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电力通信的发展之路

  2009-12-03

电力通信网同电力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一起,被人们合称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三大支柱。新中国成立至今,云南电力通信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单一到复杂、从稚嫩到成熟的发展之路。

1912年,一条与中国早期的水力发电厂——石龙坝发电厂23千伏送出线路平行架设的通信线路同步建设。该线路长30余千米,采用木杆单线架设,导线为线径4毫米的镀锌铁线,话音质量虽然不高,却标志着云南电力通信的创立。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云南建成了第一条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该电力线载波设备安装在原东庄变电站至西站变电站之间长约3千米的电力线路上,通话质量良好,云南电力载波通信从此迈出了新步伐。

随着云南电网的发展壮大,一种新型的通信方式——微波通信走到了电力通信的前沿。1982年,云南省调率先建成了云南省第一条微波通信电路——昆宣微波。该电路全长223.4千米,共由7个微波站组成。它的开通标志着云南电力通信进入微波时代。

随着世界电信新技术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末,鲁布革电厂率先建成了云南省第一条光纤电路。该线路采用普通光缆,沿10千伏线路同杆利用钢绞线挂设,全长3.4千米。随后几年中,GWWOP(地线缠绕光缆)、ADSS(无金属自承式光缆)、OPGW(地线复合光缆)等在云南电力通信中采用,至此,云南电力通信迈进了光纤化、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IP化的时代。

云南电网主要通信方式为光通信和电力线载波通信,辅助方式有微波、卫星和GPRS(CDMA)无线通信等方式。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沿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云南电力通信充分利用ADSS和OPGW技术,逐步构筑了云南电力通信的骨干层、汇聚层,形成了四大环网。云南电力系统所属26个单位完成了交换机程控化改造。

进入21世纪,云南电力通信网在宽带化、智能化和IP化方面又取得一定进展,DDN技术、ATM技术和IP技术均在云南电力通信网中采用。

截至2009年6月底,云南电力拥有各类通信光缆总计13730千米,全网500千伏、220千伏变电站光纤覆盖率达100%,110千伏变电站光纤覆盖率达87.74%。全网在运光设备638台,PCM设备827台,载波设备1079台,调度及行政交换机163套,通信电源499套。全省光纤日字型骨干双环网、滇西南骨干双环网、滇南骨干环网等3个2.5G独立光环网完全形成,省级骨干光传输网与各地区光传输网、调度及行政电话交换网、ATM综合数字数据网、局域网互联互通,共同构成了光纤化、数字化的云南电网通信网,承载着云南电网各类生产及管理信息,为云南电网生产运行及经营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随着云南电网的不断扩大,电网站点数不断增加,目前的云南电力通信四大环网上的站点数也将不断增加。为了保证通信网的稳定性以满足将来电网的需要,到十一五末期也就是2010年左右,云南电力通信网将从现有的四大环网改造成七大环网。

标签:电力,通信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