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天寒地冻电网建设不歇工 玉树明天更加灿烂辉煌(图)

作者:马旭升  2012-12-03

水草丰美的嘉塘草原上,新架设的10千伏输电线路,为珍秦镇1180座牧民新居输送着源源不断的电力。经历了苦难的洗礼,这里的牧民们以一种更加现代的形象重生。

“最有意思的是有了电”

走进牧民巴毛位于下拉秀安置新村的家里,记者看到传统藏族美食摆满了桌几,液晶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一旁的摇篮里,熟睡的孩子脸上有着甜美的笑容。厨房里的电磁炉上,一锅手抓羊肉正冒着香喷喷的热气。

自从通电后,巴毛购买了不少家用电器。他说,今年可以在新房子里舒服地过年了。最有意思的是有了电,能看电视,能上网了,现在的生活多美。

像下拉秀这样已经通电具备入住条件的受灾群众安置新村,在玉树灾区有154个,惠及1.2万无电受灾户。

灾区群众在安置新房前开怀大笑。马旭升 摄

玉树联网工程现场。马旭升 摄

几天前,65岁的索南老人也告别了救灾帐篷,从20千米外的牧场搬到了政府新建的牧民新村。“感谢党、感谢政府,要不我们就住不上这么好的房子,照不上这么明亮的灯。”灯光下,老人热泪盈眶。

室外,寒风凛冽,最低气温已降至零下20摄氏度。室内,炉子里的火燃得正旺,酥油奶茶的香味弥漫,和着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喜迁新居后的冬季已不再寒冷。

天寒地冻电网建设不歇工

玉树,没有大电网接入就解决不了长期存在的缺电问题。

由国家电网公司援建的玉树电网灾后恢复重建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施工现场高寒缺氧,布点分散,建设管理难度大,投资需求大,建设成本高,人均通电成本超过万元。为确保实现青海省委、省政府“大干三年,跨越二十年”的重建目标,青海省电力公司加快工程建设,抢抓黄金施工期,并积极提供技术支援,选派精干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协助青海玉树电力公司加强用电负荷预测、调度管理和用电管理工作。在异常艰苦的施工环境中,建设者们全力以赴、攻坚克难。

11月26日,在玉树灾区结古镇召开的2012年度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上,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骆惠宁对玉树联网工程建设者给予高度赞誉。他动情地说,当下的玉树,天寒地冻。在其他援建单位都进入冬季歇工的时候,只有国家电网公司的近5000名建设者克服高寒缺氧,奋战在沼泽、冻土的施工区,坚守在玉树重建一线。

来源:亮报

标签:天寒地冻,电网建设,玉树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