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智能电网”——中、美、欧齐关注

  2009-12-24

12月18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播出了“智能电网如何改变生活”的节目。节目中,在国内一个智能电网试点小区里,用户们每天通过电视查询水、电、煤气表的读数,家庭用电设施能动态感知小区内用电的高峰和低谷,选择在电价最便宜的时候用电,既节能也省钱,让人耳目一新。

自2003年率先提出“智能电网”概念以来,美国一直是该领域的先驱。本月初在深圳举办的“新平衡、新结构、新机遇”投资策略研讨会上,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杨富强说:“我认为中国的智能电网可以超过美国。”被誉为“电网2.0”的智能电网将在上海建成示范区,上海市民不仅有机会在明年世博会上一睹智能电网的风采,而且会在不久的将来亲身享受“善解人意”的电力服务。那么,智能电网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国内外智能电网的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

带“神经中枢”的电网

电力系统诞生100余年来,一直在不断地改进,但传统的电力系统在安全、稳定、效能上存在难以克服的问题。“智能电网”目前还不是一个确定的概念,国内外专家都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阐述。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专家陈树勇教授今年4月在《电网技术》杂志上撰文称,智能电网就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和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的目标,使运行和管理达到最优化。

智能电网犹如电力系统的“中枢神经系统”,电力公司可以通过使用传感器、计量表、数字控件和分析工具,自动监控电网、优化电网性能、防止断电、更快地恢复供电,消费者对电力使用的管理也可细化到每个联网的装置。

智能电网的实现,主要是通过终端传感器在用户之间、用户和电网公司之间形成即时连接的网络互动,从而实现数据读取的实时、高速、双向的效果,提高电网的综合效率。

大停电事故的“终结者”

很多美国人对2003年的大停电心有余悸。那年8月14日下午出现的大停电,波及美国从中西部到东北部的8个州和加拿大的局部地区,约5000万用户受到影响,经济损失达60多亿美元,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停电事故。事后调查表明,这起事故是由俄亥俄州3条输电线路出现故障,而电力公司和电网监测中心未及时采取措施引起的。

未来的智能电网可以扮演大停电事故的“终结者”。智能电网的最大特点是坚强和自愈,即实时掌控电网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快速诊断和消除故障隐患,在尽量少的人工干预下,快速隔离故障、自我恢复,避免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

智能电网带来的好处真不是一星半点儿。比如,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能更迅速地对人为或自然发生的扰动做出辨识和反应,以便在自然灾害、外力破坏和计算机攻击等不同情况下保证人身、设备和电网的安全。另外,智能电网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设备传输容量和利用率,借助先进的传感和自控技术,在不同区域间及时进行调度,以平衡电力供应。还能像央视新闻里所说的那样,根据电价制度动态选择最“实惠”的用电时段。最后,智能电网具有强大的兼容性,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和大规模应用。换句话说,就是风能和太阳能发出的电也可以很方便地接入智能电网,接受智能电网的统一调度和分配,这对于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

美欧智能电网研发有差异

在智能电网的研究领域,美国和欧盟开展较早,研究群体最为强大,但两者关注点有明显差异。

美国把重点放在电力网络基础架构的升级换代上,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系统智能取代人工操作,有明显的“技术至上”特点。2008年3月,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波尔得市成为美国第一个智能电网城市。今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将在未来3年内为美国家庭安装4000万个智能电表。8月,网络巨头谷歌与通用电气宣布共同开发清洁能源,合力打造美国的智能电网。

相比之下,欧盟重点关注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即发电系统以小规模、分散的方式布置在用户附近就近供应,可独立地输出电、热或冷能)的发展,有明显的“绿色”特点。2006年欧盟理事会的能源绿皮书强调,智能电网技术是保证欧盟电网电能质量的关键技术和发展方向,目前英、法、意3国都在加快推动智能电网的应用和变革,意大利在2001年率先实现了国内部分电网的智能化。

中国智能电网建设分三步走

总体上,国外在智能电网研究上更多地关注配电领域,也就是电力系统中直接与用户相连并向用户分配电能的环节。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首要任务是满足不断增长的电能需求,因此更重视智能输电领域,提升大电网安全运行的能力,这就使我国智能电网的研究和规划有着鲜明的自身特色。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今年5月首次公布的智能电网发展计划,智能电网在中国的发展将分3个阶段逐步推进:2009年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及各环节试点工作;2011年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2016年至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家电网公司负责人表示,中国的智能电网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智能”技术特征,可长距离、大容量输电的特高压电网(交流1000千伏、直流正负80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网)将成为其核心环节。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发展了1000千伏的特高压输电技术,这表明我国相关技术具备世界领先水平。

来源:云南电力新闻网-青年参考

标签:智能电网,中、美、欧齐关注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