难度随减排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而单纯的节能减排潜力又有限度,中国如不及早规划向低碳经济转型,将使未来的碳排放空间遭受更大的挤压。 

日本日立综合计划研究所研究员蔡林海认为,从参与规则制定看,在发展低碳经济竞争中,通过创新可以形成一种综合竞争优势,而拥有低碳经济创新优势者将成为低碳经济的规则制定者。这种综合竞争优势以及制定低碳经济游戏规则的主导权,不仅将进一步扩大经济体间的发展差距,而且会影响到全球贸易和投资的走向,从而为“高碳经济”国家的增长带来新的障碍。这意味着,我国不但要更加重视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不再盲目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和技术转移,更要在一开始就参与发展低碳经济有关规则的制定,防止受制于人。

来源:经济参考报 

标签:中外专家,及早规划,低碳发展之路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