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经历过2003年前后用电高峰的人对“错峰用电”这个词都不会陌生。十年前,东莞工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电力不足的缺陷日益明显;十年后,东莞依托稳定的电力供应,在经济和社会双转型的大道上步子越迈越开。
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目前全市共有制造业企业2万多家,每到夏季用电高峰,东莞用电负荷更是屡创历史新高,如何保障客户安全可靠用电,成为东莞供电局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东莞供电局本着“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不断加强电网建设,逐步提高供电可靠性,满足客户需求,为广大客户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保障。今年6月,东莞供电局首获“全国供电可靠性金牌企业”称号,这是该局多年来致力于提高供电可靠性并得到社会认可的最好证明。
这十年,是东莞经济快速发展的十年,也是东莞供电局为千家万户输送优质电力的十年。
十年成就
喜获“全国供电可靠性金牌企业”称号
今年6月4日,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北京发布了2011年电力可靠性指标,东莞供电局荣膺“全国供电可靠性金牌企业”称号,首次跃进全国20家金牌企业榜单。在本次评比中,东莞供电局综合得分排名位居全国第六。
成功获得“全国供电可靠性金牌企业”称号,可以说是东莞供电局在提高供电可靠性上所做工作的缩影。为了保障客户安全可靠用电,东莞供电局在牢牢树立“基建、生产、营销都要以客户为中心”这个理念的前提下,早在几年前便开始相应的电网建设。
2003年以来,东莞用电形势日益严峻,错峰用电成为保障供电的常规手段。为了解决东莞用电困局,达到“治本”的效果,东莞供电局陆续采取加快电网建设,引进STATCOM新技术,完善配网自动化等措施来保障用电。这些措施的顺利实施为东莞供电局提高供电可靠性,保障客户用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统计,2011年,东莞供电局全口径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为5.99小时/户,同比下降47.46%,用户平均停电次数为1.28次/户,同比下降51.15%;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为1.65小时/户,同比下降67.77%,平均停电次数为0.56次/户,同比下降60.00%。
1143万千瓦负荷撑莞发展
提起东莞,很多人都会联想到“世界工厂”这一称号。自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就以独特的发展模式创造了骄人的成绩。然后却很少有人会细究支撑这座“世界工厂”运作的能源来自何方。记者采访供电部门得知,东莞绝大部分电力都来自市外。因此,东莞电力供应既受自身电网供电能力影响,又受市外电源供应的影响。
2003年前后,东莞工业发展达到一个高峰,工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工业逐渐成为东莞市经济的支柱产业。此时,东莞市外电源供应的不足,对正忙于提高东莞电网供电能力,希望给社会“用好电”的供电部门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协调减少电网建设的施工停电、争取市外电源多供电、平衡全市电力负荷等工作,成为东莞供电局这十年来的主要工作。
“幸好,东莞还是一个福地,这十年,较大型的台风基本上绕道东莞,东莞电力供应基本没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有力地支撑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东莞供电局有关人员表示,这十年来,东莞供电量从2002年的285.8亿千瓦时上升到2012年的605.5亿千瓦时,最高供电负荷也从561亿千瓦上升到1143万千瓦,成为全国第六个负荷超过1100万千瓦的供电局。东莞GDP也从2002年672.3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5000亿元。
加强自身建设构筑坚强电网
“打铁还需自身硬”。东莞供电局深知电力供应对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十年来,东莞供电局一直努力改变困局,加快电网建设进度,致力于建设智能、高效、可靠、绿色的坚强电网,为东莞经济发展提供必要保障。
2003年,东莞投入的第二座500千伏变电站——横沥变电站,创造了12项全国、全省第一;2003年数易站址的500千伏莞城变电站竣工投产;2010年,东莞第四座500千伏变电站——水乡变电站投产,创造了东莞电网史上用9个月建设1座500千伏变电站的新速度。该站是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第一座单组主变容量达150万千伏安的变电站,工程投入运行后可解决东莞市西北部缺少500千伏供电电源的问题,增强东莞西北部地区的供电能力,提高东莞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至此,东莞基本建成以500千伏变电站接受市外电源、220千伏电网为支撑、110千伏电网分区供电的坚强电网。
这十年来,东莞电网建设投资总额达231.76亿元,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从2002年底的78座发展到目前的153座。
STATCOM技术改善电压稳定性
珠江三角洲电网外受电力大、负荷高度密集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一旦电力负荷中心发生严重故障,暂态过程中系统电压较低,系统潮流变化剧烈,此时就需要大量的无功补偿。由于无功不能长距离传输,负荷中心剧增的无功需求不能由区外送入,而负荷中心常规电容器响应速度慢,不能满足系统无功需求,有可能造成电压失稳等问题。
为此,东莞供电局以500千伏东莞变电站为试点,开工建设“±百兆伏安级链式静止补偿器 (STATCOM)(以下简称STATCOM)”项目。该项目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也是南方电网首个大容量STATCOM项目。
今年4月28日,东莞供电局成功进行世界上首次“±200兆伏安级链式静止补偿器”人工接地短路试验。这次短路试验真实检验了STATCOM暂态控制逻辑及响应时间等技术参数,确保在电网发生重大故障、失稳情况下,STATCOM能快速响应、发出大容量无功支撑电网,避免电网事故引起大面积停电。此次试验的成功,充分验证了STATCOM的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
据介绍,STATCOM(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即静止同步补偿器,是迄今为止性能最优越的静止无功补偿设备,其基于电压源型变流器的无功补偿装置实现了无功补偿方式质的飞跃。它不再采用大容量的电容、电感器件,而是通过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高频开关实现无功能量的变换,集合电容器、电抗器功能于一身。
精品思维打造配网自动化建设
除了加大电网建设、增强供电能力之外,东莞供电局还用十年时间打基础,打造配网自动化建设,从完善配网网架开始,建立分区供电模式,逐步提高转供电能力。
城区供电分局所负责的区域是东莞行政文化中心区域,重要客户较多,对供电可靠性要求格外严格。如今,城区配网自动化建设遵循“统一规划、局部试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已完成18个环网小区,共60条线路的配网自动化改造,城区公用线路覆盖率为53%。
与此同时,该局还创新配电网分区供电模式,即是以城市公路网为依托,划分相对固定的地理分区,并以此分区为单位构建10千伏供电网络,每个分区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供电系统,每回10千伏线路都有一个明确的供电范围,分区之间原则上不跨区供电,形成了具有东莞特色的分区供电模式。
目前,东莞城区已形成以城市主干道路为界的51个分区,消除了交叉跨区供电。一个具备高转供电能力,安全可靠的配电网络逐渐成形。
作为一个工业发展高度密集的城市,东莞对电力供应的高要求不言而喻。在这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东莞多次面临用电紧缺的困扰,然而东莞供电局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加强电网建设,保障了客户安全可靠用电。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电力仍然是支撑东莞这个“世界工厂”运作的重要能源,而东莞供电局将一如既往,致力为东莞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的电力供应和服务。
标签:东莞,十年建设,保供电,优质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