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特高压中国梦 国家电网自主创新铸就中国动力

作者:赫然 朱怡  2013-02-05

开栏的话 “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这是国家电网公司迄今为止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最高奖项,也是我国电工领域在国家科技奖上收获的最高荣誉。即日起,本网将连续刊发由记者采写的系列专题报道———“圆梦特高压”,从特高压发展历程、建设经验、科技创新、作用意义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全面展示特高压建设成就,敬请关注。

这是中国电力史上一块值得被永远铭记的奖牌。“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这是中国电力人难忘的瞬间。1月18日上午10时12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项目第一完成人,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刘振亚颁发证书,并亲切握手祝贺。

风雨过后,终见彩虹。从立项研发到建设运行,经历无数艰苦卓绝的创新、开拓、突破、进取,特高压事业,在磨砺中勇敢飞跃,在奋斗中攀登高峰,终于获得党和国家的褒奖。

这是一条圆梦之路,一条电力科技自主创新之路,一条电网发展服务国计民生之路,一条电力人坚守信仰和责任之路……

破解能源棋局的一步“活棋”

时间回到2004年冬天。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发电量、电力供需、资源、运力之间盘根错节的矛盾与依存,使我国在新世   纪之初迎来了新一轮“硬缺电”。2004年,我国“硬缺电”3000万千瓦,创历史纪录。

时任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的马凯与刘振亚有这样一段对话:马凯问,电力企业挨骂解决不了问题,有什么好办法?“电网薄弱是缺电的重要原因,最好尽快开展特高压电网建设,这是解决煤电油运紧张问题的关键,也是破解能源棋局的一步‘活棋’。”刘振亚答。

作为国家电网公司掌门人,刘振亚对上述答案已经考虑许久。他用“大能源观”审视我国能源问题,并作出论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电力为中心,统筹考虑能源禀赋和能源需求,统筹考虑煤、电、油、气等各类能源发展,统筹考虑能源生产、输送和消费各环节。从基本国情出发,解决我国能源和电力供应问题,关键要实施‘一特四大’战略,加快发展特高压电网,规模、集约、高效开发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和大型可再生能源。”特高压的提议得到马凯的赞同。2005年初,国家电网公司召开专门会议,对启动特高压工程进行决策。2005年6月下   旬,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专家就特高压进行专业讨论,32位专家经过3天讨论,终于得出结论:特高压技术由国家组织研究;可上马特高压示范工程,但须遵循客观规律。

在对特高压展开充分论证与试验验证后,2006年8月9日,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获得核准。

创造世界领先的特高压工程

“上党荆门一线牵,南阳手挽两厢天。

绵延千里连河汉,启动高压跨谷川。铁塔交流新技术,银丝网络大资源。鲲鹏展翼同风起,煤电先行惠百年。”一首波澜壮阔的七律将这条举世瞩目的特高压线路描绘得淋漓尽致。

这将是一条属于中国的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美国没有,日本没有,世界绝无仅有!新事物的诞生,都会伴随着质疑与责问。“发达国家没有,我们能成功吗?”从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构想的提出至整个建设过程,一场场关于新电压、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争论轮番考验着襁褓中的特高压。

长期以来,中国电力行业始终扮演着“追赶者”的角色,500千伏之前的每次电压升级,中国从未发出过自己的声音。而这次,自主创新、中国创造的信念支撑着特高压团队坚定前行。

“这是我国各常规电压等级发展过程中未曾经历的重大考验。”刘振亚说,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需要全面攻克电压控制、外绝缘配置、电磁环境控制、设备研制四大突出难题。

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争论。争论的意义在于让决策更优化、更趋近完美。争论、验证,再争论、再验证!国家电网公司将各种不同的学术意见都作为课题进行研究,使特高压建设的开展更加谨慎、扎实。

2007年4月26日,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全线展开线路施工。

2008年9月10日,线路全线贯通。

2009年1月6日,从2004年特高压首次进入中国决策层视野起,经过4年多的攻坚克难,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终于成功投入运行。

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时代到来

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电网建设史上,一座崭新的特高压丰碑。它见证着中国特高压的成功实践,同时也开启了中国电网以特高压命名的新篇章。

从“追赶者”到“引领者”,国家电网公司在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酣畅。

2010年7月8日,一条蜿蜒近2000千米,穿越八省一市,将巴蜀汩汩江水变成上海浦东璀璨灯火的“绿色电力走廊”———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投入运行。

与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类似,向上直流也有着许多傲人的 “世界之最”:这是世界上首条电压等级最高、输电距离最远、输送容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自此,国家电网全面进入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时代。一张高效、绿色的大电网正在不断延伸,更多的特高压工程在中华大地崛起。

2012年,四川锦屏-江苏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投入商业运行,再次刷新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纪录。淮南-浙北-上海交流工程加快推进,哈密南-郑州、溪洛渡-浙西直流工程开工建设,淮南-南京-上海、浙北-福州、雅安-武汉交流工程获准开展前期工作。

多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被列入《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特高压,已经由国家电网公司曾经的战略构想逐步变为现实,并成为国家意志,成为中华民族在世界电工领域一张骄傲的名片。

特高压梦想,照进了中国电网发展的现实。中华大地上,一条条能源大动脉纵横交错,一幅写着“中国创造”、“中国引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蓝图正徐徐织就。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标签:特高压,中国梦,国家电网,自主创新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