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走进央企:贵州电力装机十年增五倍助跨越发展

  2012-11-06

贵州电力装机十年增5倍西电东送电量累计达2656.17亿千瓦时

十年艰辛,十年光荣。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十年间,贵州6000千瓦及以上电力装机容量增加了5倍,跃居西部第4位,全国第12位,国家能源基地初具规模,西电东送电量累计达2656.17亿千瓦时;从2004年起,以电力工业为主的能源工业已连续八年蝉联贵州第一支柱产业。

国家能源基地初具规模

贵州具有得天独厚的“水煤互济”的优势,但很长一段时间内,贵州的资源优势与电力工业的发展状况并不相称,资源优势未能转化成为经济优势。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贵州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举全省之力加快电力发展”,今年1月12日,贵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提出,加大力度、加快速度、适当超前,把贵州建设成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

十年间,贵州电网公司先后建成了“八水十二火”等西电东送电源项目。

6000千瓦及以上电力装机容量从2002年的707万千瓦增长到2012年9月的3484万千瓦,年均增长18.7%;其发电量由427亿千瓦时增长到1253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2.7%。

十年间,贵州全社会用电量6937.77亿千瓦时,累计西电东送电量2656.17亿千瓦时;电煤消耗从1500万吨增加到5000万吨;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电解铝厂、最大的磷矿肥基地、最大的铁合金、磨料和人造金刚石生产与出口基地。同时,贵州日送出电力电量已占到广东的12%左右,成为泛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加油站”,实现了东西部资源优势互补、发展共赢。

十年间,促进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2010年,贵州能源工业总产值达到1537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6%,拉动全省工业增长5.5个百分点。

据悉,“十二五”期间,贵州将加大能源产业的结构调整力度,初步形成规模型、效益型、生态型的多元化能源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能源项目总投资约4650亿元,其中电力产业 (含新能源)2100亿元左右,煤炭产业(含煤炭转化及综合利用)2300亿元,城市燃气约250亿元。到2015年,贵州电力总装机将达5000万千瓦以上,电力行业总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以上,累计投资达到2100亿元以上。

电网建设后发赶超

建设一个坚强可靠的电网,是能源基地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由于电力历史上“重发轻供”观念的影响,造成贵州电网网架薄弱、设备落后、欠账很多。在省委、省政府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基础上,南方电网公司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在贵州年均投资超过150亿元,超过2008年全网年度电网建设改造总投资的3倍;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年均投资60亿元,超过2008年全网年度电网建设改造的总投资。

据统计,前所未有的投入,在苗岭山乡架起了一条条跨越能源天堑的 “电力高速路”,贵州电网500千伏主网架结构从2002年初步形成三角形环网,到目前形成以中部500千伏“日”字型环网为中心,向东、向西延   伸的500千伏主干网架,并通过“五交两直”通道与南方主网并联运行,建成了与重庆、广西、湖南等省区电网联络的220千伏线路7回,外送能力从100万千瓦达到现在的1000万千瓦,增长了10倍。

同时,在贵州建成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从201座增加到437座,变电容量从1816万千伏安增加到6290万千伏安,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从11033千米增加到23765千米,500千伏电网覆盖所有市州,220千伏电网已覆盖到全省51个市、县、区,全部县城实现了多路110千伏及以上电源供电,城市电网实现变电站多回电源线路供电,城市供电“卡脖子”现象得到有效缓解。2007年,实现全省电网覆盖范围内的“村村通电”;2009年,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了电网覆盖范围内的 “户户通电”;2011年底,农村电网改造率达到93%。

2011年初,贵州电网开创了世界大范围采用技术融冰解决电网线路覆冰这一世界性难题的先例,实现了“抗冰”向“防冰”的根本转变。经过10年的电网建设,贵州各地区供电保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总体上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和电力外送需求,部分地区已适度超前。

助推贵州同步小康

10年来,贵州电力建设2000多亿元的投资,有力拉动和支撑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

电力建设对贵州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三个拉动:在上游,拉动机械、运输、化工、

建材、煤炭等行业的发展,培育壮大了新的支柱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在中游,直接为财政创收每年以两位数增长,已成为项目所在地重要的税源;在下游,支撑了全省工农业尤其是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电力工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全省经济彻底改观,极大地增强了贵州自我发展能力,全省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以上,财政公共投入大幅增长,财政新增“三农”投入大幅增加。

大规模的电力建设,不断满足了10年来贵州快速增长的用电需求和西电东送需要,有力地支撑了贵州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为全省生产总值从2002年1243亿元增加到2011年5702亿元、年均增长12.5%提供了强大的电力支撑。

为满足全省产业园区用电需求、适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贵州电网公司根据产业园区规划,提前编制电网规划,拟新建变电站143座,扩建或增容改造变电站62座,新增变电容量2720.7万千伏安,满足全省125个产业园区的电力供应。

今后5年,南方电网公司将在贵州投资千亿元建设改造电网,规划新建变电站158座,扩建变电站74座,新增变电容量299万千伏安,新建电力线路长度4145千米,形成由“三横两中心”组成的省内500千伏网格型电网,以及总外送能力达到1400万千瓦的外送通道,建成与“国家能源基地”匹配的坚强电网,为贵州跨越发展、同步小康输送强大的电力。

标签:走进央企,贵州,电力装机,跨越发展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