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阿坝供电过亿投资“点亮”边区生活

作者:李思恒  2012-12-04

“点亮”边区,是我国电力事业的重中之重,亦是本次居民用电服务质量专项行动的工作重点。曾经的“地震灾区”、“边远区”、“少数民族区”,皆是阿坝州映秀镇的标签。

幸福家园重建,应用电“点亮”新生活;经济重建发展,必定电力先行。近日,记者走进映秀,探寻阿坝供电如何“点亮”这里。

强化电网建设“点亮”幸福家园

“灾后电力重建,首先是保重建民居的报装接电。”回想起映秀的电力恢复与建设工作,阿坝州电力公司副总经理王金全说道。

汶川大地震中,映秀的供电基础设施毁损殆尽。作为边区、灾区,映秀的报装接电工作不似平原地区那么容易,气候因素、地理因素等都必须考虑。

“点亮”边区的“难”,自贡供电局的两个帮扶小组体会最深。这两个帮扶小组已在阿坝呆了两个年头,段涛便是其中一员。对于帮扶电建边区的不易,他深有体会。

“气候环境的适应是小事,难在地势,阿坝多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搭电杆、架电线都必须考虑进去,已经完成线路架设又因大雨而前功尽弃的事情时有发生,反复建设,选址更加难了。”在阿坝,不少灾后重建房呈零散状分布,大大提高了建设成本。

随行的汶川县供电公司副总彭奎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两户人家距离500米左右,需架相应长度线路,沿途需搭10根电杆,按照设施市场价,成本需2~3万元左右,再算上劳务费用,单就一户人家的接电成本就近4万元。

同时,在阿坝,诸如映秀等域内的商户用电、居民用电都不高,常年维持在2000余万的年售电额,与动辄数亿元的高投资相比,几乎可以忽略。

“边远地区接电工作,成本已不列入主要考虑因素中。”王金全说:“目前映秀正在加大城农网改造升级力度,根据《映秀2013年~2015年电力建设规划》,映秀还将于2015年建设一个110千伏变电站,增开配套35千伏、10千伏的输配电线路,总投资也将过亿,加大无电区接电投入。”

提升电能质量尽享发展成果

11月,映秀已进入寒冬,浓雾笼罩。

沿着主街,游客来回穿梭,商户们操着藏羌味儿川话卖力吆喝,而商铺里亮着的电灯,则如萤火虫般点缀着这座旅游小镇,给寒冬带来几许暖意。

大地震前,映秀人民跟大多边区居民的生活相似,靠几分薄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大地震后,按照四川省相关灾后重建规划,映秀重建成旅游小镇,将旅游业作为当地的经济支柱产业,重点发展小商品经济,当地居民也由边区农民转变为边区小商户。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保障映秀居民用电,事实上就是保障小商户用电。

“目前映秀镇有小商户1000家左右,基本上都是日常生活用电,再有就是冬天取暖设备用电,用电量并不大。映秀镇上现有10千伏的春天坪开关站、10千伏配送电线路5条,保证了映秀全域用电,附近的220千伏二台山变电站为映秀供电做了‘双保险’。”映秀供电所所长杨乔介绍。

记者随便拐进一家无名小商铺,各种藏羌饰品整齐排列,在灯光映照下更显特色。这家商铺的主人王大姐是当地居民,已做藏羌饰品买卖3年。

说到用电,王大姐指着挂架上的银饰说:“都不记得什么时候停过电了,店里头有电才方便。像这些银饰,在灯光下更加好看,当然也更吸引游客。”“丈夫和孩子也都在镇上旅游点上摆小摊,能收入个千把块。我这边生意要好些,每个月能卖3000块钱,除去成本能赚一千多块。”王大姐笑着说:“映秀消费不高,一家人生活挺有滋味的。”

微笑服务提升居民满意度

“先生,你这边需要先填一个报装接电申请表,我们会根据您所填的信息,进行实地考察与报装接电……”在映秀镇国家电网营业厅,工作人员曹玮益正耐心向新申请接电用户宋学金进行指导。

宋学金是汶川三建公司的工作人员,此次到营业厅来,主要是为该单位在映秀的围墙工程申请接电。说到营业厅服务,宋学金忍不住夸道:“现在我特别喜欢来营业厅办业务,营业员都是笑眯眯的,又有耐心,申报事务处理得又快,一路心情都很畅快。”据曹玮益介绍,在映秀营业厅,加上她共四名作人员,开设三个窗口,分别负责缴费、新用户接电处理以及其他业务咨询。“工作团队人少,好在映秀用户不多,村民很朴实,只要耐心为他们提供服务,他们都会报以微笑致谢,我们也感到满足。”如今,映秀营业厅的微笑服务,已成为映秀镇的一道风景。

在营业厅外,映秀供电所的职工也时常随机走访商户,询问用电质量与服务质量。商户们也熟知供电所的职工们,尤其是所长杨乔,只要他走在街上,就可以“刷脸卡”,大家特别爱招呼他进去坐坐,聊聊家常。“哪家招呼进去,不去坐会,都觉得不好意思。”杨乔腼腆地说到。

记者观点:在四川,凉山、甘孜、阿坝“三州”是四川电力建设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只有彻底攻克了“三州”,四川电力才能实现质的飞跃,也只有走进这些边远地区,深入了解这里的“难”,才能真正“解难”,彻底“点亮”当地居民的幸福生活。也正因如此,那些常年奋战在“三区”一线的电力职工不畏艰辛与无私奉献的精神,才更加让人敬畏。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标签:阿坝,供电过亿,投资,点亮,边区生活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