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两渡”工程:大手笔工程 精细化锻造(图)

作者:本报记者 李刚 杜远远 通讯员  2012-11-05

  “两渡”工程,指的是南方电网公司云南普洱至广东江门±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以及溪洛渡右岸电站送电广东双回±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两个工程分别简称为糯扎渡直流工程和溪洛渡直流工程。

“两渡”工程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工程,也是南方电网规模最大的一项工程。它不仅将成为我国直流输电技术自主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而且是公司基建“一体化”示范工程。

自去年12月开工以来,南方电网公司各单位、各部门齐心协力,解决了大量沟通协调问题,确保了物资及时供应,不仅进行了技术创新,而且提升了基建管理水平,将目标瞄准“国优”。目前,4万余名电网建设者正奋战在现场,加快工程进度,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10月11日,对于“两渡”工程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在广东省清远源潭镇,随着N319张力场四根导线从西往东缓缓升向铁塔,溪洛渡右岸电站送电广东±500千伏同塔双回路直流输电工程拉开放线序幕。

这一天,±800千伏糯扎渡普洱、江门两个换流站也完成了土建施工,进入电气设备安装阶段。

截至10月底,糯扎渡、溪洛渡工程的总体进度分别达到40%和36%,预计年底将完成工程总体的一半,明年开始将陆续投产。

线路跨越四省区,以情动人沟通协调

“两渡”工程首先遇到的是换流站站址、线路落地等征地难问题。面对规划选址、环境保护等前期工作,南方电网公司举全网之力,加强与地方政府等的沟通协调,破解了重重困难。

“工程建设,我们不缺技术,关键是尽快解决影响建设进度的各种问题。”超高压公司副总经理俞彦说,工程建设不能蛮干,需要技巧,建设云广直流的一些经验如今都派上用场。他所说的“经验”就是举全网之力,依靠地方供电局去联络政府,争得多方力量支持。

为不耽误投产时间,糯扎渡江门换流站一边施工,一边积极与相关政府部门沟通协调,加快办理土地利用审批手续。但在多级政府部门和供电部门的通力协作下,不到半年,国务院批准的土地利用手续审批文件终于下来。

糯扎渡直流工程西起云南省普洱市,东至广东省江门市,穿越云南、广西、广东三省区,线路全长1451公里。溪洛渡直流工程西起云南省昭通市,东至广东省广州市,穿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区),线路采用同塔双回,线路全长2×1286公里。工程规模之大,线路跨度之长,使得青赔成了“两渡”工程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谈及糯扎渡的青赔,广东电网鹤山供电局计建部主任冯伟新感触颇深:“挨家挨户和村民说好话,站在田间与村民讲道理,成了家常便饭。”

“但是又不能硬碰,必须以情动人。”在困难前面,这位“青赔主任”以局党支部书记的身份,组织党员到糯扎渡输电线路经过的江门宅梧镇泗云村开展支部联建活动。针对村里耕地干旱问题,提出对蓄水用电进行重新规划,预计今年底竣工的抗旱用电工程将为该村增加15%的耕地,此举深得民心,成了青赔工作的“润滑剂”。

糯扎渡输电线路有4座铁塔落地江门桃源镇奕马村,冯伟新动员桃源供电所借支部联建的契机,深入村中听民意。在了解该村正在申报市级文明村后,投入50多万元优先对该村进行农网改造,并配合村文化室和球场的建设,迁改配变和线路。村里的电压质量明显提高了,村容村貌改变了,村民强硬的态度也软了,青赔难题迎刃而解。

10月30日,在广东省清远源潭镇,溪洛渡右岸电站送电广东±500千伏同塔双回路直流输电工程24标架线现场,100多名施工人员忙着架线,直到黄昏才停工。杨惠平 摄

10月28日,在广西桂平糯扎渡线路15标86号塔,首次运用动力伞放线。王瑞芬 摄

大件物资“漂洋过海”运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确保物资供应,南方电网公司未雨绸缪,前期认真组织招标,过程中抓好履约工作,有效控制投资和合同履约风险,想方设法做好工程物资供应。

“来了,来了。”10月22日,从秦皇岛发出的溪洛渡工程昭通换流站3台换流变,在一个多月时间里,经历了1800公里的海运、2400公里的内河运输,缓缓地靠上四川宜宾打渔村重件码头。在接下来的十多天里,这3台换流变再穿越120公里蜀滇公路,落户昭通换流站。

这是“两渡”工程首批运输大件。据了解,“两渡”工程大件运输共有108台换流变,44台平抗,其中16台换流变要“漂洋过海”。

据了解,“两渡”工程物资采购工作已经完成,换流站设备及其线路材料正在按计划生产。目前换流变压器已生产43台,平抗11台,换流阀模件141个,隔离开关125组,直流控制屏柜897面,断路器89组,生产进度均能满足工期要求。

线路物资方面,“两渡”工程共需30多万吨铁塔和导线,除尚未确定的塔型外,已完成供货。导线、金具及绝缘子均按线路施工要求提前供应到现场。超高压公司物流中心履约管理部罗玉金告诉记者,为加强“两渡”工程物资品控管理,分别采用自主监造、驻厂监造、关键点见证、到货抽检、专项抽检等方法,追求设备零缺陷目标,千方百计确保产品质量。

为确保“两渡”大件运输,南方电网公司建立由项目单位、生产厂家、运输单位、施工单位等多方参与的定期联系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协调有关问题。据了解,大件运输工作中以普洱站换流变运输工作最为困难,需要水路、铁路、公路联合运输。云南省境内公路多为盘山路,沿途急弯道、颠簸凹凸路、上下坡、桥梁非常多。有40余处弯道需进行线性整改,全线149座桥梁需采取加固整改,协调难度较大。

“我们年初就对公路全线进行了实地踏勘,3月底完成公路线路施工图设计,4月中旬完成了初步评审会,5月初与相关主管部门多次协调,并就线路改造费用及施工组织实施展开实质性洽谈。”超高压公司物流中心仓储物流管理部韩传鼎说,目前,部分路桥改造工作已全面开工,从化站、昭通站、江门站已具备大件运输条件。

74个样板点管理瞄准“国优”

越是艰难的施工环境,越能激发工作的热情和创新的动力。“两渡”工程开工以来,超高压公司按照网公司基建“一体化”要求,抓好过程控制,将目标瞄准“国优”。

“这是围墙施工样板点,展示着从选砖、砌筑、抹灰到涂饰等所有施工工序,全站围墙都按这个标准进行施工。”在江门换流站,糯扎渡项目部副经理张雪波指着站门口一堵5米长的围墙说。不仅是围墙,还有警传室、平整站区道路、电缆沟、井盖板等建筑物墙面砖都挂着一系列实体样板。在交流场,记者看到构支架及设备等外露基础的清水砼,表面平整、洁净,颜色均匀,像艺术品般做工讲究,边上还贴有“基础样板”的小标牌和施工作业指导书看板。

据了解,为将“两渡”工程建设成为“规范达标、绿色可靠、文档齐全、零缺陷”优质工程,南方电网公司在“两渡”工程施工中开展样板点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控制工程质量,共开展74个样板点管理。公司组织成立了示范工程样板点管理工作小组,并编制样板点细部设计与施工工艺控制标准,严格按验收通过的实体样板全面对照施工、验收。

“为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家优质工程水平,我们对各参建单位如何做好质量样板制的实施工作进行明确要求。”张雪波说,为使一线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工艺流程和要点,项目部采取了施工作业指导书、现场施工小看板、WHS管控等手段,还加强了对相关人员的岗前培训,对每个关键部位、细部结构进行详细设计和施工交底,确保工程质量向样板靠近。

“任何一个环节发现质量、工艺、效果未达到样板策划要求的,必须进行整改,直到达到要求为止,然后才开始同类型作业大面积施工。”糯扎渡项目部昆明分部杨天威说。||||

■工程创新

截至10月底,“两渡”工程四个换流站“三通一平”基本完成,现全部转到土建阶段,糯扎渡普洱换流站和江门换流站已开始电气设备安装。线路方面,溪洛渡全线基础共3262基,开挖完成3190基,累计完成97.82%;浇制3107基,累计完成95.28%;铁塔组立完成1592基,累计完成48.82%,架线施工完成9公里。糯扎渡工程全线2600多基塔,开挖完成2527基,占97.12%;浇制完成2489基,占95.66%;铁塔组立完成1629基,占62.61%;架线施工完成40多公里。

■工程进度

“两渡”工程建设过程中,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大胆使用了新材料、新技术,以安全、经济、简约、实用为目标,工程建设成本中合理地挤出一些资金,有效控制了成本。

据了解,在糯扎渡工程线路第19标段,其中8基塔使用角钢组合截面。采用在角钢外侧上焊接钢板构成Y型截面,增大了角钢截面积及回转半径,以此代替以填板连接的十字双角钢组合截面,可以节省大量填板,降低加工难度,外形更为简洁美观,并有效降低铁塔材料消耗。据介绍,大角度转角塔、终端塔采用“Y型”角钢,在施工技术上为国内首次推广应用。采用Y型角钢相比双角钢主材铁塔,塔重节省约7%。以J3303-54转角塔为例,可节省塔材8吨,节省造价约7万元,这样8基塔可以节约钢材60多吨,节省造价50多万元。

新闻延伸:守好安全“生命线”

在从化换流站的几条主环路两侧,竖立着一面面安全施工及防台风、防汛的知识展板。在施工区域的休息室内墙上,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这些安全知识进行了展示。“每一批新进场劳务人员上来,我们都要对他们进行培训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提高自我安全保护能力。”超高压输电公司溪洛渡项目部从化分部副经理邝建荣介绍说,“不管怎么赶进度,安全始终都是我们施工的第一位。”

不忽视每一个细节

10月13日一大早,在施工前的站班会上,±500千伏溪洛渡直流线路工程第1标段项目部经理申庆朝照例强调了施工安全。云南昭通境内的第1至第3标段平均海拔2000多米,气象条件极端恶劣,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的难度很大。

昭通一年大多都是阴雨连绵,一到晚上整个大地就被浓雾笼罩,在运输砂石、塔材时,遇到悬崖峭壁处,就放弃了人工和马帮输送,全都利用索道运送。在人工挖基础时,项目部还往基础内送风送氧,施工人员每工作两个小时就轮换一次,保证人员健康安全。

申庆朝告诉记者,他们每天都要与当地的气象局联络,了解每天、每周的气象情况,一旦遇到雨天或大雾天,就停止高空作业……不仅如此,每个施工点还都配有专职的安全员,施工时,他们会在现场来回巡视,时刻关注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细节。

严格监督每一个现场

10月是从化、昭通、江门和普洱四个换流站土建与电气安装交叉作业高峰期。为确保今年年底实现土建、电建交安的目标,日前,每一个站每一天都各安排有1000多人同时施工。确保不因任何环节造成工期节点延误,成为各参建单位的重要着力点。

每天17时许,超高压曲靖局安全专责小王都要跟其他几家施工单位的安全专责一起,进行一个多小时的施工现场交叉互检。巡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均要当场整改。整改不了的,监理人员将开具通知单,限3天内整改到位,否则将对问题单位进行考核。

记者从溪洛渡项目部曲靖分部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昭通换流站自去年3月复工以来,除了雷打不动地执行日巡视制度,每月还对施工现场(含材料站)安全文明施工情况、安全用电、环境卫生等进行全面检查,三通一平A标工程发现安全隐患135条,土建工程发现安全隐患150条,目前均已整改完毕。

“除了人身安全,设备安全也是每个换流站施工现场管控的重要内容。”超高压公司糯扎渡项目部昆明分部副经理俞永忠告诉记者,由于“两渡”工程设备全部推行厂家主导安装,四个换流站业主项目部除对厂家现场服务人员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还按照要求与其签订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服务协议,要求厂家交纳一定数量的安全风险抵押金,以规范服务行为,保证监理、安装人员和厂家服务人员工作的无缝衔接,保证工程按期投运。||||

现场直击:一年不足80个晴天 淤泥里抢工期

国庆刚过,云南、贵州两省很多地方气温骤然下降到10摄氏度以下。一到旁晚就淅淅沥沥地飘起了细雨,浓雾从山涧四处扩散,不一会大地就被笼罩得严严实实。这个季节,南方的很多地方都还阳光明媚,但在云贵高原,却已提前步入了冬天。然而,“两渡”工程建设者仍冒着雨加紧施工。

在距离云南昭通100多公里的牛寨换流站,工程施工人员头上戴着安全帽,穿着水鞋在满是淤泥的工地上施工。负责该站土建、电建的项目经理杨文志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昭通一直是阴雨绵绵天气,能看到太阳的日子不足80天。

在杨文志的办公室,记者看到墙上贴着一张“施工晴雨表”,记录昭通今年晴天最多的是8月,只有14天,1、2月全是阴雨连绵。长年的雨季,导致换流站才施工两个月就发现地面含水量高,施工质量达不到标准。于是,超高压公司组织相关专家对原有的设计方案进行修改,从外购买碎石、石灰岩,场地每填1.5米土则铺垫50公分碎石,并把石灰岩与泥土进行搅拌填入。“这样设计增加了成本,但为工程节约了时间。”溪洛渡项目部昭通分部项目副经理孙宗云说,目前,“三通一平”已基本结束,所需的碎石达30多万立方米,石灰岩达4万立方米。

从溪洛渡线路贵州段11标项目部所在地丹寨县到第2施工队施工现场,一条崎岖的山路如蛇般蜿蜒在山间,记者一行乘坐的工程车像蜗牛一样慢慢爬行。浓得化不开的雾气像浑浊的河水四周流淌,就算是白天打着大灯,可见度也不超过3米。该标段技术骨干李江告诉记者,有时候施工晚点回来,就什么都看不见,为了安全,只能一个人拿着手电筒在前面打着灯带路,车慢慢地跟着走。

从第1施工队到第4施工队,30公里的路程绕了500道弯。一路上,记者看到的施工队驻扎点,都是在半山腰里刨出一块空地搭建。施工队长吴飞告诉记者,其他困难都能克服,就是运输太困难,“线路经过的地方都是无人区,把塔材和沙石运输上去,在当地老百姓看来简直比登天还难。”在铁塔基础施工运送沙石时动用了400多匹马,但驮运过程中经常有马匹因烟雨天气看不见路而摔下悬崖死亡。第11标最艰难的一基塔,运送沙石时就摔死11匹马,有3匹被摔断了腿。“我们看到马匹摔死,心里很痛,最后只有改为索道运输。”

建设故事:一场祭祀解决赔偿难题

在贵州的黔东南苗族同胞眼里,每棵树都是有灵魂的,护佑着村里每个人的生命,对树的崇拜如同对生命的敬仰。而“两渡”工程线路途经处,正好经过黔东南,线路要落地,砍伐树木在所难免。施工人员如何破解这道难题?

潘家寨是贵州丹寨县排调镇孔庆村的村民小组,居住着80多户人家,均为苗族。村民潘治福介绍,村里自古以来都不准任何人在山顶上开山动土。

然而,溪洛渡工程贵州段12标的一座塔基落脚点正好就在潘家寨。经过设计单位勘测后,确定如果要村头立塔,需要砍伐七棵大树。“这些树可是村民们的命根子,如何协凋啊?”该标段项目部经理龙清派出了最有协调经验的老党员马贤骥到村里与村民沟通。

到了村里,马贤骥召集几名村代表协商,并把溪洛渡工程的重要性向村民解释,希望能得到村民支持。但村民们表示,树是村民敬奉的“神树”,砍伐不得,没有协凋的余地。

工作人员只有向丹寨县领导“救援”。丹寨县委副书记龙再冲接到汇报后,当天赶到村里协调。村民们表示,这一塔基所处的位置刚好在潘家寨村头,是神明禁地,不准砍伐树木。有村民甚至提出:“如果不能改建此基座,就全寨搬迁。”

“村民的这些想法看似迷信,但也是当地民族的一种习俗,我们也得尊重。”看到村民们态度坚决,龙再冲只好打“退堂鼓”。

一星期后,龙再冲再次来到孔庆村,召集村民开协调会。村民们递交了一份报告,称:“如果要砍树那就按照当地习俗,祭祀山灵以保全寨老少平安。”“我们不在乎能赔偿多少钱,只在乎得到尊重!”

只有尊重村里的习俗,事情才会迎刃而解。龙再冲召集项目部的人与村民“约法三章”,按照潘家寨的习俗祭祀山神。

第二天,龙清为村民们买来了牲畜,一场祭祀仪式开始了。当天,村里杀鸡宰羊,一片热闹景象。前几个月还“排外”的村民,此时热情地邀请施工人员一起参加了祭祀活动。

干了一碗烧酒后,村代表潘兴福站起来发话:从明天开始,村头的七棵树允许被砍伐。村民们与施工人员端起酒碗饮下一大口,然后把剩余的酒迎风洒在山顶向“山神”致敬。

10月16日,这座被延误两个多月的铁塔终于开始基础施工。

来源:南方电网报

标签:两渡,工程,精细化,锻造,溪洛渡,糯扎渡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