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以改革创新打造一副“好身板”

作者:仝晨章  2013-01-22

“十一五”期间,内蒙古电力公司先后完成了厂网分开以及剥离企业办社会学校、呼兴电网整体划转、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股权重组等重大改革任务,为企业的科学发展扫清了道路。

自治区国资委监事会主席王温指出,内蒙古电力公司革除了历史性的缺陷和障碍,努力消除体制上存在的管理不到位、权力越位等诸多难题,有效堵塞了经营漏洞和安全隐患。推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创新,迈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精益求精 科学和谐治企

面对电力工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2008年以来,在自治区国资委的支持领导下,该公司站在科学治企的高度,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强化民主监督及权力制衡机制,全力驾驭快速发展的电网和日益做大的主业。

通过实施“企业管理年”和“精细化管理年”活动,优化业绩考核管理,建立了降本增效、堵漏增收的长效机制,引导企业向重贡献度、重社会效益、重持续发展、重内控管理转变。5年来,企业呈现出电量同比增加,线损同比减少,“多供”与“少损”并行,“增收”与“堵漏”齐动的局面,142条10千伏及以下的高损线路的线损率全部降到了15%以下,电网综合线损从2007年的5.65%降到现在的4.36%。累计创造直接、间接效益近12亿元,实现利税206亿元,连创历史新高。

张福生总经理大力主导实施改革创新之举,依托独立电网的宽松发展环境,在全国首创了供用电稽查垂直管理、大规模接纳风电并网、电力市场多边交易、用户报装工程集中统一管理、“五部会审”、“两步式”招标、物资管理“两集中、四统一”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取得实效,以“黑马”之势走在了全国同行前面。

智能化电网建设是大势所趋。该公司累计安排生产技改投资近60亿元,连续四年采用“上不封顶”的投资原则,完成了信息一体化平台的优化整合,调控一体化、营销智能化、设备在线监测、ERP项目建设均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调控一体化平台实现集中监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00多座,累计安装营销采控终端22285台,上线率达到95%-98%,实现了营销系统数据共享。

5年来,该公司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全力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建立了提高离退休人员福利待遇的长效帮扶机制,为引进和留住人才,公司全面推出了学历和职称工资标准,对硕士、博士、高级和正高级工程师等高级技术骨干,每月分别增加1500元和2500元。通过公开招考累计安置职工、特困家庭子女及复转军人就业2981人,帮助152名贫困职工子女完成了学业,切实提升了广大职工的归宿感和幸福指数。

张福生表示,公司推出的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经历了干部职工从不理解到形成共识、由漠然视之到积极参与、由阻力转化为合力的进化过程。今后,公司将以“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稳步推进管理创新,不断推动公司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多边多赢 挺进市场深处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以重工业为主的内蒙古经济的重创至今让人心有余悸。但也正是内蒙古电力公司积极把握了从危机中看到的机遇,适时迈出了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关键的一步。

当时,内蒙古电网用电负荷呈跳水状急剧下滑,部分盟市用电负荷在短短的两个月内由2位数正增长变成2位数负增长,蒙西电网负荷从低谷的1160万千瓦骤然下降到680万千瓦。

2008年11月,自治区政府果断在全国率先紧急启动了电力多边交易试点,使全区工业经济和用电负荷迅速止跌回稳。仅用了40多天时间就使蒙西电网增加了300多万千瓦负荷,确保了供热机组的正常出力和居民供热,有力地维护了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宁的大好局面。

从2006年开始,内蒙古在国家电监会的大力支持下,积极筹备电力市场多边交易,2010年5月6日,原国家电监会主席王旭东与自治区主席巴特尔共同为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鸣锣开市,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正式揭牌。

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在“发电侧和用户侧”引入双向竞争的特定市场交易模式,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对区内优势特色产业及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在模拟运行期间,自治区经委核准19个发电企业和18家大用户参与交易,共计1774万千瓦装机容量入市交易,当年交易电量286亿千瓦时,使上百家工业企业显着地降低了用电成本,顺利地挺过了金融危机。

多边交易对调整产业结构和节能减排功效显着。按照交易原则,参与“以大代小”发电权交易的门槛,是30万千瓦以上的环保型大机组,平均供电煤耗310克/千瓦时左右。该公司累计完成交易电量759亿千瓦时,交易使电厂获得了增发电量,按每千瓦时电节省150克标准煤计算,相当于减少消耗1140万吨的标准煤。

该公司以一个地方国有企业的体量,勇敢探索电力市场改革及主动打破电网独家购、售电垄断格局的实践,得到全社会的充分肯定。电力多边交易不仅在区域范围触及了体制改革、电价改革和电力运行机制等深层次问题,也为全国同行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本和可供效仿的典范。

目前,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并不顺利。但正如张福生所言,经过市场的洗礼和危机的考验,多边交易的生命力有目共睹。一波三折发展还是大趋势,走走停停改革总有艳阳天。

融资织网 助推地方崛起

蒙西电网现拥有500千伏变电站18座、220千伏变电站107座,已形成“三横四纵”覆盖8个盟市坚强的500千伏主网架,220千伏网架已延伸至所有旗县和主要工业园区,供电可靠性大幅提升,汇集电源和接带负荷能力显着增强。目前,电网总供电负荷最高突破1700万千瓦,统调发电装机超过4200万千瓦。

为满足自治区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和电力外送的高可靠性需求,内蒙古电力公司紧紧围绕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克服电网盈利能力弱、电网建设投资融资后劲不足等困难,紧跟全国电网升级换代步伐,努力保持与全国同步建设智能化电网。

在刘锦董事长眼里,电网上星罗棋布的电厂好似一盘棋,电网建设、电源并网、企业管理三合一,才能共生多赢。从2010年起,刘锦带队到蒙西各盟市密切对接电网规划和建设工作,详细梳理、反复论证了各地电网规划,并签订了一系列《电网重点项目建设联合推进协议》,有效地推动了电网建设进程。

面对巨大的经营压力和资金缺口,该公司不等不靠,不断完善电网发展规划和基建流程,创新电网建设投融资机制,多渠道筹措电网建设资金,通过实施《内蒙古电网输变电工程建设投资原则》,采用政府、用户和电厂垫资或出资等方式建设电网工程,得到了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30多亿元的共建电网和城市电网改造资金支持。

5年来,公司累计投资338.7亿元,其中包括发行两批共计20亿元的短期融资债券。对网内新投风电、火电接入系统工程全部改由发电企业投资建设,累计得到各级政府和各发、用电企业投资、垫资和现金流超过120亿元,有效规避和减轻了电网企业的投资风险、财务成本和经营负担。

“十二五”时期,内蒙古电力公司电网建设总投资将达到670亿元以上,是“十一五”总投资的3倍以上,配以多元融资支撑,蒙西电网将形成以“四横五纵”为核心的主电网,将新投运500千伏变电站38座,总变电容量将达到6285万千伏安,足以满足自治区西部盟市经济发展的用电需求。

张福生感慨地说,公司坚持聚内力与借外力,用足用好各种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在全心全意服务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加快自身发展。回顾近年来跌宕起伏的电力发展之路,深感欣慰和自豪的是,蒙西电网建设一直走在自治区项目落地的前面。

来源:内蒙古日报

标签:内蒙古电力,改革创新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