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告别烧煤日子 “煤改电”暖了百姓心(图)

  2012-11-12

屋暖了。寒潮来袭,在北京老城区,电采暖让更多的居民房屋暖起来。自“煤改电”工程实施以来,22.8万户北京的胡同居民使用上了电采暖,采暖更方便、更舒适、更实惠。未来两年间,北京市中心城区居民将全部实现电采暖,“绿色北京”值得期待。

【 现场 】

告别烧煤日子 新生活暖融融

11月4日,经历了今年首场风雪后的北京格外寒冷,而此时,西城区西河沿192号院的一扇扇玻璃窗户上已经蒙上了一层热气。

走进西河沿192号院沈先生家,一股热气迎面扑来。“来,摸摸这电暖气。”沈先生乐呵呵地邀记者感受屋内的“热源”。

“要是以前,哪儿能11月初就这么暖和!”沈先生说,以前胡同里的老百姓烧煤块儿取暖,屋里最多也就18摄氏度,赶上雨雪天儿温度更低。

“‘煤改电’以后,烧一晚上电暖气,屋里一天都能维持在22摄氏度。煤灰、渣土都没有了,屋里当然干净了。”沈先生告诉记者,家里原来烧煤时,不仅空气不好,经常暴土扬尘的,还容易煤气中毒。自从用上了电采暖,安全又卫生,特省心。

沈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家面积20平方米,烧煤取暖最少要1200块蜂窝煤,按一块蜂窝煤1.5元计算,一冬下来要1800元。电采暖后,花费在1900元左右,表面上看区别不大,但是享受国家政策后,折合下来只要花1000元,节省了一半儿。”精打细算的沈先生对自家的取暖费很满意。

北京居民客户用上电采暖。金建 摄

用上电采暖的沈先生已经不再出门买电了,“网上买电比去银行方便多了。”沈先生说,“煤改电”给自己带来的新生活就四个字——越来越好!

【 回顾 】

“煤改电”十年变迁

2001年,北京市启动核心区文保区居民采暖“煤改电”工程,截至2006年11月,东城区东四三条至八条、西城区西四北一条至八条、西城区府右街地区完成改造。

2007年,“煤改电”牵手奥运,成为北京市“治理大气污染,为绿色奥运作贡献”的重点项目。这一年,西城、东城22915户平房居民新增用电设备容量14万千瓦,每户居民满足6千瓦的用电容量。

2009年,“煤改电”工程加大力度,220千伏地安门变电站、110千伏大栅栏、什刹海等变电站以及9座10千伏开闭站相继建成运行,建设10千伏配电线路近百条,敷设电缆总长度约591千米,新建架空线路总长度约414千米,新建箱变开闭器柱上变压器等设备约1140台,新装墙、地箱共约11400台,改造居民户表数近8万户。

2012年至2013年,“煤改电”工程扩展到非文保区,涉及北京7.8万户非文保区平房居民。此外,“煤改电”居民客户享受“低谷电价”的时段延长一小时,从当日22时至次日6时调整为当日21时至次日6时,每度电收费0.3元。采暖季结束后,居民依旧可以凭借证明领取区、市的两级补贴,补贴标准分别为0.1元/度,居民客户冬季夜间用电每度只要0.1元。

标签:告别,烧煤,煤改电,百姓心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